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博&卡姆:脱口秀大王的小宇宙

庞博、卡姆,两届“脱口秀大王”,来自于拥有平台S级资源的《脱口秀大会》。他们都有连眼睛都在笑的爱人,也有让自己直面内心的独处空间,可以充分感受爱、尊重和自由。脱口秀大王的小宇宙,一念成悦,处处繁花处处锦。

卡姆

在表演中融入夸张的肢体互动,经常能燃爆全场,不断加强在观众心里的记忆点,这是脱口秀领域深入人心的卡姆式狂欢,而在一顿顿爆演的背后,是他始终轻装上阵目标坚定的态度,眼里有光,心里有火 。

一种略带温度的选择

“给大家来一个真正的脱口秀!一点感动没有啊,一顿爆笑!”卡姆在第二季《脱口秀大会》表演性上的突破,自成一派,拥趸无数,或许是他最终赢得最高票数和最多弹幕提及量的原因——既然是喜剧类综艺,引人发笑、减缓压力,才是真正的生活解药。在积分赛阶段,他就表现出强烈的夺冠愿望,反复强调“我太想赢了”“因为我就觉得我这风格其实特牛,很多人不懂。”其中,第四期残酷开放麦的落选,让他在“ 现场效果贼炸”的满足感之外,认真思考了“与主题不符”的关键问题,灵台澄澈之后,灵感愈来愈足,“第六期第七期第八期感觉特别顺,扛到最后”,如愿拿下冠军 。

如今,谈及脱口秀大王这个Title ,他的态度是举重若轻的:“就那样,大王就是证明一下自己,我其实就想证明我这风格行得通。”“嗨、躁、情绪丰富、感染力强、节奏明快”是卡姆对自身戏剧性表演风格的提炼和总结,这也是他在当下充斥着喧闹和对抗的综艺市场里呈现的一种略带温度的选择。

在舞台上,他一直用充满热情和乐观的态度面对一切,即使,“我对拿艺术做比赛这件事一直都不是特别赞成。”没错,脱口秀是独一无二的,“比如你画了一幅画,我画了一幅画,你画的是花花草草,我画的是动物。有的人会因为喜欢花而给你投票,有人却因为喜欢动物,给我投票。这方面没有人是绝对客观的,所以脱口秀也是。”

卡姆的燃劲和热情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脱口秀表演不易,既要考虑喜剧效果又要斟酌言辞、融入思考,在呈现时还要选择不同的语速、语调和表演方式来带动观众情绪。而卡姆每一次带着节奏讲演,让观众不停歇地跟着燃起来,更是体力和脑力的双重消耗。他笑着调侃:“我是唯一一个专场可能得需要带一条毛巾的演员,因为汗出得特别多 。”

是的,北京电影学院科班毕业的他,非常享受表演中大脑飞速运转的快感。只是,没有哪种艺术表演形式比脱口秀舞台更过瘾,“我前两天在一部电影里面客串了个角色,还是觉得跟脱口秀没法比,脱口秀太过瘾了,因为表演它毕竟还是别人把词给你写好,而且搞笑的电影也不多,即便是搞笑的电影,他们对搞笑的理解和审美说不定和我本人的出入很大。”

一群很有灵性的段子

聊天中,卡姆一如他在台上展现出的那种燃范儿,回忆某些表演瞬间,他同样有越讲越嗨的劲头,睫毛很长,偶尔斜睨着你,那种熟悉的戏谑又回来了。

他会用“棒棒糖”或“冰淇淋”来形容自己在脱口秀舞台上的过瘾感觉,“在台上,大家的注意都在我身上 ,一块儿笑,对我来说,每一次都是享受。就像你想到棒棒糖,想到冰淇淋,绝不会有难受的情绪 。”当然,比赛的压力无处不在,稍微能纾解一的,就是从创作开始,已然潜移默化享受其中,“只要段子写好了,我心想,噢,到时候让这帮观众一顿爆笑,肯定特别过瘾!”

