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的来源与压抑的释放

如果你年轻时在大象的脚之间系上一条非常细的链子,即使大象长大了,它的力量也足以轻易地撕裂这条细链子,它也不会这样做。

因为当大象还小,没有足够的力量时,细脚链不断地把它绑起来,使“无法挣脱”的枷锁成为大象性格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并不是说大象成年后的力量不足以打破束缚,而是它个性的那一部分被设定为“永远不要试图打破束缚”。

接下来有趣的是,当一个习惯或信仰被固化,它就会获得“没有理由”特权。什么是“没有理由”?

生存,是本能,没有理由。没有人会说我想实现把奥特曼砍倒在地的目标,所以我需要生存。

围绕着生存的第一本能,吃和睡已经成为我们的非理性本能。

你可以说我们需要吃和睡才能生存。生存是吃和睡的理由。

但对每一个顾客来说,当你吃饭睡觉时,你不需要先想“我想吃这个蛋糕才能生存”,然后动刀叉,但当你饿了,你的身体本能地就会动刀叉。

生存只是吃和睡的逻辑理由,但当它成为一种无意识的习惯时,就不需要理由了。

所以它带来了两个启示:

首先,当一个信念因为不断重复而成为我们的习惯时,它就获得了“无理由”,也就是说,没有任何理由和理由,它可以继续存在,甚至成为我们人格的组成元素。

父母年轻时对孩子说得最多的话,会成为孩子的“信念”。这种信念是没有理由的。

无论父母说这句话是否合理,无论逻辑是否正确,只要反复灌输,这种信念就会成为孩子认知中不可战胜、不可辩驳的金科玉律。

比如,有些家长喜欢对孩子说:“你要争口气!”

“你要争口气”这句话有三层意思:一是你现在比别人差;二是你要继续努力。第三,总是和别人比较。

这样简单重复的句子会给孩子带来一种自卑感和终身自我压抑感。

因为“你一定要争口气”这句话深藏在他的潜意识里,并不断发挥作用,他会继续感到自己现在做不到,并感受到内心的压力。

有些父母对孩子重复说:“妈妈爱你。”

那是什么意思?这意味着孩子会继续感受到别人对她的爱,同时,他也会知道自己永远有一个依靠和回报的地方,那就是他的母亲。

“幸运的人一辈子都是由童年治愈的,不幸的人一辈子都是由童年治愈的”,其背后的原因是,父母灌输给孩子的任何信仰“没有理由”。这些信念是你个性的一部分,而这些信念就是你。

不管是诚信还是不诚信,只要你不断地将其灌输到自己的潜意识中,诚信就会像后台程序一样继续在你的潜意识中运行。

第二个灵感是:认知只能调节认知,但认知不能调节信念。

例如,你刚被提升为中层领导,但你和下属相处得不好。我告诉你:作为领导,不要对下属太苛刻,这会引起他们的叛逆心理。

听到这句话,你会很快理解,对下属也会宽容。

但如果我告诉你:不要对自己太苛刻。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放松不会对你造成任何伤害,但它会使你更加放松和精力充沛。

如果你的父母在你小时候灌输了这种信念,“努力工作会进步的。”。

听了这句话,你能很快地理解它,并且真正地理解它。但大多数时候,你做不到。如果你对自己不严厉一点,你就做不到。

这背后的原因是:让你调整对待下属的方式,这只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事情,只是停留在你的“认知水平”。

但是“努力工作才能进步”,这已经成为你潜意识中的一种信念。信仰意味着“没有理由”。在那里不需要任何理由。

就像你身体的一个器官。器官是不存在的,因为它是正确的,它消失是因为它是错误的。你试着用认知告诉自己:如果我的鼻子长得再长一点,我的鼻子会看起来更好。你的鼻子会因为你的认知调整而改变吗?

所以认知不能调整信念。信仰不再是你心中的幻觉,而是你的器官。

经过数千次的重复,你的大脑神经回路已经凝固在这条路上,就像你小时候练习劈腿一样,只要你的腿在一分钟内滑到地面。

我们的认知会不断变化,再加上认知对信仰的反射作用,再加上我们过去没有意识到信仰的“无理由”,很多人会产生“认知可以改变信仰”的错觉。

例如,一个人知道很多心理知识。他知道爱自己,接受自己。

然而,由于他的信仰既不接受自己,也不爱自己,认知与信仰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冲突。因此,更多的冲突和痛苦被添加到最初的痛苦中。

再加上我们自身心理的内环和外部环境的外环,二者的互动会让你陷入旧信仰不断轮回的怪圈。

然而,最矛盾的是,尽管“信仰”的本质是“无理性”,它的存在只是因为不断的重复和强化,但是因为我们的大脑有太强的解释能力,所以每一个信念的存在必须伴随着你的认知中许多合理的解释。

比如,一个人坚持“努力工作才能进步”的信念,必须有很多理由来证明这种信念:比如,只有努力工作才能让人更好,进步意味着我的生命是有价值的,我努力让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等等。

因为一个事件总是有多个理解视角,所以他的解释不能称之为错误或反驳。

毋庸置疑,他是一个天才。

不是因为他们的信仰是正确的,所以他们不能反驳,而是因为我们对一件事的不同解释是合理的。这些解释基本上是无可辩驳的。

人们应该尽力过自己的生活。人们应该放松自己的生活。这两种对立的观点都不是对的,也不是错的。如果你持有任何观点,你总能找到无数的理由来支持它。

你需要完全理解这一点:没有对错的观点,判断对错的观点是错误的。

有人可能会说:如果有人提出“我要消灭全人类”的观点,是不是错了?

