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发展史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拍了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导演任景丰,京剧演员谭鑫培主演黄忠,这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

自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的诞生到2019年,中国的电影已走过了一百年多的历程。中国电影史上有三次产业发展时期,前两次距离我们如今较远,因此简述,重点我们聚焦第三次产业发展时期。

第一个产业时期1922年—1937年

1895年世界电影诞生,第二年电影现身于上海,从那里开始起步。当时电影的制作流程,技术等等都是国外的,经过蹒跚学步的萌芽期之后,行业里的人才和技术上得以储备。而这时资本家也看上了电影这一新兴行业,在他们的推波助澜下得以迅猛发展,而后电影公司迅速增长。(最开始电影公司都是私有。)

第二个产业时期 1922年—1937年的“文革”结束

1937年后,因为抗战的原因,以“明星”消亡、“联华”解体、“天一”南迁为标志,老影业逐步消亡,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黄金岁月和产业蓬勃时期在抗战炮火声中戛然而止。

中国电影第三次产业时期

中国电影第三次产业时期1976年的“文革”结束至今中国电影第三次产业时期在时间和形式上与前两次有所不同。“文革”后百废待兴,新时期的改革开放不仅挽救了濒于崩溃的电影经济,也使中国电影迎来又一次复兴。

1896在上海徐园“又一村”播放电影。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播放电影,被中国人成为“西洋影戏”。

1922年,创办我国第一所明星学校“明星影戏学校”

1922年明星公司成立为标志,电影公 司迅速增长。到1924—1926年达到了高峰,据统计中国共开设有175家,电影公司,仅上海一地就有141家。

在这个大浪淘沙过程中,“明星”、“联华”、“天一”三大公司浮出水面构成了三足鼎立。三大公司是电影产业链中上游制片业的代表,而与之同步发展的中、下游发行放映业也不甘示弱。

在上海,最初的影院放映是由西方人经营的,西班牙人雷玛斯的青莲阁是第一个电影固定放映点,随后建起了属于自己的一条“院线”。随后他回国后国内本土院线开始发展壮大。青莲阁茶楼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面对中国庞大的市场和丰厚的回报,好莱坞八大公司纷至沓来,在上海和华北地区分别设有办事机构。

《渔光曲》是1934年由蔡楚生编剧和执导的剧情影片,王人美、韩兰根等主演,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影片代表作之一。

关于《渔光曲》在莫斯科电影展览会获奖,被誉为“中国首部获国际奖的电影”一事,王人美在《艺坛生活漫忆》一文中写道,“《渔光曲》获得了荣誉奖,成为我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渔光曲》于1935年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成为我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创造了连续放映84天的记录。

1937年后,因为抗战的原因,以“明星”消亡、“联华”解体、“天一”南迁为标志,老影业逐步消亡,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黄金岁月和产业蓬勃时期在抗战炮火声中戛然而止。

1945年抗战胜利,憋了一肚子劲儿的电影人拍出了一批以《小城之春》为代表的杰作。

这个时期先后建立的长春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三大国营电影企业在历史转折之际,为新中国电影事业走出了第一步。

1950年,列宁和斯大林同志说着一口东北味儿普通话的苏联片《列宁在十月》上映。从此配音译制片变成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电影第三次产业时期在时间和形式上与前两次有所不同。“文革”后百废待兴,新时期的改革开放不仅挽救了濒于崩溃的电影经济,也使中国电影迎来又一次复兴。

但几十年来形成的产业痼疾困扰着电影的发展,电视及多种娱乐方式的冲击更使电影业的经营每况愈下,改革势在必行。随着中国性改革的不断深化,电影业开始重新审视市场的作用和力量。

上世纪90年代的一连串的“突破”如同多米诺骨牌效应,促成了体制的变迁,这一切都是在推动市场化进程的力量下进行的。因此,这一次产业期的到来较前两次而言,在意识上体现出了更多自觉。

进入21世纪后,对于电影业市场化的确定和认知,已经在全行业达成了思想的统一,但客观上讲这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1993年,10部“分账大片”的引进和1999年中美谈判结束,中国加入WTO开始进入倒计时,这两大事件都着实给尚处于懵懂之中的中国电影业上了“市场”的一课。而在电影行业本身,打破了国有企业的单一主体,民营资本和境外资金开始进入,从制片业逐步扩展到发行放映业,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分账片即电影版权所有者不卖断发行权,而是委托中介机构代理发行,并事先商定比例,按影片的票房收入分成,以使制片方、发行机构和放映单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国际通行的票房分账形式,进口大片各方收入分成的比例是制片方35%,发行方17%,放映方48%。目前好莱坞片方能够在中国内地拿到的票房分成是总票房的25%。1994年开始,中国内地每年引进10部海外分账大片,加入WTO之后增加到20部。2012年之后再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14部特种分账片,所谓“特种”,即针对3D和IMAX电影的引进。特种分账片和普通分账片的最明显区别,就在于这部影片是否引进了2D版本。

