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郑三俊

诗意郑三俊

郑素明

晚年的郑三俊是孤独的,却是淡定和从容的,其隐居初期极富革命者精神,正如鲁迅的题《彷徨》“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出生于1574年2月的郑三俊,24岁就通过科举考试进士入仕,是怀着“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和抱负效力于大明王朝的,从知县做到了吏部尚书,在刑部尚书任上被加封为太子少保,在吏部尚书任上被晋升为一品官衔,拥有“天子三问”之资,享有“天下第一清品”之誉,所有任职的地方都将他列入名宦,并进入当地名宦祠竖牌纪念(地方志均有收录记载)。1643年5月,因举荐王昌时为吏部文选郎(考核选拔文职官员的吏部文选司部门领导),以失察遭到弹劾,被罢免,随即请辞归隐家乡南原(今安徽省东至县葛公镇洪方村),直至1656年6月去世,享年83岁。

隐居家乡几个月后,明朝于1644年3月灭亡了。起初他拒绝效力于南明南京弘光朱由崧政权,弘光政权灭亡后,于1645年受南明福建隆武政权皇帝朱聿键、首辅黄道周的委托,积极响应反清复明的军事行动,与驻扎在九江的督军袁继咸商讨在家乡一带组织谋划抗清驱夷的军事力量和军事行动,随后以祭祖的名义发表讨伐平贼安民的檄文,号召天下民众积极投身于反清复明的军事行动中来,并由其弟子、复社成员吴应箕具体实施,最后以失败告终,吴应箕被清军杀害,郑三俊在其弟子洪承畴的极力说情保护下安然脱身,最后以遗民隐居在家乡南原影庵,别号遁夫,终日参禅悟道,以寿终年。

据《池州府志》记载,归隐后的郑三俊“披缁入山,自号巢云老人,筑一室名影庵,日抄录性、理、史、鉴诸书于其内,足迹不一,越户限二三亲旧访之,宛然一老僧相对也”。

江恒《太宰郑公传》记载,“殆甲申三月之变闻,哭临几绝,遂被缁入山,屏世务,不使关白,晚益简冗,绝交游,惟门人宣城沈寿民、贵池刘城、同邑江杏时或过从,相持悲愤而已,坐卧小庵,日手录性理史鉴诸书,寒暑不辍。小子桓时随侍山中,杖履对之,萧然如老衲寒僧也。晚号巢云老人,以八十四岁薨於所居之影庵。影庵者,诛茅数椽耳,人比之袁闳土室云。”由此可知,晚年的郑三俊只与沈寿民、刘城、江杏等人时有相互往来。

现将其与刘城之间的一组唱和诗进行点校,以期解读郑三俊孤独而又丰富的内心精神世界,从诗中可以体味出他那充满着驱除鞑虏、反清复明的悲壮理想,而表面却是从容和淡定的达观态度,这是在极其险恶的时局坏境下,隐晦地表达了其奉献理想的诗意情怀。

寿刘伯宗①(时家峡里)

郑三俊②

一自浮家烟水深③,凤麟踪迹未应沈④。

文泉时映青藜火⑤,书结长留太古心⑥。

绕砌阶庭横宝树⑦,移情风雨静瑶琴⑧。

峡中拟是神仙窟⑨,退谷还同迂叟临⑩。

【注释】

①刘城(1598—1650),字伯宗,晚字存宗,号峄桐,贵池人。复社五秀才之一。与吴应箕合称“贵池二妙”。光绪《贵池县志》卷29《人物志·隐逸》载:“刘城,字伯宗,改字存宗,善诗、古文辞,与吴应箕齐名,而折节温恭,人比之春风好玉。尝脱赀赠黄詹事道周、成御史勇、陈刺史弘绪于诏狱,欲出死力论救之。崇祯九年,安池道史可法、江西右布使张秉文应诏保举,先后以堪任民牧荐,城举应箕自代,不许。”同书卷41《艺文志》载,刘城著有《峄桐集》10卷、《峡川集》10卷、《九华山游记》1卷等。有廷銮、廷鏊、廷鋈、廷廞四子。

