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聚集,感受贵溪魅力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何清青)12月6日,全国主流融媒体总编辑看江西媒体团走进江西省贵溪市,从江西中鼎金属工艺有限公司、江西省石蒲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泗沥民俗博物馆多方面了解到贵溪的文化特色。

贵溪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信江中游。康熙十一年(1672年)版县志中记载:“何言乎贵溪?或曰旧治须溪萦环如带,县以溪贵也,或曰溪产香草,溪以产贵也。”贵溪由此得名。

金属錾刻传非遗文化

从事40年雕刻工艺的雕刻师龚文华

走进江西中鼎金属工艺有限公司,一件件精美的铜器呈现在眼前,从事40年雕刻工艺的雕刻师龚文华向记者介绍到,眼前的每一件铜器都是人工雕刻,采用金属錾刻的技艺。

“每件作品都有自己的名字,是雕刻师的心血结晶。”龚文华拿着一把名为《心经》的手工铜壶向记者介绍了做壶的每一道工序,从设计、制模到雕刻等。此壶由于壶身刻有一篇《心经》,由此得名。

金属錾刻技艺在我国具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传承,也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标志之一。

铜器

錾:小凿也。錾刻工艺的操作,是在设计好器形和图案后,按照一定的工艺流程,以特制的工具和特定的技法,在金属板上加工出千变万化的浮雕状图案。现代方式有平面雕刻、浮雕雕刻、立体圆雕等。

中鼎金属工艺有限公司是铜工业制造和文化创意融合性企业,在继承、发扬传统金属錾雕技艺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挖掘和创新,逐步形成自己特有的“骨法造型、精雕细刻、形神兼备、兼收并蓄”的金属錾刻工艺特色,成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道都菖蒲馆品菖蒲意蕴

人间千花万草尽荣艳,未必敢与此草争高名。走进石蒲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的“道都菖蒲馆”,媒体团见到了王玖心中的“天下第一草”——菖蒲。

一壶茶、一缕香、一床琴、一盆菖蒲是文人雅士的爱。对于文人士大夫来说,菖蒲“耐苦寒,按淡泊”、不占污泥,仅仅凭借净石与清水生存,是不肯与浊世同流合污的高士化身,是君子品行的镜影。菖蒲成为文人的雅草。

菖蒲

菖蒲性温,味辛苦,具有开窍、健胃功效。《神农本草经》记载了365种药物,按其效能功用分为上、中、下三品,菖蒲位列上品草类。菖蒲成为医学的灵草

民谚云: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手持菖蒲剑,蛇虫归地府。菖蒲叶片呈剑型,象征着驱除不详的宝剑。农历初五,民间有挂艾悬蒲的习俗,这习俗至今有两千多年历史。菖蒲成为百姓的神草。

据悉,“道都菖蒲馆”是目前国内首家最具规模的综合性菖蒲产业展馆。落户贵溪经济开发区青石桥创客小镇,占地面积近3600平米。目前,该公司拥有3年以上年份石菖蒲12000余盆,九节老根菖蒲盆栽30000余盆,石菖蒲及九节老根菖蒲存量位居全国前列。

泗沥民俗博物馆

民俗博物馆展贵溪特色

在贵溪还有一个特别的博物馆——泗沥民俗博物馆,它坐落于泗沥镇王湾村,由一对老夫妻自费建立。

民俗博物馆集中展出了早期赣东北地区民间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及礼仪用品等民间物件。馆内设有生产劳动工具区、取亲嫁女区、生活用品区、石头器具区、陶瓷器皿区、民俗文化展示区及民俗体验区等七个展区。

“我们夫妻俩就是喜好这些旧物,看到那些上了年代的旧物件眼睛就离不开了。”创办人张志胜摸着馆内收藏的旧物件说到。张志胜是泗沥镇王湾村人,其凭着一份对传统老物件的喜爱,于2009年开始在贵溪南北两乡和邻近县市,走街串巷、进村入户收集民俗物件和传统老物品。

民俗陶器

博物馆现有清代、光绪、宣统、民国、新中国成立初期等各年代展品2000余件,较为详尽地展现了农业耕作、粮食加工储存、炊事饮食、地方习俗、纺织刺绣、乡村工匠、娶亲嫁女等民俗文化。

张志胜谈起建立博物馆的初衷:“收集老物件是我的爱好,这些东西能唤起我们小时候的记忆,我希望把它们存下来,还原贵溪特色,让后代能记住我们贵溪的曾经。”

为了把这些民俗物件更好地收集好、保护好、传承好,把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保留下来,传承下去,张志胜于2013年开始筹建民俗博物馆,2018年3月建成并对外开放,总占地65亩,投资1400余万元。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