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迪:“十指皆工具”——马连篇

Art陈琦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发明出来产物,是帮助人们实现某种目的而将肌肉能转换成机械能或电子能的间接物。从简陋的石器到精密的纳米光刻机使用,可以清晰反映人类文明进程。同样,通过一个马连也能看出中日两国水印木刻艺术的异同与发展轨迹。

王海迪这篇具有专题研究性短文不仅详尽介绍了马连制作和保养知识,还道尽了马连在不同印刷工艺中衍生与改良的前世今生,读之,习之,藏之。 ”

——陈琦

传统水印木刻的工具

“水印木刻素有‘三分刻,七分印’的说法,讲的就是印刷过程中的创造性。” 印在水印木刻版画创作的过程中作为关键阶段,也是最核心的阶段 ,其中技术壁垒重重。与其他种类的版画相比,水印版画的印制相对较难,整个印制过程仅仅凭借马连、耙子等工具手工来完成,也正因如此,在水印木刻版画创作中对材料工具的把控能力及领悟能力要求相对较高。

品种繁多的马连 © 方利民

水印木刻版画创作的工具材料与其他版种相比要简单许多,而且更加环保,涉及不到任何对身体有害的化学药剂。所用的材料基本上与中国画的工具材料相同,木板、刻刀、耙子、马连除外,工具材料的制作原材料基本上都从自然中获取。

中国传统水印木刻版画是使用耙子来完成印制的 ,目前我国的荣宝斋、朵云轩等出版单位及传统水印木板年画作坊始终沿袭古代的传统制版印刷技艺,仍选用耙子作为印制工具。

耙子外观呈长方形,选取长方木块在底部以棕榈毛包裹,用绳线扎紧便可使用。使用时只需手持木柄在纸背施压摩擦,适合传统水印版画的干纸印刷。如今艺术家在使用耙子的过程中也对其进行了改良,用尼龙布、毛毡替代棕榈毛,牢固耐用。

具体外观,长这样:

各个地区传统木板年画印制时所使用的耙子也各不相同。如杨家埠使用的耙子又叫“趟子”,相对较大,长40~50厘米,宽20~25厘米。底部在用棕榈毛基础上,四周又以布包裹,把柄为凸起的长方形木条。适用于批量生产及大面积画幅的印刷。

“杨家埠传统木板年画”作坊印刷时所使用的工具

“杨家埠传统木板年画”作坊印刷场景

德格印经院所使用的印制工具为滚筒状,外围以富有弹性的布料包裹,更适用于快速、批量的印刷。印刷时需两位印工人一高一低相对而坐,高坐者负责铺纸、对版、上墨,低坐者负责接纸、手持滚筒上下滚动印刷。

德格印经院所使用的印刷工具

德格印经院印版

德格印经院印刷场景

目前国内有另一款类似于糖果外形的水印版画印制工具在全国广为流传,

由艺术家陈小凤经导师指导下改良制作。

其内部以长方形木块支撑,外部包裹毛毡,使用时只需手持工具反复在纸背施压摩擦即可。

艺术家陈小凤所使用的印制工具

传入日本又“回归”故乡的马连

十八世纪中期,日本吸取中国水印套色方法,并受到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中的技法和题材影响,为日本的“浮世绘”的形成奠定了内容与形式的基础,想必马连的发明与耙子有一定的联系。而如今马连也成为了中国当代水印木刻版画创作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在中国最早使用马连的时间在1931年,鲁迅先生在上海举办的“现代木刻讲习班”时,内山嘉吉将马连从日本带到中国并提供给当时的学员使用。

马连,外观似饼状,带有把柄,直径在8~15厘米之间。目前马连的种类有很多,如:钢珠马连、塑料马连、以及笋皮包制的马连。其中以笋皮包制的马连更适用于现代水印版画的印制。马连一词由日本转译过来的专有名词,日本马连制作工艺复杂:大漆工艺制作内芯的外壳,内芯以麻绳盘底,外部包以笋皮,整道工序下来要数月时间。

正因如此日本马连价格十分昂贵,根据不同的工艺,价格从几百到几万块人民币。

日本马连整道制作工序中属外壳制作最为复杂,原材料选取和纸层层贴合,大约要贴合45层和纸。

选择粘合的浆糊也大有讲究,必须为新鲜的鸡心黄柿子,并取其汁加以蕨菜根粉调制成糊状才可使用,这样方法做出的马连外壳坚固、耐用。

日本马连

日本马连外壳

日本马连内芯

日本马连内芯

日本马连的使用方法为手扶把柄平放于纸背,手掌部施压在纸背摩擦压印。日本马连多以麻绳盘底,较硬,更适用于日本浮世绘版画的印刷。

浮世绘版画印刷现场

浮世绘版画印刷现场

日本浮世绘版画与中国水印版画所用的印制材料不同, 浮世绘版画多采用和纸、粉制颜料干纸印刷,和纸相对较厚渗透性弱,因此日本马连底部设计较硬、弹性小。 中国水印版画印制多采用宣纸,宣纸润墨性好,耐久耐老化强,不易变色。又具有韧而能润、光而不滑、洁白稠密、纹理纯净、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点,有独特的渗透、润滑性能。

马连传入中国后,艺术家们根据自己创作的需求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良。李平凡先生在日本向版画家川西英学习水印技法,回国后在国内大力宣传推广水印版画技术,并将日本马连加以改良,更适用于中国的水印木刻。

