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如何应对中国崛起

法意导言

近年来,中国崛起和美国衰落的论调甚嚣尘上。不少学者运用“修昔底德陷阱”理论,指出中国的崛起必然引发中美两个大国的战争。卡耐基国际和平研究员杰出学者包道格(Douglas H. Paal)提出,关于中国不可阻挡的崛起和美国衰落的普遍看法需要根据现实进行调整。美国不需要从亚太地区撤退,它可以继续保护和推进其在那里的利益。但中国日益增长的利益和影响力也需要得到照顾。美国必须养成谈判和合作的习惯,而不是口述或对抗。本文于2019年1月31日发表于《卡耐基国际和平基金会》。

一、美国应对中国崛起的战略反思

当前,国际上对中国未来行为的看法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阵营。一方认为中国是一个修正主义崛起的大国,决心挑战现状和美国的主导地位。另一个阵营认为,中国是一个克制的崛起大国,尽管对当前秩序的某些方面感到不满,但它仍寻求在当前国际体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为应对中国未来可能的行为,美国未来政策选择有如下愿景:

第一,遏制中国。美国应当制定遏制战略以应对中国的反进入和地区封锁措施,确保美军在亚太地区的生存;重新审查出口管制规定,并采取其他措施保护涉及国家安全的技术;实施有效的网络政策,保护军事机密和知识产权;扩大美国在亚太地区的贸易网络等。

第二,逐步建立新的权力平衡体系。美国和中国或多或少是平等的,双方相互克制,实现合作的最大化。这两个国家都不会主导亚太地区,任何相互对立的企图都可能导致战争。例如,波森认为,鉴于美国对中国和印度的战略优势不断减弱,美国需要采取克制战略,为有限的政治和军事目的服务。

第三,深度融合中国。美国仍有战略优势主张中国进一步融入现有国际体系。奈认为,华盛顿应该继续寻求将中国进一步纳入全球秩序,但也应向盟国保证,如果中国变得自信,它将威慑北京。克里斯滕森强调,美国应该寻求采取能够塑造中国选择方向的政策,并将民族主义的野心引导到合作而不是胁迫上。

第四,建立新的世界秩序。解决美中关系中潜在陷阱的另一种方法是基辛格提议建立一个太平洋共同体。除了双边对话和多边论坛之外,这一愿景还需要两国努力建立一个以牢固的双边关系为基础的社区,一个能够和平参与和管理对抗的社区。除了双边对话和多边论坛之外,这一愿景还需要两国努力建立一个以牢固的双边关系为基础的社区,一个能够和平参与和管理对抗的社区。

二、当前美国困境与自我利益的重新定位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国影响力日益壮大。世界正在进入一个不确定的时代,大国竞争与地缘权力平衡显得尤为重要。美国方面的过度扩张已让俄罗斯与中国积怨在心,同时内政的压力使得其在其他地区并不能得到尊重,甚至美国总统在贬低自己的盟友。长久以来,“美国治下的和平”让美国亚太地区的伙伴习惯在美国的决策下扮演自己的角色。但是中国带来的机遇也激发了他们的渴望,不断增强自身实力与影响力。

中国崛起带来的挑战需要美国有建设性地考虑如何自我确信美国利益的主张,这种心态的树立必须与对中国利益的理解相结合,在某些情况下中国的利益可能与美国的利益相重叠。但是现实中两国的利益往往不重叠,有时候甚至直接和美国立场相冲突。我们的目标是寻找一种将利益网络转换为双方满意结果的方法,或者避免出现灾难性结果。

三、美国应对中国欧亚路线图的具体方法

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正在寻求满足其邻国对加强交通、能源和水基础设施的许多需求。中美之间在亚太的竞争被有些人称之为“新冷战”,一方面美国需要在亚太部署自己的资源,另一方面中国需要保持继续发展的势头。

对此,美国应注意:第一,避免就“一带一路”建设风险对参与国进行说教,而是让参与国自发抵制;

第二,更多让私营部门而非政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第三,不夸大也不忽视中国从“一带一路”倡议中可能获得的地缘政治影响力,应看到中国邻国的抱团反对其施加的压力;

第四,帮助中国及其合作伙伴纠正他们所犯的错误符合美国的长期利益,因为这些项目可能有助于实现北京和华盛顿的共同目标,比如稳定的社会、就业机会和美国产品市场的增长潜力;

第五,不应以非此即彼的方式劝诱周边国家,而应作为向相关经济体提供长期利益的一种补充方式。美国应继续加强在日本、韩国、菲律宾(南海)、东南亚国家、台湾、俄罗斯、印度的存在以制衡中国。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