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记丨Art鹅精彩亮相

★Art鹅精彩亮相

国家大剧院发布线上IP形象

12日,国家大剧院Art鹅揭开神秘面纱,精彩亮相。

这只卡通白天鹅是国家大剧院全新打造的线上IP形象。据介绍,这只由大剧院观众通过网上投票选出的天鹅,既有天鹅典雅高贵的气质,又有亲切讨喜的性格设定。这同国家大剧院一直以来力求让高雅艺术普惠大众的理念完美契合。该IP形象的推出,是国家大剧院艺术与新媒体结合的传播创新点,更是剧院品牌线上IP创新的又一举措。

发布会现场,国家大剧院副院长赵佳琛为Art鹅颁发了员工证。未来,她将作为国家大剧院新媒体线上形象的代表,实现与观众的“多场景、强互动”,进一步拉近剧院与观众的距离,并将作为国家大剧院文创、餐饮的重要元素,探索艺术机构IP在商业赋能上的全新领域与无限可能。

★最大规模《红楼梦》文化展亮相国博★

通过一场展览,让观众充分体验古典文学名著的精髓,国家博物馆开辟了新途径。

“只立千古——《红楼梦》文化展”12月17日在国博开展,展出各类文物、文献、艺术品近600件套。展览分六部分,讲述《红楼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以及为中国文化带来的影响。这是历来国内规模最大的一次《红楼梦》文化展。

此次展览将展现曹雪芹的家世和身世,以文物体现《红楼梦》的表现题材、艺术形象、丰富记述,展品中有清代《红楼梦》神游太虚图册、清代《大观园图》等。通过一些清代文物,如盘绣花卉香囊、嵌珠石点翠银钗等,观众可以想象《红楼梦》创作时代的生活图景。展览还为观众展现各种《红楼梦》版本、续本及译本,其中许多版本首次公开露面。

★摄影机爱山城

200多个剧组在渝拍摄★

眼下,重庆是影视剧组不折不扣的热门取景地。

今年以来,在渝拍摄的剧组有200多个,高峰时期,同时拍摄的更是多达十余个。重庆的独特气质吸引他们前来,而屏幕上的呈现,又让更多人了解重庆魅力,带动文旅产业发展。在这样的互动中,城市和电影相互影响,共同受益。

《少年的你》《受益人》《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火锅英雄》……近年来,一大批电影在重庆取景拍摄,带火了重庆的文旅产业。电影人为何如此青睐重庆?一是重庆先天的自然环境优势,依江靠山,独特地形的层次、起伏、纵深为电影的画面构图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是重庆的神秘感与烟火气,体现出人们的生活质感和坚韧性格。

《大方广佛华严经》

仅存的元刊木活字印本

“宁夏博物馆馆藏国家一级文物——西夏文《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七十六卷(简称‘夏文华严’),是我国目前仅存的元刊木活字印本,因而倍受学术界的关注。”近日,该馆副馆长陈永耘向参观者介绍。

陈永耘说,当时在离西夏都城兴庆府不远的灵武,知县余鼎铭正主持修城,在城墙内发掘了两大箱佛经,其中数量最大的就是西夏文《大方广佛华严经》。

20世纪30年代就有人认为“夏文华严”是“活字印本”,是松江府僧录管主八奉诏在杭州大万寿寺雕刊的“河西字(即西夏文)大藏经”的一种。这一说法被后来的学者一再证实,“夏文华严”对研究早期的木活字具有重要的价值,是研究西夏文字、西夏佛教、我国古代印刷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北朝墓葬壁画首次集中亮相

展现1500年前“壁上乾坤”★

墓葬壁画是山西博物院的特色收藏,其中的北朝墓葬壁画作品更是大放异彩。近日,“壁上乾坤——山西北朝墓葬壁画艺术展”在山西博物院开展,这是北朝墓葬壁画首次大规模集中展出,过半数展品属首次亮相。

此次展览选取娄睿墓、九原岗墓、水泉梁墓三个墓葬的壁画精品,为公众鲜活呈现1500年前北朝高超的绘画艺术和真实的社会面貌。

山西博物院院长张元成介绍说,北朝时期的山西是北魏、东魏和北齐的核心统治区域,是民族融合的熔炉和文化汇聚的舞台,在山西多地发现的北朝墓葬壁画尤为引人瞩目。

★太平公主驸马薛绍墓被发现

“绝美初遇”是真的吗?★

“太平公主偷跑出宫,逛到长安夜市。人群中,她掀开了一具昆仑奴面具,看到了薛绍。”这是《大明宫词》中太平公主与薛绍初遇的情景。不少网友将这一幕称为“绝美初遇”。真实的薛绍什么样?陕西省考古研究院17日公布最新发掘成果,出土墓志证实,该墓墓主是唐太平公主第一任驸马薛绍,下葬于神龙二年(706年)正月。

《大明宫词》中的薛绍是和史实一致吗?历史中的薛绍真的情路坎坷吗?就现有史料来看,历史中的薛绍并未经历《大明宫词》里种种感情悲剧,这些内容虽都有历史来源,但并不全发生在薛绍身上。不过,太平公主“自求驸马”却是真的。

★骨笛复活:聆听八千年前的妙音★

八千多年前,一只仙鹤死去,把尺骨留在原始部落。聪慧的华夏先民,给它钻了孔。从此,人类世界奏响乐音。“骨笛音色明亮、朴拙,带着悠远神秘的气息。每次吹起它,都感觉心灵和祖先离得特别近。”近日,33岁的骨笛演奏者贺小帅向听众隆重推出了8000年后又复活的骨笛。

贺小帅介绍,贾湖骨笛,被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河南博物院的展厅里,贾湖骨笛小巧玲珑、神采奕奕。8000多年岁月侵蚀后,笛身仍晶莹透亮、引人瞩目。贾湖骨笛刚出土时,专家们为测音,用它吹奏了一曲民歌《小白菜》,这是世人第一次听到如此古老的乐器声,其音阶结构、保存完整度都堪称奇迹,闻者无不动容。

★《悬泉汉简》出版

为研究丝路历史第一手资料★

近日,研究丝绸之路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悬泉汉简》第一卷出版,引起学界高度关注。

此次《悬泉汉简》分八辑出版,每辑收录原简约2300枚,彩色图版和红外图版同时呈现,释文紧随其后,末附简牍形制尺寸表,有助于研究者了解更为丰富的信息。

《悬泉汉简》中最早纪年为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最晚纪年为东汉安帝永初元年(公元107年),其内容涉及这218年及其前后若干年历史史实,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社会以及边地风情、日常生活等。尤以邮驿交通和中西文化交流的资料见长,是两汉丝绸之路的实时档案和原始记录。

甘肃简牍博物馆表示,这批重要的出土简牍,是西北汉简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引领西北汉简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