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薛晓路:十年不气馁,终得《吹哨人》

这是鲜喵的第 1155 篇吐血原创

喵族码字员:徐小怪

吹哨人。

乍一听,这个词离我们很远,但是细细想来,却又似曾相识。

这是一种内部的举报制度。 吹哨人也叫举报者,他们就像在丛林世界里逃亡的孤兽,奋不顾身地奔跑,以躲避凶猛兽群地迫害,只为了追寻心中的正义。

“吹哨人离我们的社会很近,他们是具备社会责任感的人,但是在举报恶性行为的同时,人身安全会受到严重的威胁。 他们是社会纠错的重要部分,而吹哨人制度就是保护他们。 ”讲到现实中的吹哨人,薛晓路露出了钦佩的目光。

今日,由薛晓路执导,雷佳音、汤唯主演的电影《吹哨人》正式公映。 作为首部聚焦于吹哨人制度的影视作品,影片用一个澳洲的故事,反应了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

日前,烹小鲜( pengxx01 )对薛晓路进行了独家专访,对方分享了影片制作的台前幕后故事,以及当今环境下女性导演的创作心境。

薛晓路最早注意到吹哨人,是在2009年的6月,当时一份海外受贿的新闻引起了她的极大兴趣。 而后,薛晓路开始不断搜集资料,考虑拍摄一部此类题材的电影。

由于涉及法律、经济和刑侦等多方面的问题,影片的前期筹备漫长且不易。 首当其冲的是,薛晓路需要系统地了解真实事件。 在2013年,她联系到了美国FBI总部,做了一系列的采访工作。

“从FBI那里,我了解到很多案例,并且FBI也给了一些线索和对接人,建议我去私人调查公司再做深入了解。 ”

就这样,薛晓路又去了两家位于华盛顿的私人调查公司和国内的一家同类型公司,果然,身体力行地走访,收获匪浅。 她了解到,关于海外行贿的问题,相关机构会先行在涉案公司进行内部调查。 逐渐地,他们会发现很多重要的信息来自于内部举报者,也就是吹哨人。

“大概在2013年、2014年的时候,我觉得海外行贿和吹哨人这两个概念,可以变成一个支点,在未来有所发展。 ”

虽然影片的概念有了雏形,但是想要投入拍摄,薛晓路还是遇到了一些问题。 因此,吹哨人的题材只能搁浅,她需要先去拍摄《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

在《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拍摄完毕后,薛晓路再一次和江志强碰面,又提到了吹哨人题材,彼时的江志强终于表示: 可以试试。

2015年12月,薛晓路及其团队和一个好莱坞的编剧团队聚在了一起,正式开始撰写《吹哨人》的剧本。

对于剧本的编撰,薛晓路的策略是: 在真实案件的基础上,加入动作剧情片的元素。 首先,她把之前采访的素材做了梳理,将一些大型跨国公司的案件进行了改装,取之精华,编写在了剧本里。

其次,薛晓路参考了大量90年代中期的好莱坞类型片,比如《国家公敌》《翻译风云》《网络惊魂》《亡命天涯》《空军一号》《极度恐惧》等。 以此为模板,为男女主角设计了一级又一级的“任务关卡”,使得影片充满了悬念和紧张感。

“我个人特别喜欢的那一时期的这类电影,它们是一种经典的类型,对于人物设置和叙事节奏有基本的要求,可以把情节叙事、人物塑造和任务关系结合得特别好。 ”

同时,薛晓路也对现在的好莱坞电影表示了遗憾,在她看来,漫威和DC等超级英雄电影越来越套路化,缺失了个性化的情节和人物魅力。

因为题材影视化的难度较大,《吹哨人》的剧本从开始撰写到最终成型,经过了不断地修改,直到2017年,最终版本才得以完成。

剧本完成后,影片进入拍摄期,分别在中国、澳洲、非洲三地取景。 剧组在澳洲拍摄了全片95%的戏; 在中国拍摄了一周多的时间。 而非洲比较特殊,由于当地拍摄条件较差、人员专业度不足,剧组只拍了一些外景素材,涉及演员的场景选择了在澳洲搭建,最后由特效合成。

