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儿童剧的尴尬

武杰

2018年,中国儿童剧演出16493场,票房收入5.72亿元。654万人次的观看人数也已经超过了话剧的553万人次。儿童剧演出已经悄然成为第一大戏剧市场。按照近几年的趋势,今后会有更多的儿童剧演出。当然,也会有更多的孩子走进剧场。

上述数据多少让人有些惊讶,人们记忆中幼稚甚至有些粗糙的哄小孩子高兴的演出居然已经如此强势。

走进剧场前,父母们总是有这样那样的担心,“我的孩子能看懂吗?”“这么长时间的演出,孩子能坐得住吗?”当真正去看一些儿童剧演出的时候,父母们“哈欠连连”,深感无聊,而许多孩子也确实出现了看不下去的情况,尴尬的父母只好带着吵闹的孩子离场,于是留下了“我的孩子确实不适合看剧”的结论,不再走进剧场。

其实,尴尬的是儿童剧。目前,国内的原创儿童剧,无论在艺术理念还是质量上,都很难满足日益壮大的观众市场,最致命的缺陷是追求、实现教育功能时所传递的“低智”内涵与“低质”形式。

社会对儿童剧的庞大需求虽然催生了儿童剧演出市场的扩展,除了国家类的儿童剧专业团队,民营儿童剧团也层出不穷,但它们缺乏足够的资金去创作并编排一部新的儿童剧,加上舞台剧表现手法较为过时、形式单一,都影响了孩子和家长的体验感,家长可能会送孩子去看剧,但自己却不会看,从而造成观众的逐渐流失,导致恶性循环。

一位长期做儿童剧演出的导演就曾抱怨过,一些儿童剧的制作并没有把儿童放在首位。一方面是太过幼稚,刻意地追求感官刺激,缺乏艺术美感和实质内容;另一方面,则是冷漠地以成人的视角、教育者的态度,试图通过儿童剧生硬的传达创作者都不相信的道理和理念。

于是我们常常看到,夸张华丽的戏服,绚丽卡通的舞台背景,演员做着夸张的表情,说着既定的台词,除了一些舞蹈、互动,并没有看到儿童被当作具有思维和审美能力的观众。

为成人创作的话剧,观众被当作旗鼓相当的对手,创作者需要不断尝试新的表现形式、舞台设置、故事脚本,以达到吸引观众、感染观众的目的。然而儿童剧并没有同样的待遇,儿童被当作哄乐的对象,只要能将孩子逗乐,或者让家长看到孩子被输出了某种道理,就达到了目的。

但这并不是儿童剧的意义,艺术存在的价值是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去感染儿童,而不是教育儿童。其实,任何让儿童理解,进而产生感染效果的儿童剧都是有教育意义的,但是这个不是我们通常理解上的教导功能,因为这样的教育是没有目的性的,而是透过戏剧的艺术感染,让儿童获得心灵上的滋养。

几年以前,一部从俄罗斯引进的儿童剧《魔法师的白手套》便是这样一部有意思的儿童剧。9位演员带上会发光的白手套,全暗的舞台、18只手臂,就是演出的全部道具,演员们在各式各样的音乐中用手变换出各种不同的图案、造型、文字,甚至还演绎出了欢快、悲伤、雀跃的情绪,充满了童趣和想象力。小孩子看得津津有味,用各自无限的想象力为这些“白手套”写下注脚,连家长都被吸引着,期待着这些魔术师还能带来怎样的惊喜。

没有对白,没有说个道理的初衷,甚至没有讲个完整故事的想法,但是却深深吸引着现场的大小观众们,没有哭闹,也鲜有提前离场的情况。之后几年,《魔法师的白手套》的演出走入中国的很多城市,依然一票难求。

与之相比,国内的儿童剧多少有些审美停滞的遗憾,原创日益萎缩。这也是近几年引进儿童剧风头正劲的原因,除此之外,儿童剧题材也已经扩展到影视动漫IP,迪士尼传统卡通形象的《冰上迪士尼》,人气动画改编的《汪汪队立大功》以及流行卡通形象衍生的《小猪佩奇之佩奇欢乐派对》都倍受欢迎。

全面二胎政策放开背景下,儿童剧市场一定会更加繁荣。当然,年轻一代的父母大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对艺术审美也有着较高水平,因此,对儿童剧的质量要求也越来也高。

一部优质的儿童剧,应该潜移默化地提升孩子们的艺术审美力、想象力和表达力。家长们自然也不应该在观后逼问孩子:“你学到了什么?”

责编:马蓉蓉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