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甘谷李春:云雾凤凰山

甘肃甘谷李春:云雾凤凰山

我这个人,天生好动。一听朋友的电话,要去凤凰山,睡眼惺忪的我,精神一下子振作起来,三下五除二,边穿衣服边蹬鞋,脚后跟还没有蹬起来,就拿上相机,破门而出,向指定地点飘然飞去。

在路边等了不到二分钟,一辆印有“甘谷E线”的小车在前面路口停下,一个穿着粉红色衣服的女子在驾驶室探出头来,招呼上车。怎么这么面熟,原来是美女晓霞自己在开车。小车从城里出发,来到北甘公路散渡河大桥,与一同旅游的诗人晓云、摄协主席大江、会员老靳几位“摄影发烧友”会合后,乘两辆小车向凤凰山方向挺进。

小车行驶在新建成的北甘二级公路上,秋风吹着车轮,将郁闷远远的甩在车后,车窗上现场直播着渭河河谷流动的画卷。车厢里,音乐伴着笑声,将欢乐洒在瓜果飘香的原野之上;车厢外,铁路、公路、渭河犹如孪生三姐妹,时而平行,时而交织,时而分离,大路朝天,山水交融;路边上、天野里,绿色环抱中透露出的,红的、黄的、紫的、红中透黄、黄中透绿的一颗颗、一串串诱人的苹果、葡萄,是那么的让人垂涎三尺,馋得口水流了下来,这迷人的景色,难道不是睡梦中一直向往的《桃花源记》的圣景吗?遥望那云雾弥漫的天空,吮吸着秋的香气,这难道不是天降祥瑞,紫气东来之景色吗?我的思绪被这美妙的景色所感染、所陶醉,便脱口而出:

秋风吹着云雾在空中舞蹈,把秋天歌唱;

紫气和着香气在天空环绕,把丰收赞扬。

小车一前一后行进,不一会儿,到了新阳镇,经过镇区三角路口,拐进新阳镇到天水的公路,路面明显窄了许多,但仍然很平坦,小车绕了一个大大的弯,在凤凰山的路牌边左转东行,只见前面一座高高的、绿色环抱的山就在眼前,啊!凤凰山,魂牵梦绕的凤凰山,我们拜访您来了!

车停在凤凰山顶,我们下了车,只见一个高10多米的凤凰展翅飞翔的石雕,就坐落在山门的左边,山门正中悬挂着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挥毫书写的“凤凰山”三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飘洒自如,真有笔走春风之感。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到了凤凰山,当然要了解山的名字。凤凰山,形若彩凤,天水之镇山也,古之谓日没之所崦嵫山者是也。屈辞有云:“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盖谓此也。其为朱圉脉系,邽山主峰;上遗古观,下辟良田,南眺麒麟,北峙五龙,东瞰天靖,西壤冀城.相传有凤凰栖息而得名。已故文学大师霍松林先生《凤凰山碑记》曰“山之主峰,突起于新阳之南,翩然翱翔若彩凤,因名凤凰山”。

有道是: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又有美丽神奇的传说。凤凰山,自汉唐以来,屡有营建。因古刹有泰山爷而钟灵毓秀,山高风静。传说在远古时代,凤凰山的泰山爷每年要给方圆农家的马打饲料,就施展法术,使四川某地年年被雨打,庄稼打得颗粒无收。四川的喇嘛神机妙算,得知暴雨发源于天水凤凰山后,就用一片竹席,四角点燃蜡烛,用法力将竹席搴起,变成一朵红云,穿云破雾来到凤凰山杀泰山爷。此时泰山爷早有预感,就托梦给山下一村子的青年,“你若杀死喇嘛,保住我的性命,我让你家五辈人享受荣华富贵”。这位青年就依梦境来到泰山庙大殿内,穿戴上泰山爷的衣冠,日夜守卫泰山爷。有一天他真的看到喇嘛踩着一片红云,拿着大刀,降落在山门前时,他喊道“住手,你敢杀我泰山爷,我饶不了你”。一句话将喇嘛吓倒在山门前土坎上。喇嘛以为泰山爷真的显灵了,叩头求饶,此时那青年威风凛凛机智勇敢,上前夺刀将喇嘛杀死埋在了泰山庙,形成了今日高耸的喇嘛墩。

凤凰山,地处渭河之滨,平地隆起,巍然屹立。上有盘根错节,松鳞如甲的千年古松,建有山门、戏楼、大殿和钟鼓楼,飞檐斗拱,雕梁画栋,营造有序,爽朗自然。尤其是坐落于寺院中间的石碑,弥足珍贵,左右各三条龙,盘踞在石碑上,还有那石碑上篆刻的六个字“凤皇山,岳庙碑”,虽经千百年来的日晒雨林,但仍然清晰可见,炯炯有神。

乘着大家拍照的空隙,我怀着十分虔诚的心,点燃了三柱香,双手合掌,高高的举过头顶,然后缓缓的将香插在香炉里,跪拜在岱宗庙前,磕了三个头,表达了我对泰山爷的崇拜之情。

离开凤凰山寺院,准备下山,只见天空上云雾缥缈,飞流直下,直泻凤凰山,瞬间将整个凤凰山包围,极目远眺,灰茫茫的云雾,烟波飘荡,浩瀚无垠,填满了整个凤凰山山谷和林海,好一个神秘莫测,气象万千的人间仙境!大家赶忙对准凤凰山,一阵狂拍,这难道不是摄影家们经常等待的云雾凤凰吗?这难道不是上天对凤凰山最珍贵的赏赐吗?云雾虽不是瀑布,但我真真切切的感受了一回李白诗句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美画卷!

秋风与云雾相伴,笑声与快乐同行。一同去的诗人巩晓荣,诗兴大发,写下了《秋游凤凰山》:

彩凤飞来腾渭水,云催雾涌锁秋山。

林荫叠翠惊啼鸟,菊秀芬芳满野湾。

兴起随风登峻岭,情切因景赏奇峦。

六龙碑下听唐语,暮色苍茫不忍还。

在云雾的欢送中,我们沿着下山台阶,一步一回头的离开了凤凰山。

作 者:李春 甘肃省甘谷县政协委员,喜欢旅游、文学、摄影。曾多次参加全国三国文化与诸葛亮学术研讨会,并做大会发言。主编有《姜维》、《甘谷历史文化大观》、《甘谷石窟文化》等。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