②郑三俊(1574—1656),字伯良、用章,号元岳、玄岳,又号影庵、巢云,晚年别号遁夫,直隶池州建德(今安徽东至)人。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授直隶元氏知县,累任直隶真定知县,南京礼部祠祭清吏司主事,归德知府,福建按察司副使提督学政,浙江布政司参政提督粮道,光禄寺少卿,太常寺少卿,都察院左佥都御史,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户部添设右侍郎,南京户部尚书,南京吏部尚书,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弘光元年已酉(隆武元年,即1645年)吏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召,晋文渊阁。未至。

③一自:自从。

浮家:原指以船为家,飘浮不定。借喻古代隐士的江湖隐逸之趣,后又用喻游山玩水。

烟水:雾霭迷蒙的水面。

④凤麟: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

未应:不应当。

沈(chén):意同“沉”,沉没。

⑤文泉:写文章的思路,形容行文思路像泉水奔涌那样迅速、丰富。

青藜:指夜读照明的灯烛。

⑥书结:书法的结构。

太古心:比如书法气象有若太古之人,自然淳野之质。

⑦宝树:佛教语。 指七宝之树,即极乐世界中以七宝合成的树木。《法华经·寿量品》:“宝树多花菓,众生所游乐。”或者泛指珍奇的树木。

⑧移情:改变人的情操。

瑶琴:用玉装饰的琴。琴有六忌,七不弹。六忌是指:一忌大寒,二忌大暑,三忌大风,四忌大雨,五忌迅雷,六忌大雪。七不弹是指:闻丧者不弹,奏乐不弹,事冗不弹,不净身不弹,衣冠不整不弹,不焚香不弹,不遇知音者不弹。从瑶琴的“六忌七不弹”来看,无论是焚香、净身还是整衣冠,无非是使人通过做这些事保持一个谦恭的心态和纯净的思想,不为世俗外物所干扰,而人进入这样的思虑空明状态,才可以和瑶琴背后更高境界的生命融而为一。

⑨峡中:指刘城的家乡,安徽省池州贵池区峡里。

神仙窟:用以比喻隐居处或逍遥自在的住所。

⑩退谷:指退老、归隐之处。

迂叟:迂阔的老人;远离世事的老人。这里指郑三俊,从建德南原来到贵池峡里刘城家中,给其祝寿。而刘城生于1598年,卒于1650年,终年53岁。

【解读】

这首诗应该作于1647年,时值刘城50岁寿辰,诗中讲述了刘城生于显赫的士族家庭和书香门第,其本人才华横溢,且淡泊名利,潜心著书立学。明朝灭亡后,与复社成员互相唱和诗文,安于在家乡过着逍遥自在的隐士生活,对反清复明的态度比较消极悲观。郑三俊希望刘城借助家族的地位和影响,为抗清驱夷贡献自己的力量。

奉酬兰水郑公①

刘城

(一)

正奉当年赐杖游②,桑田三变狎轻鸥③。

蓝舆不用门人举④,黄石何劳力士收⑤。

偶放渔津知魏晋⑥,尚存史藏历商周⑦。

肯怜半百无衣客⑧,许与加餐共白头⑨。

【注释】

①奉酬:以言语、文字酬和作答。兰水:古时称安徽省东至县为兰溪,故有兰水之称。郑公:这里指郑三俊。

②正奉:表明郑三俊奉明朝为正朔,从心里不认同清朝。赐杖:古代帝王对有功年老的大臣赐予手杖,以为荣宠。这里表示郑三俊怀念先帝崇祯的恩惠,以示效忠之心。

③桑田三变:沧海三变桑田之意,表示世事多变,政权更迭,明朝已经灭亡,满朝朝廷当权。狎:戏弄。常用以形容人物言行举止。鸥:鸟类的一科,羽毛多为白色,嘴扁平,前趾有蹼,翼长而尖。生活在湖海上,捕食鱼、螺等 :海~。~盟(与鸥鸟为友,借指退隐)。