舞台上,他重视的是内心,“就只关注表演节奏情绪上的那些事情”;而潜心创作的时候,他就只愿意保留那种从潜意识里创作出来的段子。 “好的段子很有灵性,如果你坐在电脑前端端正正,穿着西装打出来一篇稿子,观众一听就能听出来。 ”

节目上,卡姆说自己燃点特别低,“经常无缘无故自燃”,付诸于生活,他的快乐燃点也并不高,但是,“大多数人觉得好笑的那种网络上的笑点,我一点都不喜欢。 我只有碰到真正生活当中特别能够戳到我的共鸣的那种,一听就是纯原创的东西,我才会笑。 ”

在卡姆身上,“我认为的自己”“真实的自己”“我想要的自己”似乎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砍掉了很多附加在身上却不属于自己的标签,只做自己,生 活一下子简单了。 和卡姆一样,同样来自新疆的摇滚乐队“舌头”主唱吴吞有句名言存世——摇滚乐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实际上,对于卡姆而言,脱口秀很重要,因为,脱口秀就是他自己 。

庞博

作为上一季“脱口秀大王”,有趣的灵魂与颜值并存的男人,这一季,庞博似乎有一些拧巴。全新赛制,一轮轮比较,重重压力之下,他仍在进行着走出舒适区、挑战自我的尝试。而真诚的态度、真实的力量,始终是他与世界情感互动的第一要义。

一道内心深处的关坎

拍摄采访庞博和卡姆的这天,寒露将至,收工出门的时候,卡姆和庞博,宛若身处两个季节。白T恤外加短袖花衬衫的卡姆,聊到一半,突然站起来,“我去穿一下外套,还有点凉”。与之大相径庭,庞博在采访结束脱去了拍摄时的丹宁外套,短袖T恤、宽松运动短裤,外加双肩大包的简洁组合,一如邻家大男孩,干净、恬淡,实力带点弥足珍贵的“少年感 ”。

这一季《脱口秀大会》积分赛阶段,恰好与庞博参与录制的另两档综艺《你好新家》《亲爱的,结婚吧!》档期有所重合,在飞机和高铁上写稿改稿是常态,身心一度被推到极限。残酷的开放麦环节,他几期冷板凳坐下来,等到有了上台机会,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

很多人喜欢这一季《脱口秀大会》第三期庞博在“今天你的人设崩了吗”主题之下的健美操梗,而第四期那个关于动物园的隐喻更是庞博的高光时刻,灵魂总结“振作起来,你可以的!谁还不是个猩猩呢”,完美扣紧了“做生活的甲方”的主题,同时又颇具深度,让人笑中带泪,闪闪发光。

“笑果”的剧场,是他潜意识之中的舒适区,“有一种这是我们的主场的感觉,我在台上跟我们的观众聊天,是我最舒服的方式。”只是,每一个段子的诞生,都是经历与时间的对话, 个人经历决定内涵深度,审视时长决定打磨程度,即所谓“优游涵泳”是也。倘若当天的稿子没有打磨到他内心认为最好的状态,上台之前还是会紧张,“创作不是线性的,不是说你投入多少,就一定有多少产出,我知道它可以更好,但没有时间改,就会觉得很难受。”

一次自我挑战的尝试

马伯庸曾说,读书多的人,都有自己的生存规则,他们在自成一体的价值观里自洽地活着。在庞博身上的体现在于,他善观察,爱思考,逻辑思维缜密,会从生活中琢磨问题并从自己擅长的角度加以应用,然后沉淀、修补bug,尽可能打磨到内容丰满再拿出来,既让我们觉得好笑,又从另一个角度欣赏到了真相,更能隐隐意识到说的似乎就是自己。

很多时候,庞博会在挖掘命题的时候兼顾笑点与哲理性思考,在引起观众兴趣的话题中不着痕迹地融入思考。但是,在庞博内心的评价标准,“是不是好笑”依旧大于任何语言技巧,以及思考深度的深入浅出 。的确,高级的喜剧是把曾经历过的挫折或痛苦转化成欢笑,而不是直接告诉你“我们很痛苦 ”。

