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种族歧视、讽刺教育体制,继韩国之后,美国人也开始自黑了

韩国影视作品的关键词是自黑,美国影视作品的关键词是尺度。

谁也没想到,有朝一日,美国影视作品会向韩国看齐,弱化尺度这一标签,把叙事重点聚焦于揭露现实。

这部大胆的作品,叫做《卢斯》,被誉为美国近10年最重要的电影。

故事聚焦于美国教育体制的僵化、美国梦的残酷。是黑人与白人对抗的老套命题,却剑走偏锋,选择从「刻板印象」这一切入点出发讲故事,非常惊艳。

故事要从一位叫做卢斯的男孩说起。他出生在非洲战乱国家,父母双亡,生活环境十分恶劣。

但好在7岁那年,卢斯幸运被一对美国白人夫妇收养。夫妇俩给卢斯最好的生活环境、最优沃的教育资源。将卢斯培养成美国最知名的优等生。

卢斯的人生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失败两个字。虽说肤色是黑色,但他自信的谈吐和不凡的学识总是让大众忘记这一事实,由此成为学校中的风云人物。

因为代表着学校形象,所以即使卢斯有吸食大麻等出格行为,也会被选择性忽视,继续当其他学生的楷模。

某一天,卢斯在作业中写下“只有暴力才能让殖民者摆脱恐怖者”的句子,瞬间让老师哈莉特神经紧绷,害怕出身特殊的卢斯产生什么「不该产生的想法」。

紧接着,哈莉特在卢斯的储物柜中发现违禁烟火。虽说卢斯解释烟火是其他男生放的,但疑心一旦产生,就很难被消除…

《卢斯》的评分为7.7分。在「美国近10年来最重要电影」这一噱头下,这个分数偏低。因为它的故事非常平淡,并不是以往美国影视作品中尺度大开的风格。

但有意思的是,绝大多数观众的评论中都有「真实深刻」这一类关键词。看似是一个男孩被误认为有“炸学校想法恐怖分子”的乌龙故事,实则隐喻着美国僵硬的体制和早该被撕裂的美国梦。

在卢斯身上,发生了三件“有意思”的事情。分别是:参与吸食、储物柜发现违禁烟火、被卷入亚裔女孩性侵事件。随便哪一件事情,都足以让学校开除学生。

但,卢斯被保护起来了,即使学校和家长怀疑他是这些事件的参与者,也不愿将真相公布于众。

因为卢斯是一个「被美国教育引导为知名优等生的黑人孩子」。在美国社会眼中,他不是一个普通的学生,而是美国教育的标杆、美国梦的象征。

在这样一种病态的控制下,卢斯逐渐开始改变:从被僵化的教育体制所抑制,到产生疯狂的想法。暗示着美国梦的可笑和脆弱,是本片中最尖锐的讽刺。

虽说这是一部击碎美国梦的电影,但影片基调并不沉重,而是加入众多商业化元素。如故事中令人愤怒的性侵事件,反转反转再反转的悬疑感。

从始至终,影片都没有告诉观众违禁烟花是谁的,而是给出众多可能性,让观众自行寻找答案。

除却卢斯之外,影片还着重描绘了两个人物。分别是卢斯的老师哈莉特和卢斯的母亲。

哈莉特和卢斯一样,都是黑人。但因为内心深处的自卑,哈莉特自虐一般将所有黑人孩子想象成「潜在犯罪份子」。即使他们品学兼优,也无法逃离“黑色皮肤”给人的刻板印象。黑人与黑人之间互相伤害,这种设定明显比黑白对立更加深刻。

再者,是卢斯的母亲。

纵使和卢斯相处多年,百般呵护帮助其长大。母亲内心深处也没有忘记卢斯是黑人孩子这件事情。总是忍不住怀疑:卢斯究竟有没有做坏事。

明明是相处多年的亲人,却没有任何信任感。让观众情不自禁怀疑母亲收养卢斯的动机。

是单纯觉得这个无家可归的孩子可怜,还是想要凸显「美国愿意收留任何难民」的政治正确?能把这一点摆上台面说,导演的胆子可以说是非常大了。

影片最后,卢斯在演讲中表示:“我意识到我成为一名美国人是多么幸运。”他的表情非常奇怪,像是享受,又像是讽刺。

经历过怀疑的人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是继续成为楷模,还是隐藏真实想法,等待反击机会?没有人能给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大家千万不要因为切入点「特别深刻」而错过这个精彩的故事哦!它并不是那种枯燥的说教,而是有很多笑点和泪点。甚至于和悬疑支线有关的小伏笔也埋得很有意思。

电影中,种族、性别暴力、僵化教育是美国所面临的问题。它们汇总成一个词语,那就是刻板印象。电影外,我们也同样面临这个问题,只不过没有人深究。

从这一点来看,《卢斯》的诞生是一场揭露,也是一场审视:在社会规定的「正确」面前,你敢不敢做出其他选择?相信在看完电影后,大家会找到想要的答案。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