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人才计划不该“帽子化”

长江学者”计划的建议,教育部网站近日发布答复函,指出“长江学者”计划是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体系的重要组成

针对取消“长江学者”计划的建议,教育部网站近日发布答复函,指出“长江学者”计划是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单位恶性竞争引进国字头“帽子”而忽视引进真正急需的人才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才的无序流动。

人才计划“过多过滥”的问题,近年来一直为学界所关注。据统计,从国家到地方层面的人才计划项目有40多个。每一项人才计划就对应一顶“人才帽子”。高校近年来引进人才,演变为争抢有“帽子”的人才,导致人才评价“头衔化”“帽子化”,学术研究异化为争名逐利。

客观而言,取消人才计划的建议有些“过激”,但人才计划被异化的问题的确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本来,设立各种人才计划是为了给人才一定的经费资助,创造良好的学术研究环境,以促进学术研究。但在具体实践中,入选计划本身被当做学者的荣誉与成就,本单位有多少人才入选计划也成为单位的人才建设政绩,这就导致大家纷纷把精力用在怎样运作入选上,而入选之后的学术研究却不那么受关注,这显然背离了计划初衷。

更让很多青年学者感到困惑的是,一个人只要入选“长江学者”计划,就一直戴着这顶学术帽子,靠帽子被重点关照,薪酬待遇也和这顶帽子挂钩。而根据人才计划,“长江学者”资助周期、聘期结束就不再是“长江学者”,更不能因为曾经入选计划就享有更高的学术特权。

从世界范围看,资助学者进行研究的计划普遍存在,关键是在具体实施计划时,是否实行学术共同体评价。在入选计划、项目立项时,由专业的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价,不看申请者有怎样的学术头衔和身份,院士、诺贝尔奖获得者在申请经费项目时应与其他学者平等。在入选计划后,不把获得资助项目作为成就。

日本从本世纪初推出了“50年内30人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但没有哪个日本学者由此成为“诺奖计划学者”,该计划不过是重点投入基础研究,让科研人员可以获得充足的科研经费。

去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相关意见指出,应使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本质。要推行同行评价,引入国际评价,进一步提高科技评价活动的公开性和开放性,保证评价工作的独立性和公正性,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它指明了评价改革的方向,需要切实地落实。(作者是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