子承父业,卡洛斯·克莱伯(下)

子承父业 · 下

指挥有用吗

指挥从哪来

乐团灵魂是指挥吗

让我在“指挥篇”里聊指挥

作曲家的真面目

克莱伯与父亲一样,以再现作曲家的原意为使命,所以演出之前必定精心研究作曲家手稿,目的是拂去尘封多年的积垢,还原作品本来面目,这就是他们的演出为何总令人耳目一新的原因。 例如《魔弹射手》、贝多芬《第四》、《第五》交响曲。 乐评人对他的“贝五”这样评价,“令人能领略到当年贝多芬亲自指挥首演时的震撼”,这应该是能给出的最高褒奖了。 德沃夏克钢琴协奏曲是他唯一的协奏曲录音,第二乐章的田园之美让人甚至能产生些恨意——恨他为何不录完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第七、第八以及第九“新大陆”交响曲,舒伯特的《第九》,马勒《第四》,《伍采克》……这样长长的曲单举不胜举。 作曲家的原声或许只停留在克莱伯心中。

父子接力

老克莱伯的某些录音是顶尖到无可比拟的,比如“贝五”、《费加罗婚礼》、《玫瑰骑士》等。 小克莱伯一辈子都在父亲的阴影压力下,试图超越父亲。 所以他在父亲著名的曲目上下足功夫,成绩斐然。 我们几乎可以说,“小克莱伯的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玫瑰骑士》是继他父亲之后最好的演出了。 ”父子二人的共同点是: 忠于原著、完美主义、一丝不苟、毫不妥协,精准无误的节奏感、灵敏快捷的速度、自然流畅的歌唱等。 不同之处是: 儿子比父亲纤细善感、音乐美声更突显,舞动的狂热更有过之。 卡洛斯唯一不及父亲之处在于格局架构没有老克莱伯宏伟,这是天性、无法强求。 若吹毛求疵的话,小克莱伯的“贝七”、勃拉姆斯《第四》就略显重量不足。

录音宣言

1982年5月3日在慕尼黑国家歌剧院指挥巴伐利亚国立管弦乐团演出的贝多芬《第四交响曲》实况是他唯一一次痛痛快快批准发行的录音。 这张CD的演奏时长虽然短短三十分钟不到,却带给你永恒的贝多芬: 第一乐章序奏转快板的一段是管弦乐演奏的奇迹,无法再现。

克莱伯平时隐身,不接受采访,保持神秘形象; 这次竟然破例提笔为这张唱片写了篇短文,强力推荐。 他的美式英文极好,顺手还损了一下评论家。 他说当今世界上再也没有一个乐团能达到巴伐利亚乐团“当晚”的水平了,他和团员们都乐于将原本的“快照”公诸于世,好让能欣赏音乐生气活力的知音共同分享; 至于琐碎的评论家们请多包涵,这只不过是一场义演的实况而已。

推荐作品

克莱伯和阿姆斯特丹乐团合作的贝多芬《第四》、《第七》交响曲的录像当然很好,但他与巴伐利亚乐团到日本演出的同套曲目似乎更胜一筹,水乳交融的白热化演出一气呵成,真正的贝多芬精神,可惜这套影像资料并未出版。 与克莱伯首肯的Orfeo录音具备同样水准的还有DG出品的贝多芬《第五》以及歌剧《魔弹射手》。

贝多芬《第五》是最大众化的曲目,也是在演奏上最难令人满意的曲目,克莱伯的录音给了你一个好选择。

《魔弹射手》一开始的渐强齐奏能将听者带入德国神秘的黑森林,法国号均匀柔美悠扬,克莱伯说的“活力”贯穿全剧。 韦伯的歌剧首演150年之后,终于有人将它展现得恰到好处。

克莱伯唱片很少,兴致高的朋友可以考虑全数收藏。 若要拍个先后顺序,除了上面说的录音之外,可以加上影碟《蝙蝠》以及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实况。 欧美歌剧院有在跨年夜上演《蝙蝠》的习俗,克莱伯用音乐让大家沉醉,在嬉笑怒骂中又成长一岁。 新年音乐会也要喜气洋洋,波尔卡、圆舞曲一曲终了一曲上,看克莱伯与施特劳斯的音乐共舞,若有朋友造访,播放一张他的实况碟片定能宾主尽欢。

上帝赐予我们一个音乐精灵,让他站在台上,通过他将伟大作曲家的创作历程原原本本呈现给世人,让我们体会到创作者的喜悦。 这种美感极其珍贵,不可多得。 如今父子已在天国相聚,我们或许真的又要感叹,“此音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

知乐古典音乐—知识文库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