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冬季养生解读

【冬天人的气血在骨髓中】 冬季主闭藏,人身的气血收藏在内,聚集于骨髓,并内通于五脏。所以邪气也往往随着四时气血的变 化而侵入人体相应的部位,若待其发生了变化,那就难以预测了;但必须顺应四时经气的变化及早进行调治,驱除侵入的邪气,那么气血就不致变化逆乱了。

冬天的养生总则:

"立冬天渐冷,要防寒伤肾"。

冬天:在五行为水,在五味为咸,在五色为黑,在五化为藏,在五气为寒,在五方

为北,在五季为冬,在五脏为肾,在六腑为膀胱,在五官为耳,在形体为骨,在情志为恐。

《黄帝内经》说: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

"闭藏"就是封闭,收藏和储藏的意思。也就是冬天的三个月,是万物生机闭藏的季节。在这一季节里,水面结冰,大地冻裂,所以人不要扰动阳气,要早睡晚起,一定需等到日光出现再起床;使情志就像军队埋伏、就像鱼鸟深藏、

就像人有隐私、就像心有所获等等一样(自己美滋滋地享受);还要远离严寒之地,靠近温暖之所,不要让肤腠开启出汗而使阳气大量丧失。这乃是顺应冬气、养护人体闭藏机能的法则。违背这一法则,就会伤害肾气,到了春天还会导致四肢痿弱逆冷的病症。究其原因,是由于身体的闭藏机能在冬天未能得到应有的养护、以致供给春天时焕发生机的能量少而不足的缘故。

冬天是四季养生的重中之重,原因有三:

其一,因为冬天天气寒冷,易引发或加重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病。

其二,若冬天养生不好,来年易生病,所谓"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其三,冬天"养藏",藏精不好会影响来年的精力,所以冬天必须特别关注养生。

冬天是提高人体正气(免疫力)的重要时期:

人抵抗疾病全在于正气,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正气就是人体的卫御之气。正气与人体的肾、脾、肺有密切关系。其中,肾为元气之根,脾为正气之源,肺为卫气之本。养生最重要的就是"脾胃"和"肾脏"。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就是吃进饮食到胃里头以后起到腐熟作用。有胃气者生,无胃气者死。中医认为,脾是后天之本,肾是先天之本。生命就像一棵树,脾就像土壤,好的土壤能帮助树来吸收营养。

而肾则是树的根,根扎得深,分布得广,树才能长得壮实。

正虚的主要原因是肾虚,肾为元气之根,阳气之本,肾气虚就会导致元气不足,从而形成正虚,造成免疫力下降。人体的免疫细胞主要来自肾,免疫细胞产生于骨髓,而骨髓由肾所生,所以肾虚的人免疫力就会下降,因而导致抵抗力减弱。所以肾虚的人要提高免疫力就要补肾,肾主骨生髓通脑。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