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定调 2020

三季度经济增速降至 6%,引发是否保 6 及如何保 6 的热烈讨论。关键时刻,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12 月 10-12 日举行,定调 2020 。

0 1

首提“四大重要认识”

会议指出,在工作中,我们形成一些重要认识:

1. 必须科学稳健把握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贯穿于宏观调控全过程。

点评:目前经济仍在 L 型增长的探底过程之中,既要“淡定”面对增速下滑,也要逆周期调节防止失速。特别是今年增速呈“加速下坠”态势,深圳前三季度增速分别为 7.6%、7.2%、5.2%,值得警惕。

2. 必须从系统论出发优化经济治理方式,加强全局观念,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

点评:经济运行两难、多难增加,例如既要防止房地产泡沫失控,又要避免房价泡沫戳破引发系统性风险,必须动态把控;从“去杠杆”转向在“稳杠杆”的同时实现“结构性去杠杆”,这也是一个例证。

3. 必须善于通过改革破除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激活蛰伏的发展潜能,让各类市场主体在科技创新和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第一线奋勇拼搏。

点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如能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 336 条改革,则改革将成为中国经济最大的红利。

4. 必须强化风险意识,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点评:房地产泡沫、企业部门债务是最大的“灰犀牛”,“灰犀牛”容易辨识,但治理难度极大。

0 2

对当前形势的判断

如何看待 2019 年增速在一季度企稳后二、三季度却加速下行?会议给出以下重要判断:

• 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点评:“三期叠加”影响将长期存在:大量僵尸企业的出现与“过度刺激”相关;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后增速放缓符合国际规律;从出口、投资为主的动力向以创新、消费为主的动力切换需要忍受阵痛。

•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的特征更趋明显,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

点评:美国 2020 将面对弹劾特朗普、总统大选两件大事。WTO 机制已陷入僵局,“逆全球化”趋势短期难以改变,达里欧警告的“大萧条重演”虽是极小概率但也不能一笑了之。

▲ 51% 的民众认为特朗普应该被弹劾下台

0 3

2020 年的特殊性

会议强调:

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做好经济工作十分重要。

•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是明年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点评:“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 20 世纪 80 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 2020 年比 2000 年翻两番。

0 4

2020 政策基调

• 要坚持稳字当头,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框架,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确保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点评: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稳”是必须的。稳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在稳的同时确保“高质量发展”。

• 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点评:预计 2020 年增长目标在 5.5%-6% 的区间之内。

0 5

政策看点

1.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把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作为检验各级领导干部的一个重要尺度

2. 要树立全面、整体的观念,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重大政策出台和调整要进行综合影响评估,切实抓好政策落实,坚决杜绝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3. 要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压实各方责任。

点评:目前企业部门杠杆趋稳而居民部门杠杆已经危险,在逆周期调节的背景下,“去杠杆”将被“结构性去杠杆”替代,目标加杠杆空间最大的是政府部门,尤其是中央政府债务。

4. 要加快补齐民生短板,有效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难问题

点评:必须点赞!社会痛点!城镇化必须以人为本!

5. 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全面落实因城施策,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点评:房地产泡沫的危险性毋庸置疑,房地产对于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变化,将是2020最大看点。既要坚持“房住不炒”,又要实现“平稳健康”,关键要做到两点:一是避免信贷政策“一刀切”架空“因城施策”,二是要充分估计房地产调控的较长“滞后效应”,及时灵活转向。

6.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做好重点领域保障,支持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

点评:在经济增速放缓、土地市场趋冷、减税三大背景下,地方财政压力增大在所难免,关键是控制支出,减少不必要开支,借此机会把更大空间“让给市场”

7.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融资,更好缓解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点评:金融是经济的血脉。金融痛点是当下最大的难点!金融要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尤其是民营企业。

8. 要充分挖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

点评:消费是当前中国经济的“定海神针”,稳消费的关键是要破解教育、养老、医疗、房地产“四座大山”。

9. 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用电、用气、物流等成本,有序推进“僵尸企业”处置

点评:淘汰僵尸企业,加快市场出清,是 L 型增长能否尽快触底的关键。长痛不如短痛!!!

10.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加快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布局优化调整。要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要制定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提升国资国企改革综合成效,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点评:国企改革是经济改革的中心环节,目前万事俱备只欠速度。一打纲领不如一次行动。非公经济作为“56789”,当前最大的问题有二:第一,融资难融资贵;第二,信心不稳。稳信心,必须靠法治、靠改革干货、靠更大幅度的减税让利。

▲“民企离场论”已被中央明确否定

11. 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健全退出机制,稳步推进创业板和新三板改革

点评:注册制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改革,科创板起步值得高兴,但注册制仍需啃硬骨头:放开发行节奏、大幅度提高违法成本、真正把选择权交给市场。

12. 引导大银行服务重心下沉,推动中小银行聚焦主责主业

点评:我国的金融体系仍以“大银行”为主,而大银行过度向大企业、国企倾斜,是金融资源配置的突出问题;中小银行需改善公司治理、补充资本金,应对经济下行“水落石出”。

13. 要降低关税总水平。要主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积极参与世贸组织改革,加快多双边自贸协议谈判。

点评:由于美国阻挠新法官遴选和任命,世贸组织上诉机构已于 12 月 11 日被迫“停摆”。毋庸置疑,中美博弈已经长期化、显性化。但在弹劾特朗普、2020 大选双重压力之下,2020 年将是中美博弈“暂时缓和”的一年。但我们没有时间“松口气”,必须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以降关税、扩大行业准入等实际行动实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0 6

国运之战

夜深人静,仰望星空,思绪万千。笔者深刻感悟:

1. 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最大的大势;

2. L 型增长是对中国经济增速的重要科学论断;

3.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4. 改革是中国经济最大的红利;

5.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经济的定海神针;

6. 以不变应万变,“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是应对修昔底德陷阱的最佳策略;

7. 减速不可怕,能否提高质量才是问题的本质,长痛不如短痛!

8. 凡事皆有度,度的把握是一种艺术,这是理解宏观政策的关键;

9. 政治与经济密不可分。经济是最大的政治,政治是影响经的最大变量;

10. 人是一切问题的根本、是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必须充分调动企业家、官员、民众的微观积极性。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