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甘肃甘谷天马山烽火台

甘肃甘谷: 天马山烽火台

李 春

带着对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带着对摄影艺术的炽热追求,当我沿着古人的足迹,穿行在历史与文化的长河中,拍摄了100多个古堡照片,聆听了一个个悲壮的故事,我的心被一次次震撼之后,近日我又一次驱车来到甘谷县大像山西面的马鞍山村,登临山顶,在远古的回声中,寻找烽火台上的狼烟。

攀登天马山烽火台的想法由来已久,因为几乎在甘谷县城、新兴、渭阳、六峰、金山、八里湾乡镇的许多地方,只要抬头就能看到天马山,看到烽火台。虽然我多次去马鞍山村拍摄,多次路过村委会,但一直没有到达烽火台。当我每天在家属上看见天马山的雄姿,看到山上仿佛有一颗四方四正的印仰望蓝天平躺在山顶时,心里就会涌出立刻登山的冲动。于是7月11日上午8.00,我驱车前往马鞍山村,在经历了右靠山,左悬崖,路窄、坡陡、弯急,一路鸣号的惊险行车之后,在村委会路边停下车,然后拿上相机、无人机,沿着上山的小路向天马山山顶奔去。

一袋烟的功夫,我走到山顶的平台上, 马鞍山村的农民在这里全部种上了花椒,穿过整片的花椒地,只见断瓦残垣的马鞍山古堡西墙下,有一条长约50多米,宽约3-4米,深7-8米的护堡壕沟,挡住了我前行的脚步,我在周围寻找了好半天,才在下一台的土地上找到了进入古堡的小道,攀登3米多高的土台进入堡子,堡内依然是大片大片的花椒,红红的花椒在清风的吹佛下舒展着身躯,点头摇曳,仿佛欢迎我的到访。

马鞍山村堡子与烽火台在一个平台上,东面是烽火台,西面是堡子,因为这个平台东南北三面均为山崖,只有西面与群山相连,所以西面有堡墙,其他几面几乎看不到堡子的遗迹。继续行走没几步,我大叫一声:“烽火台”,原来在家属楼上看到的东西是烽火台。走近烽火台,仔细端详她的庐山真容:只见烽火台为一个长宽约为4米的方体台子,高2米左右,全部为夯土而成,中间是空的,应该是放置柴草狼粪的地方,现在看来完全就是一个矗立于高山顶的火炉。

站在烽火台上,360度环视甘谷山川;只见渭河犹如一条白色的玉带,从三十里铺的鸡嘴直奔渭水峪峡谷;向东南方向平视,群山叠翠,淡淡的云雾犹如披着薄薄一层轻纱,婀娜多姿的弥漫在甘谷县城上空;天门山清晰可见,大像山山脊古建筑错落有致,层次分明;永明寺建筑群的青里透红,红里透绿,青瓦红墙显示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县城楼房林立,像山大道纵贯东西,水上公园湖水清澈荡漾,楼台倒影中透露着新时代生态文明的气息。

站在烽火台上,我陷入了深思:为什么要修建烽火台,她的用意何在?烽火台又称烽燧,俗称烽堠、烟墩、墩台。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系古代重要军事防御设施,是为防止敌人入侵而建的。遇有敌情发生,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消息,是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消息传递方式。烽火台一般都置于高山险绝处。每座烽火台相距大致是30至50里之间不等,以便瞭望,迅速传递。白天点狼粪,晚上然柴草。

站在烽火台上,我的眼前仿佛看到狼烟、战鼓、铁骑的阴影,从远古而来,又渐渐远去,消失在历史的滚滚烟尘之中。我忽然想起了宋代诗人杨备的诗《烽火台》:“一带东流当複阙,築台相望水云间。丽华应不如褒姒,几许狼烟得破颜”。唐朝时的张延寿公元662年,曾在《隗嚣》诗中描写了甘谷烽火台的情景;“皇城今安在?烽台千古存。安知事明主,不惟意徘徊”。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当时的隗嚣宫烽火台现在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了大像山歇凉台。

