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力不增 效力倍增

南昌大学一附院,是我省人员流动最大的三甲大型综合性医院之一,常年日门诊就医患者高达上万人次,加上陪诊家属,院区日人流量近3万人次,给院区治安防范带来巨大压力。

2014年,为解决院区治安问题,南昌大学一附院与公安派出所联手,成立全省首家驻院警务室,坚持以加强医院安全防范系统建设、解决医患矛盾纠纷为导向,遵循共建共治共享原则,把“警院合作、群防群治、深度融合”贯穿于日常警务工作中,让院区警情和医闹事件的数量“断崖式”下降,最近三年都未发生有影响的医闹事件。

本报记者 陈 璋

警院融合

打造“准公安”式的保安力量

12月2日15时,南昌大学一附院保卫处应急处突中队班组长宿自明带着4名队员回到警务室,刚刚完成一个小时巡逻任务的他们,稍作休息后,又将投入下一次出勤。

高大的身材,威严的制服,身上佩戴对讲机、警棍、便携式灭火器和手电筒等警用装备,让人乍一看以为是警察,但仔细端详宿自明和队员制服上的徽章,上面清晰地绣着“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保卫处”。

成立这样的治安保卫队,是南昌市公安局东湖分局董家窑派出所驻南昌大学一附院警务室的创新之举。该警务室警长邓金海介绍,2014年警务室成立后,对医院保安员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实行医院保卫处与警务室双重管理,并参照公安队伍建制实行“队建制”,设1个大队、5个中队、10个班组,一级对一级负责,打造了一支内保处突力量。同时,还成立了一支30人的专门武装巡逻应急中队,负责院内的武装巡逻及突发事件的处置任务。

邓金海说,驻院警务室成立后,医院每年投入560万元向社会引入专业化、年轻化的保安力量,共计160人,实现了对院区内外治安的全覆盖。据介绍,新的保安人员全部接受公安和医院的考核,任务完成不力的会收到督导单,要求立即改进,提高治安防范和处置能力。“保安员的业务能力直接影响医院安全防范能力。为此,警务室坚持对保安员实行每周一小练、每月一演练。如今,20人以下的小规模医闹事件可以由警务室民警带领医院保安员直接进行处置,不用派出增援警力。”

警院融合模式运行以来,南昌大学一附院在第二年便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我们通过持续半年的专项行动,破获了一批偷盗抢案件,警情数量大幅下降,医院也成功摘掉治安乱点的帽子。”邓金海说。

及时介入

搭建医患互信的桥梁

医患纠纷、医闹事件、医托诈骗……这些问题对于人流量密集、就诊量庞大的医院而言,如何解决好,不仅关乎社会治安,更关乎病人和医生的切身利益。

2014年之前,南昌大学一附院每年医患纠纷高达200余起,其中不少纠纷由于处置不及时,很快发酵成医闹事件。在邓金海看来,大部分医患纠纷中,往往是患者家属不相信医生,医生怕激化矛盾不敢面对家属,双方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矛盾才会不断升级。

驻院警务室成立后,一改过去警方被动介入、疲于应对的局面,积极发挥“中立第三方”作用,按照“小事不出科室,大事不出医院”的思路,在每个科室设立调解室。每当发生医患纠纷,警务室民警和保安员第一时间到达,安抚医患双方,积极联系医院相关科室及院领导,将医患双方引导到调解室,把医闹事件化解在萌芽状态。

2018年,来自吉安的一名血液病患者在医院接受手术后死亡,患者父亲一度扬言要以暴力手段报复医生,引起不小的恐慌。了解情况后,邓金海第一时间联系患者父亲和院方进行调解,并建议前者通过司法途径寻求赔偿。最终,在法院判决下,患者父亲获得13万元赔偿,纠纷得到解决。

面对突发情况,警务室也能迅速行动及时控制。2017年,一名肾病患者毒瘾发作出现幻觉,将病房反锁劫持了3名病人。为此,邓金海与应急处突中队带着防暴警具立即赶到现场,撬门进入病房后制服患者,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据统计,南昌大学一附院警务室共调解医患纠纷超过500起,上报涉医维稳信息290余条,其中成功化解苗头性医闹事件280余起。

此外,在打击医托方面,警务室也惩治了一批诈骗分子。“医托往往都是一男一女,拎着药袋在医院门口徘徊。”邓金海说,当保安队员发现这类人群后,会立即将其带到警务室进行处置。“时间一长,这伙人就不会再来医院行骗。”2016年以来,南昌大学一附院从未发生一起有影响的医闹事件,实现了“警力不增,效力倍增”的工作目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