④蓝舆:竹轿。门人:弟子,门生。

⑤黄石:黄石公(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195年),秦汉时道家代表人物,思想家,军事家,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后被道教纳入神谱。《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海下邳。其时张良因谋刺秦始皇不果,亡匿下邳。于下邳桥上遇到黄石公。黄石公三试张良后,授与《太公兵法》,临别时有言:"十三年后,在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公即我矣。"张良后来以黄石公所授兵书助汉高祖刘邦夺得天下,并于十三年后,在济北谷城下找到了黄石,取而葆祠之。后世流传有黄石公《素书》和《黄石公三略》。何劳:何须烦劳,用不着。力士:张良。

⑥渔津:指过着桃花源式隐居生活。

⑦这两句的意思是郑三俊虽然隐居家乡,但没有忘记关心时局和政局。

⑧半百无衣客:自谦之辞,指50岁的刘城。

⑨许与:谓结交引为知己。加餐:慰劝之辞。谓多进饮食,保重身体。共白头:表示其与老师郑三俊之间志同道合,情感真挚。

【解读】

这首和诗描写了当时社会境况,政权更迭,世事变迁,曾经权倾朝野的郑三俊成了先朝的遗民,纵有报国之志,也无法得以实现,任凭命运弄人。即便如此,郑三俊仍然怀念先朝先帝的恩惠,奉明朝为正统,并且身体力行,拥有“黄石公”那样非凡的韬略,而且还能礼贤下士,与复社成员等社会有志之士往来密切,讨论分析时局和政局。另外,郑三俊虽然隐居家乡,却时刻关注时局和政局的变化,并暗藏抗清驱夷的雄心壮志,只待机会反清复明,东山再起。

(二)

朗吟但把薜萝扪①,著膝新添稚子飧②。

海上鹤书征不起③,山中虎旅愤可存④。

棋声未肯轻残局⑤,笔势方当带漏痕⑥。

我已几年无蒯铗⑦,慵将短发问中原⑧。

【注释】

①朗吟:高声吟诵。薜萝:1、借以指隐者或高士的衣服;2、借指隐者或高士的住所。扪:按,摸。

这句诗描写了郑三俊归隐初期与复社成员交游的生活状态。

②著膝:坐在膝盖上。稚子:幼子;小孩。这里指郑三俊的小儿子郑思昶,生于1645年7月,此时大约2~3岁。飧(sūn):指晚饭,亦泛指熟食,饭食。

这句诗描写了郑三俊的家庭生活状态,72岁得子,说明其家庭和谐幸福,心情是无比高兴的。

③海上:指海边,泛指沿海地区,这里指浙江的南明鲁王朱以海、福建的唐王朱聿键、台湾的郑成功等南明势力。这里特指福建的唐王朱聿键。鹤书:古时用于招贤纳士的诏书。亦借指征聘的诏书。

这句诗指出郑三俊没有仕职于南明政权。

④指民间反清复明的军事力量。

⑤郑三俊对反清复明的军事行动抱有希望,并积极响应福建隆武帝的要求,与江左督军袁继咸商讨对策,在家乡一带组织军事力量,组织和谋划抗清驱夷的军事行动。

⑥漏痕:书法术语。比喻用笔如破屋壁间之雨水漏痕,其形凝重自然,故名。

借用书法体隐晦地表明郑三俊与抗清驱夷的军事力量藕断丝连,保持联系。

⑦蒯铗:握着剑把。

表明刘城对反清复明消极的态度。

⑧慵:懒得。

更加鲜明地表示刘城不愿意参加反清复明的军事行动。

【解读】

这首和诗描写了郑三俊归隐初期的社会交往和家庭生活状况,出于对南明政权内斗的失望,面对征召,隐居不出。但却积极响应抗清驱夷的号召,利用自己身份和地位的影响,与反清复明的军事力量保持联系。有效仿郑氏祖先“三公”平乱安民的壮志,在家乡一带组织抗清驱夷的军事力量,伺机组织和谋划抗清驱夷的军事行动,而刘城的态度却是消极和悲观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