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是故乡

央广网郑州12月11日消息(记者李凡 河南台记者朱圣宇)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距离最长、受益人口最多、受益范围最广的调水工程,堪称中国奇迹。2014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线一期工程通水时曾作出重要指示,南水北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如今,南来之水已成为京津冀、河南、山东等地区40多座大中型城市的主力水源。

这一超级工程的背后,是数十万普通人的点滴付出,默默建设、搬迁、守护与奉献。在工程通水五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推出特别策划《水自南方来》,记录这些不为人知的温暖故事。今天(11日)聚焦河南。河南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战线”最长、技术难度最大、移民最多的省份,二十多万人因调水工程离开故土、远徙他乡。五年来,库区移民的生活发生着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冬日的南阳柴沟移民新村,太阳刚刚升起,草料场上笼罩着一层薄雾。

“现在给牛轧点草,主要是把储存的饲料通过机器加工粉碎了之后喂牛,比如玉米杆、花生杆、麦秸……”牛棚里,几十头黄牛体格健硕,李建军一边熟练地喂食,一边分享养殖经验。使用田间秸秆做饲料、请农闲村民务工共同致富……在李建军的“精打细算”下,每头牛净利润将近一万元。李建军说:“买的时候一头牛七八百块钱,我们主要靠自己养的牛生小牛犊,就降低了一些成本。一般周期大约在8个月到12个月,一头牛现在最低也将近万把块钱。”

李建军的祖籍是70公里外的香花镇柴沟村。那个小村庄只有300多户人家,村前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烟波浩渺的丹江口水库。李建军说:“祖祖辈辈都居住在这个山区,风景也很秀丽,经济来源都是在丹江库边,打捞点鱼或者上山采点药。”

老家的风景虽然秀美,但处在大山深处,走出大山,要翻过20多公里的“十八盘”,爬过提心吊胆的“阎王崖”,中途还得换乘小船,等赶到附近的集镇上,天都黑了。李建军说:“几辈人都在老家,在大山里住,想要的日用品产品很难购进,我们山里的土特产产品也很难销售出去。那个时候的日子可以用一句话: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干一年,也不知能挣多少钱。”

2009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省丹江口库区16.6万移民搬迁工作启动,2011年6月,滚滚车尘中,李建军和全村786名乡亲,翻南山,过丹江,来到了厚坡镇柴沟移民新村,这里成为了他们人生的新起点。李建军说:“通过移民我们搬到新村,当时心里有很大的压力。到那里人生地不熟,再说这是一个新建的村庄,周边的父老乡亲们都不太了解。可是我们搬过来居住以后,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欢迎,把我们心灵上的阴影驱散了。”

在移民新村,李建军和乡亲们住上了独栋小楼。当地鼓励大家发展规模养殖业。李建军一家通过培训学技术、出外做考察、建立合作社,开始养殖肉鸽、黄牛,致富的同时还带动周边上百户贫困户脱贫。李建军告诉记者:“现在移民搬迁了之后有党的政策扶持,给我们提供这个平台,为啥我们不能在这个平台上去创造人生的价值。”

李建军说,如今村里通了沼气,村民做饭不再掏钱,无公害蔬菜基地、高效农业种植园都发展了起来,养殖大棚有36座,务工、增收的机会越来越多。新村人均收入已经超过12000元,村集体收入达60万元,每年村民都有红包领。

如今,李建军的牛棚成了十里八村的学习基地,不少人专门找他请教养殖经验,而老李也从养牛户变成了“牛老师”。最近,他又在琢磨干点“新鲜事儿”,还特地召集家人开了个会。

这次“家庭会议”主要讨论两项“新业务”,一项是拉长产业链条,发展肉食深加工;另一项是打造一条“气代煤”生产线,生产加工“新能源”燃料替代十里八村饭店里的传统燃料。李建军说:“这个新能源主要是服务于餐厅、饭店,用于燃烧燃气,通过现在市场上分析,降低了成本,主要目的是净化空气、减少污染,我想再进一步发展自己的产业。”

“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快致富”,今天,库区移民生活在改善,思想也“走出了大山”。他乡已成故乡,每个人都在期待着更好的未来。

群众1:生活水平、出行、起居,各方面都改善了很多。现在的变化就像我们有自己的私家车、城里买了房、农村买房、有自己的大客车经营,生活现在就像芝麻节节高,越来越好,日子是越过越开心。

群众2:房子建得挺好的、挺美的,环境也非常好,学校、医疗室,包括幼儿园各方面都非常好。

群众3:老年人颐养天年,年轻人注重发展经济,小孩子能够过好快乐的童年。经济比过去翻上两番,人均年纯收入达到两万元左右。

群众4:知道这里的水要送往别的地区,最后要送到我们首都北京的时候,我就感到特别自豪。带动身边更多的人认识到渠首的水的重要性,通过各种途径去宣传南水北调,讲一些环保知识,让更多的人自觉地、自发地保护它。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