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土壤 仰望星空

感谢刘哲兄再次赠书,我拜读了他的第二本大作《你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

这本书眺望未来,聚焦智慧公诉、办案系统与人工智能、互联网思维,基因编辑与伦理边界,经济学原理与检察资源的配置等等,娓娓道来、火花四溅。这种跨界探索兼容并蓄的能力,是每个法律人都应当培养的。

掩卷沉吟,本文另辟蹊径,从刘哲兄的文字之美,写作之巧来赏析。

刘哲的文字别具一格,有丰富的意象,有散文化的浪漫、杂文式的跳跃,一以贯之的,是法律人的严谨和内在逻辑。

举一篇我最喜欢的《出庭的根埋在证据的土壤里》为例,这个题目就起得非常生动,法律人一看就会产生强烈的共鸣。

摘录几段与读者们分享——

“证据的大树绝不是温室的花草,它长在法庭的阳光下,生在庭审的暴风骤雨中,只有经历过风雨的洗礼,才能真正开花结果”。

“土质的贫瘠肥沃、酸碱度直接决定了树的生长状况,在沙漠里是很难长出大树的,将根系向下扎得深一点,是向上生长的基本法则,出庭的道理也一样”。

“就像根系缓慢地搅动土壤,通过审查引导侦查,也将对土壤产生改良效应,使得出庭的基础更加坚实,通过对证据养分融会贯通,出庭指控的大树才能枝繁叶茂”。

这些文字打造出强烈的画面感,将法律的道理与日常的景物相融合,让人易于理解和接受。

刘哲还是一个“金句王”,书里让人过目不忘的话比比皆是。

比如,“使公诉人成为人格化的检察制度”,“正义不但要被看见,还要被看清楚”,“如果是办冤假错案,你的厉害可能就是一种有害”。

作者对检察事业的热忱和坦荡阳刚的心理能量可谓力透纸背。

我反复摩挲这一句“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持续的、可控的、适度的光芒”(谈检警关系)。

“黑暗中的光芒”是刘哲对一线战友们的敬重和懂得,“持续”、“可控“、“适度”,这三个词用得很准确,代表着三层不同的涵义——对使命责无旁贷的担当、权力的自我谦抑、对被过度赞美的警惕。这句话有儒家执中守正的传统智慧,有相生相克相生的辩证之道。

如果你以为刘哲这本书都是宏大叙事,那你就错了。书中经常出现一个词“具体而微”,刘哲擅长穿针引线讲小故事。比如在《整合正义的力量》一文中,就举了三个例子来说明检察官如何发现并解决侦查中的问题、调整侦查的方向。

写文章的价值在于能为读者创造价值,而方法论是最直接的价值。

刘哲是一个有心人,他总结的庭审技巧真是“具体而微”,甚至包括“抬起头说话,才能让人记住”,“口语表达的特点就在于它的扼要性,句式短、用词简单是口语的基本特点”,“你可以抓住重点,并与现场参与人进行眼神交流……你的每一次停顿,每一个强调都会产生共鸣”。

刘哲如同一个古道热肠的大哥,在给新手上路的弟弟妹妹们絮絮叨叨地叮嘱注意事项,让他们把好方向,安全第一。

这些简单又实用的技巧,让“老司机们”会心一笑。在庭上说“人话”,筑起情感的连接与碰撞,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更是法律人的内在修炼。

刘哲的文章,不仅提出问题,更指明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向。

比如《预防被精神病的制度性思考》,采用了“对比式”的写作手法,对比了“司法强制医疗”和“行政—医学强制医疗”这两种模式在适用标准上的差异与交叉,在审查程序上的宽严不同,在实质效果上的相同,让人一目了然。刘哲提出“一体化改造”,对两种模式取长补短,他还运用横向对比法,提出可借鉴日本的相关规定。

综上,刘哲的思维方式和写作技巧、修辞手法都深具启发性。

诚然,道为体,术为用。道为纲,术为目,纲举目张。学术先需明道,方能成大器。

这些文字凝结着刘哲二十多年检察官生涯的历练与智慧。写作与实践,也是交替上升、互相成就的过程,我们法律人,永远在路上。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