当然,这没有错。

全世界的人都指责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但对持这种观点的政党来说,这并不重要:一点都不重要。

从这个意义上说,“是非”的评价本质上是“不重要”的。

一个人相信他是个辣鸡,十万人说你错了!你不是辣鸡!你一个人吗?你既不辣也不鸡肉。你怎么会是辣鸡?显然,你错了!

但对这个人来说,他不在乎十万人怎么说。他相信他是个辣鸡。他认为对错的逻辑和道德判断对他没有影响。

如果你明白了这一点,你会发现试图用认知来调整信念实际上是驴子错误的学习方式。

你不能用认知直接消除内心的信念。你只能用认知来建立新的信念。这也是我在《通往内心和平之路》中所强调的“直接开辟新路”的意义。

在讨论了这些必要的前提和铺垫之后,让我们讨论一下“愤怒”这个主题。

愤怒的本质很简单。就是攻击别人的欲望。

愤怒有两个原因。

第一,因为我们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其次,因为我们的边界被侵犯了。

愤怒是人的本能。你应该注意它。即使只是一个婴儿,如果它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比如他想玩什么玩具,但他总是拿不到,他会通过哭泣、摇晃四肢,甚至伤害自己来表达愤怒。

“边界侵犯”通常可以等同于边界压迫。

例如,你上学时,你的同桌很强壮。桌子本来分为两部分,但如果对方总是不关心你,随意把手放在你的桌子上,那就是在侵犯你的边界。然后你就生气了。

如果一个人成长在一个不断压迫你的边界和剥削你的需要的环境中,那么这个人就会形成一种无法巩固他释放愤怒的方式。人格模式的固化,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信念”一样,都是“没有理由”的,都是因为不断重复的习惯而形成的。

此外,任何人格模式的形成通常都伴随着许多“匹配”信念。比如,一个无法发泄愤怒的人,往往会有“我想做一个好人”、“生气时会被打”、“没人会爱我”等相匹配的信念。

因为“我想做一个好人”,如果我发泄我的愤怒,会大大损害我对自己形象的期待和满足,所以我不能生气;

因为“没有人会爱我”,如果我对我的伴侣生气,他就会抛弃我,我也不会被爱,所以我会一直对他耐心;

这些不同的信仰和经历构成了你愤怒的监狱当你生气的时候,你会觉得你的愤怒无法发泄,但你会自然而然地平稳转身,或者转身刺伤自己,或者继续在这个笼子里徘徊。

当愤怒被抑制时,通常会变成两种情绪是自我攻击换言之,转身刺伤自己;

其次,

广泛性焦虑

也就是说,继续徘徊在自己内心的心理模式中。

我们通常可以理解愤怒抑制会变成自我攻击,但是为什么它会变成广泛的焦虑?

原因是当我们生气的时候,你知道你在生谁的气;

但是,如果这种愤怒没有被释放,而是继续在你的心中旋转,你很快就会理智地忘记它,但是你心中的愤怒仍然存在,但是你不知道此时你的愤怒指向谁,这种愤怒没有明确的方向,所以它将是“广义的”,它将渗透你对整个世界的认知和感受。媒体。

因此,广泛的愤怒变成广泛的焦虑。

有广泛焦虑经历的人会记得,当你患有广泛性焦虑症时,事实上,他们与愤怒的人处于相似的状态,所有这些都是气短、全身紧张、肾上腺素分泌和身体抖动。

但因为你没有识别自己愤怒的能力,当你的愤怒累积到极致时,你甚至不认为自己当时真的很生气,但你会害怕,觉得自己突然失控。

你没有失控。你只是生气而已。你疯了。

在这种情况下,你的愤怒就像被驯养和俘虏的动物,失去了它的凶猛你会想当然地认为“篱笆”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越过的。

我们无法越过那道篱笆的信念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它变得如此不显眼,如此自然。

所以,即使你心里有委屈和愤怒,你仍然在不自觉地思考如何释放围栏里的愤怒——就像有些人在不断地循环思考一样:我怎能不伤害别人,却让我的愤怒消失?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如果你想释放你的凶猛,你必须超越包围你的篱笆;如果你想释放你的愤怒,你必须接受愤怒“会”伤害别人。

现在想想你小时候所有的恋爱关系。如果你发现自己对父母、亲戚、朋友、同事、恋人等有一种想法和感觉,比如“委屈自己、帮助他人”、“不得罪他人”等,那就意味着你是圈地里的羔羊

但与此同时,你必须意识到,事实上,根本没有栅栏。

只是你总是“认为”这是真的。你把自己束缚在自己的想象中,就像许多人总是害怕自己的想象一样。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