我们现在所使用到的瓦楞纸马连据说是由李平凡先生所改良的。

马连内芯以瓦楞纸做底并盘以细麻线,外部包裹笋皮,与日本马连相比更富有弹性,适用于宣纸印刷。

瓦楞纸马连

如今中国水印木刻版画创作中使用率最高的马连是以木板做为内芯,棉绳盘底。这款马连的改良过程可以从陈琦老师这里开始追溯。 陈琦老师根据自己创作的需求将日本马连进行改良。最初的马连内芯是以胶合板盘以棉线简单制作,而后改良为加垫海绵皮革,起到防摩、美观的功能。

艺术家陈琦曾使用的马连

艺术家陈琦改良后使用十年之久马连

艺术家陈琦改良后使用十年之久马连

长方形马连

与其他的马连相比,改良后的马连更加舒适美观、牢固耐用,使用起来更加灵活。在使用方法上也进行了调整,使用时可以手握把柄平放于纸背,手臂用力进行印制;也可手握把柄将马连一端微微抬起大约倾斜30度角,用马连的边缘接触纸背进行压印,以便增加压力,且更适用于宣纸印刷。它与日本马连在方法上也有很大的区别,比如日本马连使用时为掌心用力。

而由陈琦老师改良的马连则是手臂用力。

这样的改良在一定程度上将马连的使用局限及艺术家创作局限打破。

可用陈琦老师的作品举例: 陈琦老师的水印木刻作品尺幅相对较大,印制的整个过程全凭手工完成,没有任何机器可以辅助。在印制大尺幅作品时臂部用力成为了印制的关键技巧之一。 画面中大面积的平稳均匀的重色、自然平和润染的过度变化以及画边的水墨控制等技术难点,都与陈琦老师所使用的马连这一工具有一定的联系。

陈琦《本质的起源》185×560cm 水印木刻 2019年

水印木刻版画印制的过程中对工具材料的要求相对较高,工具材料的选择并不是越昂贵越好,而是根据创作的需求进行选择。好似每位艺术家都会对工具材料有一定的情结,每一件实用、精致的工具都想收入囊下或进行改良创造。陈琦老师创作水印木刻版画的另一款改良工具—— 羊毛笔刷 ,今后会为大家去介绍。

这堵笔刷墙也是陈琦老师工作室内靓丽的风景线

“十指皆工具也,指肉捺有别于指尖,指尖有别于工具也初版犹可见日从指纹,岂不妙哉”。 在古代,顶尖级的水印版画工匠,在印刷的过程中十指也可作为印制的工具,指肉微微按压、指尖轻轻一划虫鱼草木便可跃然纸上。

当代的水印木刻版画创作对工具材料的选择早已打破,众多艺术家在印刷过程中会选择各种工具进行印制。以方利民老师的饾版水印木刻版画作品为例,

他在印制时会根据自己的画面需求选择各个款式的马连,瓦楞纸内芯的、麻绳内芯的、棉绳内芯的、塑料质地的或其他替代物,灵活转换。

不同工具印制的效果

不同工具印制的效果

水印木刻版画创作入门门槛相对较低,简单几件工具材料、一张草图便可进行创作,但最终能够完成一件精美的作品、寻找到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就需艺术家们经历长期的创作实验、技术经验的积累与个人的审美修养的不断提升了。

马连的制作方法

马连的制作方法如下:

1、笋皮:根据想要制作的马连的大小,选择宽度适宜的笋皮,浸泡于水中一天左右,备用。

2、裁板:用胶合板环切一个圆板,圆板直径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来确定。

3、盘绳:在裁切好的圆板一侧刷上薄薄的乳胶,将绳依螺旋形自中心点向四周开始绕绳直至圆板边缘。

4、加工:在圆板未盘绳的另一面,用万能胶粘贴一块与圆板大小相同的海绵或橡胶点,并将边角打磨成斜坡,最外层粘贴皮革,起到防摩、保护、美观的作用。

5、包芯:内芯完成后,将盘绳那面向下置于泡好的笋皮中间,根据笋皮的宽度两边各留1.5~2厘米,笋皮两端稍加修剪把内芯包起来。先包一端,折叠笋皮时两边尽量对称,在端头用细铁丝扎紧,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包另一端,将两端收紧使笋皮与内芯完全服帖,再把两端重合搭起抓握的把手,用细铁丝扎紧。

6、收整:由于笋皮泡水后会膨胀,干燥后会逐渐收紧,可重新调整扎紧,最后用棉绳将握柄缠好后即制成一个马连。

马连的制作步骤示意

使用方法及养护

使用方法:经改良后的马连与日本马连的使用方法略有不同,改良后的马连在印制时即可平推大面积的压印,又可一端抬起30度角用于局部压印或增加压力。

把柄的设计使马连使用起来更便捷;压印力度控制更灵活;内芯垫以海绵,更舒适,并起到保护手指的作用。

“水隰堂”出品的马连

养护:在使用马连之前可在底部笋皮表面涂抹少许石蜡,减少摩擦阻力,使用起来更加顺滑。在空气干燥时可在马连笋皮表面用喷壶微微喷水,防止干裂,或使用后用密封袋保存。

还可以把马连放在盒子里保护起来哦

怎么样,这样制作精美的的马连你是不是想要来一打呢?如果还想了解马连的更多知识, 那就请在后台积极留言吧!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