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佛教的发展和沿袭,看文化的力量如何对艺术产生深远的影响

今年与友人说走就走的旅行去了山西大同。选择此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想去云冈石窟看看。除了云冈石窟之外对大同不甚了解,加之此行非常仓促没有做什么攻略。然而实地感受后,收获了不少惊喜。在大同古城的大街小巷,处处可见现存的古建筑、古墓葬、古遗址、古寺庙等等,不同时期、不同特色的宗教、文化、艺术与人文在这里碰撞、融合,迸发出别样的风情与活力。

恰巧最近在读《中国艺术与文化》,其中有一章“佛教时代”,以南北朝为开端,讲述佛教文化在这一时期的文化中主导地位,同时佛教在中国的扩大和兴盛。其中自然会讲到在中国佛教文化和石刻艺术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云冈石窟。于是,我的旅行经历和体验与书中的介绍产生了奇妙的链接,让我对佛教文化和艺术的感受更加深刻,体验的维度也更为丰富。这大概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意义。

《中国艺术与文化》是一部西方学者写的关于中国文化和艺术史的著作,它既反映当前的学术研究,又通俗易懂。作者杜朴是中国艺术领域的权威学者。另一位作者文以诚是著名的中国画研究专家,也是晚期中国(宋代至今)艺术领域备受尊崇的学者。

通过“佛教时代”这一章不难看出,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和沿袭中,文化力量对其艺术审美的演变有着深远影响。

据史料记载,佛教传入中国是在汉明帝时期,“汉明感梦,初传其道”的说法最为有名。佛教在魏晋时期得以广泛流传,一方面是由于它为了在中国立足生根,表现出强烈的调适性,对义理、传播方式等做了改造。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其自身理论建构适应了当时的社会需要。魏晋时期时局动乱不已,使人们普遍感到“人命若朝霜,人生若尘露”。人们需要一个出口来排解这些情绪,而逐渐融入中国文化的佛教,无疑具有这样的力量。

随之应运而生的就是云冈石窟的建造。云冈石窟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次大规模兴造的皇家石窟寺。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文化影响下的世俗化及民族化的演进过程。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会贯通。

中国文化对其艺术审美和风格的影响,从佛像的服饰的演化中可以得到印证。服饰兆示了很多事情:对举止规范的关注、范本、皇室与寺院的联系、长江流域南方中心流行的艺术风格等等。

以云冈石窟的外交官——石窟中最著名的一尊佛像为例,这尊佛像面部丰满,两肩宽厚,两眼目光深邃俯视尘世,嘴角含着一丝高深莫测的微笑。大佛着褒衣博带,通肩袈裟,呈结跏趺坐状。此佛已完全脱去了犍陀罗时期的希腊式服装,他褒衣博带,俨然是两汉以后士大夫的礼服。这当然不是因为佛要追求时髦打扮,而是制作人的文化、宗教意识和审美观点在艺术上的反映。

当然,这种服饰上的变化同样与统治阶层的意识形态和治国策略有关。公元398年,鲜卑族拓跋部的首领拓跋珪建都平城(今大同市),次年称帝。为了巩固统治,北魏孝文帝将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并下诏禁止穿胡服说胡语,把鲜卑姓改成汉姓。北魏孝文帝的这些汉化措施,从这一时代塑造的佛菩萨身上所穿的短衫长裙服装上也得到了反映。为了利用佛教来保护北魏国运长久,北魏的许多皇帝都全力弘兴佛教,广造寺塔。

在这个南北割裂的时代,政权和佛教在文化力量的影响下更加适应了中原民族的特色并融入其中,文化深深地扎根在人们的生活中,深刻的反映生活、揭示生活、美化生活、激励生活。

杜牧的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也印证了这一时期寺庙的繁盛和宗教的发展。在大同古城的大街小巷遍布着很多寺庙,其中有一座始建于辽代的华严寺令人印象深刻。

在华严寺的薄伽教藏殿内,静静地伫立着一尊合掌露齿胁侍菩萨,被誉为“东方维纳斯”。这尊菩萨造像可以说是久负盛名。1964年郭沫若先生参观后为之题词:“下华严寺薄伽法藏塑像乃926年前故物,比例合乎自然表情特别生动,余以为较太原晋祠圣母殿塑像为佳,诚为不可多得之艺术作品宜尽力加以保护。”

寺庙中的菩萨塑像大多威严端立,这尊菩萨的不同之处在于,她弯腰微笑,形态活泼。她既没有佛门森严的表情,也没有传自印度的高鼻卷发,相貌接近中国民间少女那种自然流畅的美。着过膝长裙,双手合十,体态丰盈。更让人感到惊奇的是,这尊塑像并没有像传统佛教塑像或直立或打坐,其重心落在左脚上,身体向右扭转,腰部曲线优美,更显婀娜。合掌露齿微笑的神态表示着对佛法的领悟,成为华严寺的辽塑珍品。

这种有别于传统宗教意识形态的存在,似乎也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在大同,不同的文化、宗教信仰、民族、意识形态及艺术审美的兼容并蓄,这是在开放而包容的文化力量和氛围下产生的艺术珍品。

通史的理想是“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中国艺术与文化》以西方的眼光和国际的立场对中国文化和艺术进行了一次通盘的陈述。我们可以借此反观自我的文化,也可以重新思考东西方文化观念的差异造成的理解上的不同。

在云冈石窟,当我看到很多雕像由于风化严重几乎已无法辨认时,我曾询问讲解员:“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防止自然风化呢?”讲解员的回答是,由于地质和环境条件以及雕像原材料的特性,目前基本上没有太好的保护方法。听完回答,我与好友沉默片刻,几乎同时说起,时间合适的时候,带着爸妈再一起来看看。这个应该就是文化的力量和传承的意义。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