有道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看着烽火台,我忽然想起天门山双乳峰西峰顶平台上,也有一个形制、大小与天马山烽火台相似的台台,只是墙比较短,当时我还纳梦:这是个什么东东?如果真的是烽火台,那么在甘谷县城的正南、正西建有两个烽火台,而且直线距离5里地,足见古人对安全的高度重视。还有2017年我在参与拍摄电视记录片《甘谷印迹》和带着南京钱币收藏家潘星,考察第一套人民币上的渭河桥时,先后两次拍摄了苟家村山顶上的土墩,这个土墩形制为正方体,高约7-8米,与烽火台相似,区别就是烽火台中间是空的,墩中间实的。据《甘肃府志》记载:甘肃一带建有许多防御建筑,一类的烽火台,一类是墩台。墩台在当时的用途上分为兵墩与田墩,兵墩是指军事上防御敌人,田墩主要是信息传递,相当于现在的电话线。所以就有“兵墩司守望,田墩守备清野”的历史记载。在甘谷还有多处烽火台和墩台,如王家尖嘴烽火台、马家磨窑烽火台、新兴魏家村与王家村中间的山顶建有墩台,当地群众称为碉堡。天马山烽火台与苟家村山顶的墩台两者相距30里,完全符合古人30—50里设置烽火台的逻辑,至此我才恍然大悟:在甘谷川道地区,天门山、天马山烽火台、苟家村山顶墩台,构成了“三点一线”的信息传递通道,而且发现敌情可以迅速向四周传递。李子伟老师说的“不要怀疑古人的智慧”是何等的正确。

多角度拍摄了烽火台以及周围的山川,计划从原路返回,结果没有找到花椒地里的小路,只好沿着烽火台北崖边慢慢行走,只怕一脚踏空从几百米的悬崖摔下。返回马鞍山村委会的小路上,碰上了正在地里摘花椒的农民赵新胜夫妇。我们在花椒地里聊了起来:他们说马鞍山顶当地人称为高石崖,崖东下面的山叫天马山,因为山形如一匹腾空的“天马”,现在大多数人把上面的“高石崖”也叫天马山,而金山人叫轿子山,因为山形如同一部“轿子”。当我问起烽火台的历史故事时,他们说有一个故事与烽火台有关,烽火台下面的悬崖上一个石洞,名叫“赵家洞”,里边比较大,还有住人的土炕,他们小时候去过,现在一般人上不去。因为洞凿在半山石崖上,面前是耸立的奇峰,若要进洞里,必须要经过一个木板小桥,当敌人来犯时,吊起木板,谁也无法过去,所以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赵家洞”是当地农民的藏身洞,也可能是烽火台士兵驻扎的地方。

有一天,有个呱人(方言:脑筋不清)硬要下山去担水,当时有预报说回回正在攻打县内的堡子,乡亲们拦也拦不住,于是将赵家洞洞前两崖之间的木板放下,要求快去快回。当呱人担水返回时,被埋伏在天马山下的回回发现,他们便尾随其后,将其活捉,威逼他让庄主放下木板,回回用土枪火炮打开洞门,杀进洞里,然后又迅速登山占领马鞍山堡子和烽火台,堡子里的群众纷纷从堡子里逃跑,逃回村里,但村里没有防身之处,便跳入村周围的几口窖中,有的当即摔死,而堡子到村里的小路上,血流成河,由于忽视敌情,导致了“蔡家寺堡子一盏灯,马鞍山堡子盛血盆”悲剧的发生,惨烈悲壮之处难以用笔墨描绘。

南村北舍草萋萋,

门径化为人吏蹊,

野老吞声见府主,

年来烽火到栖鸡。

当我再次朗读起明分巡李中行《伏羌感事》四绝之二,我流泪了。狼烟、战马、铁骑,烽火台、堡子、土墩和先祖保卫国土的英雄气概,将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永远记忆在每一个炎黄子孙心中。

作者摄影者:李春,甘肃省甘谷县摄影家协会会员。喜欢摄影,摄像,旅游,写作。

人生格言: 用脚步丈量大地,用镜头书写人生,把生活过得与诗一样,是追求的目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