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新增7000多家企业 垃圾分类成创业“风口”

11月,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标准,我国2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已启动垃圾分类。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经营范围中含“垃圾处理”的在业、存续、迁出状态企业超2.7万家。2019年至今,新增垃圾处理企业已超过7300家。

一边是因垃圾分类而“压力山大”的普通市民,一边是尚处蓝海的垃圾分类市场。各种“垃圾分类”项目也应运而生,代扔垃圾服务、垃圾分类VR游戏、互联网++回收平台、分类垃圾桶等纷纷涌现。目前,资本在垃圾分类行业有哪些的动作?哪些细分领域更具有发展前景呢?

垃圾分类成“风口”

平均每天新开23家公司

“小龙虾是什么垃圾?”、“胶水是湿的为什么是干垃圾?”、“外卖应该怎么扔?”······随着垃圾分类政策在各地陆续实施,也推动这一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目前,全国46个垃圾分类重点城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53.9%,其中上海、厦门、宁波、广州等14个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超过70%。至2020年底,全国46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全国29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也开始全面部署生活垃圾分类。

在这一背景下,有网友甚至笑称“垃圾分类逼我创业”,并且脑洞大开,脑补了智能楼道运输系统、拍照识别分类APP等众多有关垃圾分类的创业想法。

实际上,已经采取行动的创业者不在少数。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2018年新增垃圾处理企业分别为3889家和5378家,而截至11月18日,2019年新增该类企业已超过7300家,占总量的26.49%,平均每天就有约23家新企业出现。

其中,注册资本在1000万以上的垃圾处理企业数最多,为1万余家,占总量比超过40%。从行业分布来看,垃圾处理企业多集中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及“水利、环境和公告设施管理业”。此外,垃圾处理企业的所持有专利数已超3.8万件。

记者了解到,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不少垃圾分类相关的上市企业。在当前该行业热度的推动之下,绿色动力2019年前三季度营收为12.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28%,净利润3.23亿元。而中国天楹2019第三季度营收达50.2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近9倍。随着相关政策在全国进一步落地,预计这一行业还将迎来更多的入局者。

千亿级市场前景

各细分市场涌现众多机遇

在上海正式实施垃圾分类之前,资本市场曾经引发了一波追捧垃圾概念股的热潮,却让相关公司有些措不及防,不得不公告“辟谣”。6月24日,龙马环卫曾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价格近期波动较大,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公司垃圾分类涉及的环卫装备收入和环卫服务收入占比较小。绿色动力也公告称,股票价格近期涨幅较大,公司未直接从事前端生活垃圾分类相关业务。尽管闹出了乌龙,却显示出资本市场对垃圾分类行业的看好。

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围绕垃圾分类的各环节,已经诞生了不少创业项目。目前在淘宝等电商平台上已经出现了代扔垃圾、上门回收等服务;而针对分类识别,支付宝平台推出了垃圾分类小程序,以及你是什么垃圾、垃圾分类大全、垃圾分类识别等APP;在回收利用方面,有爱回收、回收宝、废品回收联盟等APP;在垃圾分类推广方面,市场上出现了垃圾分类VR游戏、垃圾分类益智玩具等。

尤其是“互联网+垃圾分类”模式,更是受到了不少投资机构的青睐。例如,“爱回收”于2019年获得了5亿美元的战略融资,投资方包括天图资本、京东集团等;“闲豆回收”于2018年宣布完成亿元级C轮融资,由中美绿色基金领投、芸怡资本等跟投。

根据艾媒咨询预测,垃圾分类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发展,产业链规模可能达2000亿元。此外,还有业内人士预计,未来一年垃圾分类市场将释放出200亿元到300亿元产能,10年内产业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到3000亿元。

对于垃圾分类市场,光大证券研报指出,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有望入法,将进一步推动垃圾分类制度完善。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的建立将理顺垃圾分类制度的商业模式,此次的超预期推进将促进各地垃圾分类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从而加快垃圾分类市场的建立和各细分行业市场空间的释放。

而在垃圾分类产业链方面,环卫设备、垃圾焚烧细化、餐厨及厨余处理市场以及再生资源回收等各个环节也存在不少创业机会。国泰君安发布的报告显示,垃圾分类将带动我国生活垃圾后端处置产业链的重构,生活垃圾产业链大部分环节都将受益,而餐厨垃圾处理设施放量是行业启动初期最为值得关注的机会。

该报告进一步分析,严格分类后,可回收垃圾将进入循环再生环节,不再进入后端填埋/焚烧处置环节。此外,垃圾分类全面推行后,垃圾焚烧需求将收缩,湿垃圾单独处置市场将显著爆发,湿垃圾的生化处置投资将扩张。

延伸

垃圾分类创业有哪些地方值得注意?

目前,垃圾分类成为热门关注行业,但也有一批创业者不小心踩雷,出现了破产重整、倒闭等现象。例如,朗盾科技在杭州推出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处理体系,在一些试点小区放置了分类垃圾桶,回收物产生价值较低,无法负担运营费用,最终企业经营资格被剥夺。那么,在风口到来之际,创业者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重庆赛伯乐盈科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蔡伟告诉记者,“互联网+回收”的项目,大多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即没有掌握回收工艺,只是作为垃圾回收的代收点,导致无法从回收中找到更好盈利点,回收客单价低,人工成本高,很难实现盈利。

目前大部分平台太专注线上线下回收,在后端处置利用能力不足。蔡伟建议,互联网回收平台可以建立传统的线上线下回收模式,完善后端处置链条,打造回收、物流、分选和利用,完成产业闭环,扩展盈利空间。

“对于传统的资源回收行业,配套服务是机会。”硅谷最著名的孵化加速器Plug and Play重庆分公司总经理陶珊珊认为,针对传统资源回收行业中物流、仓储、管理人员标准不统一的情况,创业者可以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例如帮线下资源回收门市运输,帮他们搬运、整理、分类。以此提升行业效率,提高再生资源拆分精准度,增加价值。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