基于《吹哨人》的剧情设定,爱情片中常用的生活场景不能满足薛晓路。 剧组必须因地制宜,寻找特殊的场景。

“比如说里面的UCG 地下采集工厂,我们找到了一个被废弃的火力发电厂进行改装。 搭建场景是这个故事里面特别困难的一部分,外联制片每一次进来的时候,看见他的脸就知道他这一天的收获怎样。 ”

另外,片中有很多追车、逃亡等高难度的场面,非常刺激且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对此,薛晓路直言挑战了生命中的“第一次”,以前从未拍摄过如此多的动作戏,相当于“上课”。

其中,有三场追车戏让她印象最为深刻,这些戏分为实拍和棚拍,有的是演员自己开一段车,有的是车顶上有一个驾驶员控制,演员在车里表演。 但是不管追车戏还有漂移、摆尾等,皆具有一定的特技性。

而在具体的动作设计上,她向剧组70余岁的动作指导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主角是平民英雄,动作不能像007那种专业特工一样灵活帅气,要有一种笨笨的、萌萌的感觉,这样更合乎情理。

同样为了合乎情理,薛晓路设计了一场男主角梦境的戏,目的是让观众直接体会到片中公司行贿的恶劣后果。 在梦中,整个城市爆炸,非常惨烈。

“这场戏剪辑了很多次,是在后面加的。 开始的一个动因是口头上说危险,对观众的冲击力不够,真实的爆炸我们又不敢拍,所以在梦境中做了这样的设计。 ”

爆炸、逃亡、冒险,似乎在观众的脑海中,这些象征惊险刺激的词与薛晓路无关。 在以往她的作品里,无论是《海洋天堂》还是《北京遇上西雅图》系列,均是以情感为主导。

如果说此前的作品代表着薛晓路的温柔细腻,是她性格中“女性”的一面,那么《吹哨人》则代表着她的勇敢强大,属于性格中类似“男性”的部分,薛晓路一直对悬疑题材情有独钟。

“我非常喜欢犯罪题材,在开始做编剧的时候,写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等等,都是此类。 我很喜欢这中间推理的过程,以及透过犯罪,来展现人性。 ”

挖掘人性并用电影的形式呈现,这不仅体现在题材上,也表现在角色塑造上。 正如角色是创作者的自我投射,薛晓路也不例外,在几部电影中,她投射了与自身相反的一面。

“我的人生特别简单和规范,所以可能在作品中尝试写了一些离经叛道的故事与角色。 我还和汤汤(汤唯)讲,她和我合作的三部戏,饰演的角色都是异于平常人的,并且所处的环境,一部比一部更极端险恶。 因此,我也一步步将女性内心里所蕴藏的能量爆发出来。 ”

即便镜头中的女主角与自身的成长经历大相径庭,但是彼此的内在能力一样强大。 在当今的电影行业中,女性导演仍然是极少数,而薛晓路是“突出重围”的一位,对于女性导演在创作中有何困惑,薛晓路分享了她的感受。

“制作的环境对于女性导演是平等的,初期制作人只看剧本。 但是在项目确定后,一直到拍摄完成,这个过程对于女性是有压力的。 ”

她继续表示,这些压力是全方位的。 首先是体力压力,工作强度很大。 其次是决策压力,一些情况完成不了的时候,要迅速选择妥协还是坚持。

此外,身为电影学院的导师,薛晓路也表达了对青年创作者的建议: 市场上提供的机会很多,但是随之带来的问题是大家很急躁,急于求成。 而好的项目是需要时间和精力准备的,也需要比较专注的投入。

在采访的后期,针对近期艺人高强度工作的热点,薛晓路和记者讲述了国外的演员工会机制。 准时上班,到点下班,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从这点看,我国的演艺行业仍然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