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更多的《吹哨人》

犀牛娱乐原创

文|小机灵 编辑|朴芳

看完《吹哨人》后,犀牛君的第一观感就是:这片子上映后争议一定会很大,因为和我们之前预想的完全不一样,有好多内容真的是从来没见过。

首先这个题材没见过,《吹哨人》聚焦的吹哨人制度是华语电影中首次出现,中国观众对这个题材并不熟悉,但导演有勇气将它搬上大银幕,而且拍的惊险刺激,完全是按照一部商业冒险大片的体量来制作,很有诚意。

其次是女导演敢于挑战这种题材没见过,导演薛晓路我们并不陌生,从《海洋天堂》到两部《北京遇上西雅图》,作品叫好又叫座。最近一次见到她是在《我和我的祖国》中的《回归》篇章,风格细腻的她坚持以情动人,但这次却拍了一部类型与元素迥异于以往的影片,在中国只怕没有女导演敢轻易尝试。

再次是电影中角色的复杂性没见过,比如电影中雷佳音、汤唯、齐溪三人饰演的角色,不仅每个人都有着复杂的性格,关系也是剪不断理还乱。马珂出轨后,能够把前女友周雯带回自己家,还一起四处冒险,而马珂的妻子最后还能够原谅他们,展示出了人性复杂的一面,这样的人物关系之前没有电影敢呈现。

果不其然,电影上映后剧情和角色遇到了比较大的争议,有评论者认为:“《吹哨人》中主人公出轨等瑕疵,纯粹是噱头,编剧如果将其剔除掉,也丝毫不会影响剧本的行进。”而关于三位角色的人性抉择,更是强烈的两极分化。

一部艺术作品面世后,有不一样的声音是正常的,而像《吹哨人》这样富有争议性的影片,则更具有讨论价值。在我们看来,《吹哨人》确实是华语电影一次极为有趣且有价值的尝试。

《吹哨人》不仅是薛晓路的尝试

也是华语电影的尝试

《吹哨人》上映后,很多网友积极地在各大平台发布对于电影的评论,其中很多人提到薛晓路这次创作上的野心,有影评人认为,《吹哨人》是薛晓路最具商业性的一部作品,按照好莱坞的剧作思路来铺设,元素丰富,类型层层叠加,野心很大。

还有的观众表示:“可敬的题材和可敬的故事,薛晓路导演的编导功力也让人心服心折,国内太难得的女导演,真的好久没在电影院看过这样让人心生敬意对正义坚定信心的电影了。”可以看到大家对于薛晓路这次创作上的高度认可。

不仅是素人,明星们也现身或在微博上积极地为影片打call,马伊琍、李光洁、李现、黄觉、乔振宇等演艺明星对于影片有着很高的评价,导演谢东燊就表示:“薛晓路导演真的非常细腻,既带给大家人之常情又撩动了我们现实生活中脆弱的自己。”

如果不看任何主创信息来看《吹哨人》这部电影,很多人可能根本想不到这部电影会出自薛晓路之手。之前拍出过多部情感向力作的薛晓路在影片中融合了悬疑、动作等元素,而且展现了极强的调度能力,影片拍摄跨越大半个世界,中国、非洲、澳洲等地在影片中自如切换,幕后拍摄想必也非常辛苦。

而电影中像管道追逐、荒野飞车等动作场景也令人印象深刻,影片很好地把暗流涌动的悬疑感和紧张刺激的动作场面结合到一起,走进电影院观看格外能感受到这种强烈的刺激感,尤其是那段荒原上的飙车戏,在今年华语片的动作场面中都是数一数二的。

对于薛晓路来说,《吹哨人》是她个人创作上的一次大胆尝试,而对于华语商业类型电影来说,《吹哨人》同样是一次积极的尝试。正是在前面提到的多个“没见过”的试验下,我们的华语电影才会类型更多元化,故事也更富有真实性。

雷佳音+汤唯+齐溪

用最真实的表演诠释最复杂的角色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吹哨人》最直观的吸引力在于雷佳音+汤唯+齐溪实力组合的首次合作上,三人在电影中的表现也确实不负众望,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虽然影片的角色具有较大的争议,但表演上网友都给出了几乎一致的好评。

雷佳音这次饰演的是一个有“缺陷”的角色,这个人物很真实,称得上有血有肉。他最初称不上勇敢,甚至很胆小,但身上又有着中国小人物特有的精明与幽默。影片最后他成长为了一个了不起的“英雄”,“英雄”马珂不仅是社会的,更是家庭的,他最终回归家庭这件事具有很大的讨论价值。

值得玩味的是这个“英雄”并不是他主观上想成为的,是经过很多事情之后被动承担起的选择。在他内心的最深处,其实只是想保护好前女友周雯,并让自己的家人不受伤害,但在这个过程中他慢慢发现,这个世界上有比个人利益更重要的真相,这一过程很符合一个真实“吹哨人”的成长轨迹。雷佳音给这个人物赋予了更多烟火气。

汤唯这是第三次和导演薛晓路合作了,之前她们合作的每个角色都有争议的内容,这次饰演的周雯也不例外。周雯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女子,她的救赎使这个人物更加立体,并不能用简单的善恶二元论来定义她,她更多的是希望被爱、被保护,是一个很平凡的女子。

薛晓路镜头下的汤唯一如既往地美,并且充满一种独有的的神秘感,这和周雯本身的气质相当契合。前面越神秘,到后面我们了解到周雯的结局就会越心酸,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马珂的成长就是由她促成的。汤唯将周雯的灵动与不可捉摸诠释得很好。

而齐溪的表演同样很动人,她饰演的马珂妻子最终在大义面前,选择了大爱。可能很多人不理解她为什么要选择原谅马珂,但这就是真实的生活,因为生活中很多事情就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仔细剖析,这三个复杂角色的背后其实藏着的是爱与责任,可以带给观众很多思考的空间。

我们需要更多的《吹哨人》

从主题层面上来说,我们确实需要更多《吹哨人》这样的电影,尤其放到社会维度中,《吹哨人》具有很强烈的现实意义,是一部走在前面的电影。

早在30年前,美国就制定了世界第一部专门保护“吹哨人”的《吹哨人保护法案》。2002年,三位女性“吹哨人”更是荣登《时代周刊》封面。在中国,很多地区早已初步建立了“吹哨人制度”,正在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而《吹哨人》的上映,无疑对于这种制度起到正面与积极的推动作用,会像《我不是药神》等现实题材作品一样,彰显出强大的社会价值。

而电影领域同样需要《吹哨人》这样的作品。因为题材的限制,《吹哨人》在上映前并没有太强的声势,主要的流量也都来自于雷佳音、汤唯等演员,看上去关注度有限。但是在影片上映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想要了解“吹哨人”、关注“吹哨人”,可以看到社交平台上很多网友自发地开始讨论“吹哨人”制度存在的合理性,说明观众对于这种题材选择是认可与支持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吹哨人》虽然是一部商业类型片,但最后回归到了情感层面的表达,这是薛晓路作品最珍贵的内核,也是一部电影能够触动观众最重要的砝码。再加上对于社会现实与社会关系的深刻讨论,薛晓路用实打实的作品,为2019的中国电影增添了极具勇气的一笔。

目前《吹哨人》不仅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口碑也持续坚挺,这是一部值得去看的制作宏大、有意义的好电影。我们鼓励更多《吹哨人》的出现,我们欢迎更多《吹哨人》的出现。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