2001年,华语电影《卧虎藏龙》冲进奥斯卡,斩获多个奖项,这给了中国人制作华语大片以前所未有的机会和信心。2001年到2003年,有着海外、本土双重投资背景的《大腕》、《英雄》、《天地英雄》、《手机》相继问世,《英雄》赢得了2.5亿票房。

李安,1954年10月23日出生于台湾屏东县潮州镇,祖籍江西德安,编剧、导演。1995年,李安凭借英文电影《理智与情感》,获得奥斯卡金像奖七项提名,进入好莱坞A级导演行列。1999年,因执导《卧虎藏龙》首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2006和2013年,凭借《断背山》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获得第78届和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英雄》是张艺谋最具争议的电影作品。最有意思的是,《英雄》在国内外之大相径庭的评价和口碑。国内的影评人和观众对这部电影多持负面态度,统一的认为这部电影缺少内在精神价值判断,充斥艺术灵魂的空洞,华丽有余而内容不足;而西方媒体和观众却视这部电影为神作,一个画画的美国人为此片是他看过最好的非英语电影,用“无尽的诗意”和“纯粹的艺术想象”去赞誉它。美国《纽约时报》曾用整整两个版面报道这部电影,称“《英雄》这部电影经典得就像中国的《红楼梦》,也是我们美国奥斯卡的无冕之王。” 而在2005年美国《时代》杂志评选的“2004年全球十大最佳电影”里,《英雄》更是排名第一,成就了华语电影首次问榜登顶的神话。

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

第一部独立拍摄的影片:《定军山》

第一部电影故事短片:《难夫难妻》

第一部电影长故事片:《阎瑞生》

第一部出国的影片:《红粉骷髅》

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

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渔光曲》

第一部恐怖片:《夜半歌声》

第一部抗战影片:《保卫我们的土地》

第一部彩色电影:《生死恨》

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

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

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

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美术片:木偶片《神笔》

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电影:《老兵新传》

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最高奖的影片:《红高粱》

第一部获世界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影片:

《庐山恋》“世界上在同一影院连续放映时间最长的电影”

中国第一个由专业影人评选的电影奖:金鸡奖

我国第一部中外合拍的电影:《风筝》

中国电影奖项

金鸡奖:始创于1981年农历鸡年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由电影艺术家、电影评论家参与评选的专业电影奖。奖杯“金鸡啼晓”象征“百家争鸣”“专家奖”

百花奖:原名“大众电影百花奖”始创于1962年群众性电影奖奖杯“百花仙子”雕像,寓意“百花齐放”特点:群众投票,代表观众意见,反应票房价值。

金爵奖:上海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由来自世界各国的国际评委评审产生,上海国际电影节1993年首次举办为中国唯一的国际A类电影节。

华表奖:中国电影的最高荣誉奖,北京天安门城楼前的华表造型“政府奖”

香港电影金像奖:香港及大中华电影界最重要的奖项创立于1982年,由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组织与颁发金像奖采取的是与奥斯卡金像奖类似的多轮、多人、多层面的电影评审制度,由香港电影导演会、香港电影编剧家协会等13个金像奖属会会员组成的“金像奖选民”,和评选事务组推荐及邀请的电影业内人士和专业媒体工作者组成的“专业评审团”,经过两轮投票选出最终得奖者,是由电影人全面主导和参与的电影奖项。

台湾电影金马奖:创办于1962年台湾地区举办的电影奖项金马奖在华语圈中历史最为悠久,并且评选条件中不设地域限制、评选对象面向所有华语电影和华语影人的奖项。

文化产业发展持续受到国家重视,国家层面已多次出台有利于文化传媒行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影视产业在整个文化产业中的重要性和价值高度凸显,一系列政策支持助推影视行业进入加速发展期。

影视行业相关政策不断出台,国务院办公厅、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主管部门的配套支持和实施条件补给,利于影视业的产业化经营和规模化发展,资金和资本条款是重点,电影专项基金、人才培养计划、金融产品设计等涉及资金和市场的手段更加多样。

财政部2015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50亿元,共支持项目850个,项目数量较2014年增长6.25%。继续优化资金投向,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要求,资金着重支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推动影视产业发展、推动对外文化贸易发展、巩固文化金融扶持计划、支持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扶持实体书店发展等重点领域,做到及统筹全局又突出重点。

影视投资的背景

电影市场的发展一直是向好的,电影版权认购也在逐步迈向正轨,留给大众的机会非常非常多。每个人不再只是票房贡献者,更多的是可以参与电影制作,分取电影红利。在这个政策导向决定社会方向的年代,新的投资风口已经倾斜向电影市场,懂不懂得抓住机会看个人,不懂影视版权认购问题的请关注小编,或者私信小编进行探讨,带你揭秘影视认购中的更多内幕!!!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