如果说,一个人的容颜里,藏着读过的书和走过的路,而他的生活里,才藏着真实的灵魂。庞博的心境,一如他的外表,依旧有着明显的少年心气,精致利己与明哲保身的中年心态与他无关,经验没有变成包袱,记忆也并没有沉淀下来成为成见。他在决赛时讲的鼓励粉丝的故事,就是带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魄力,很清楚不是最适合比赛的选材,并且没有充裕的打磨时间,却在创作的当下,还是愿意挑战自我来尝试,“别的东西我已经写了一部分,Duang,出现那么一个素材,我也知道我驾驭不了,但还是想把它表达出来,跟观众交流。”

这是刨去了学历光环、颜值光环以外的庞博,当获得过“脱口秀大王”的荣誉、体验过其带来的种种红利之后,在面临巨大比赛压力,依旧保持创新的勇气,活得通透。 没有人永远年轻,但永远有人正年轻着。

一种真实真诚的态度

庞博的手修长好看,聊天中喜欢用手势来帮助表达与展开,棱角分明的脸上,始终报以谦虚有礼的微笑。情绪是他脱口秀表演之中最重要的驱动力,并且,必须有一个“真实”作为前缀。

脱口秀注重于通过作品表达作者的观点,展现着个体的生活态度,庞博强调:“我们一直是用自己的身份在表演,每一段表演里都有真实的情绪在,愤怒、悲伤或者快乐。首先你描述一个人、一件事情或者一个现象,然后你要在台上找到自己当时对这个描述对象真实的强烈情绪才行,这样观众才知道你是在真诚地跟他们交流。你一旦不真诚,观众一秒钟就能看出来。”只有足够真实接地气的段子,才能足够好笑,让作为主力的年轻观众足以实现自我投射,让突破代际边缘的观众觅得情感共振。

聊天中,他也强调“真诚”的互动。他不是那种一定要主动输出观点的交流对象,而是愿意将心比心,聆听对方 的故事,尊重对方的想法,尝试从对方角度去感受和认识世界的那一类,“咱俩在一块儿聊,是咱们两个人共同决定的这个气场。无论你是往上的假,就是装的那种假,还是往下的那种,特别客气,感觉都挺难受的。”

一类主动适应的能力

一切皆在更替,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庞博这种真实真诚的态度,亦反映在他在任何细微的变化面前,看待的系统性和敏锐度上 。

他会根据当天的演出场地来微调表演的形式和状态。比如说一个观众安静、环境略显幽暗的小剧场,舞台设计相对高一些,“从这个氛围上就让人觉得,观众会愿意静静地听我说一下,我可能就站在那跟他们讲,甚至坐下来跟他们分享一些东西。”如果剧场较大,灯光较为明亮,“我可能就会走动多一些,互动也更多一些,表演也会更大幅度一些。”

真诚的底色,让演出提升了质感,而某些情境也可以靠即兴互动来拔高层次。“我的感觉是你准备得越充分,即兴的东西越容易出来,因为你足够放松。你知道自己这一段表演,手里有五个90分的武器,那就即兴试一下呗,但是你手里啥也没有的时候,就越什么都不敢试。”末了,他微微靠上椅背陷入思索,转而强调:“脱口秀其实不是脱口而出的那种,你可能在某些点上一个小的互动是脱口而出的,但是即兴的话,很难完成一个完整的作品。”

做大众艺术的,在引领大众的同时必须始终服务于大众。写什么样的段子能令自己兴奋和满足,这一点当然很重要,而在庞博心里,如何时时运转起来用最大的诚意尊重观众,让喜剧效果满分,同样重要。然后在一遍一遍面对观众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表演进行改进。正如于谦说的那样:“多到舞台上碰一碰,见一见真正的观众。”马斯洛的需求高阶段,不就是尊重和自我实现吗?

全文刊登在《 ELLEMEN 新青年 》冬季刊

监制 森蝶

摄影 贾睿

造型 佩佩

编辑 瑶瑶

撰文 黎燕燕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