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枢纽经济”新时代

12月1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北沿江高铁、南通新机场、通州湾海港等一批足以重塑区域交通格局的战略性工程被纳入其中,交通建设的重大突破为南通插上腾飞的翅膀,南通不再“难通”。(12月9日《南通日报》)

眼下随着《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长三角再次受到全社会广泛关注,而在这个《规划纲要》中,南通北沿江高铁、南通新机场、通州湾海港等一批足以重塑区域交通格局的战略性工程被纳入其中,交通建设的重大突破为南通插上腾飞的翅膀。

“通”是我们南通传承千年的梦想,自公元958年于江海交汇处筑城并命名通州开始,取意即为通往吴越之路。100年前,张謇先生在发展实业时倡导说:“道路交通者,文明之母也,财富之脉也”。这几年,南通加速崛起,但是受交通条件限制,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还不能达到与世界的快速连通,从一座苏通大桥节假日的“堵”就可窥见全貌。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让整个南通为之欣喜。很多专家、学者看好南通发展,专家们认为:“《规划纲要》把南通谋划多年的蓝图上升为国家战略,对南通发展必将产生格局性影响,这是南通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随着机场、高铁、港口建设的稳步推进,南通将成为国家交通建设的热点城市和重要的枢纽地带,南通站上新风口,将进入“枢纽经济”新时代。

南通将成为重要的枢纽地带,发展“枢纽经济”身逢其时,这是时代给出的一张千载难逢的试卷,这也是当代南通人必须答好的时代答卷。我们南通人要以全局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拥抱 “枢纽经济”新时代的到来。

关于“枢纽经济”,百度给到这样一段解读:“枢纽经济”以发达的交通为基础,具有强烈的集聚功能,枢纽经济模式下,资金、人才、技术和信息等五大要素流将在本地区集散,促进经济产业快速发展壮大,必将为地区现代产业体系重构和创新注入新内涵。一些内陆省市先行以枢纽经济为抓手,塑造城市经济发展新模式,为南通大力推进枢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思路和借鉴。比如说,内陆城市成都,依托独特区位条件、交通枢纽,创新发展内陆枢纽经济,主动融入全球城市网络,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增强了参与全球产能协作竞争力,成都正成为内陆枢纽经济崛起代表。

发展“枢纽经济”,其势已成,其时已至。站上新风口的南通应顺势而上,抓紧用好这个国家战略机遇,在推动重大交通项目从规划蓝图变成现实图景的日子里,着力落实新发展理念,分析南通产业体系的优劣势,认真谋篇布局产业发展,放眼长三角,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高度,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利用靠江靠海靠上海的优势,以枢纽聚产业,培育港口经济、高铁经济、空港经济等。同时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要时不我待加快城市服务功能配套,提前谋划,完善城市功能定位,抓住未来“枢纽经济”带来的人才要素在本地聚集的趋势,做好相关配套,提升城市服务能级。

时代赋予南通发展新的机遇,南通责无旁贷,新时代、新使命,新任务、新方向,积极打造“枢纽经济”新格局,加快提升南通在长三角城市群的竞争力,围绕“一体化”“高质量”,南通就能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