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已经杀了孔子后裔孔融三族,为何后世朝代还有“衍圣公”?

曹操当年敢杀孔融,是他觉得孔融不是正宗的孔子后人,所以才那么放肆。要不然借给曹老板几个胆子,他也不敢。

当时有部下质问曹操为什么杀孔家后人的时候,操说,孔融不是什么孔子后人。曹操的理由也冠冕堂皇:孔夫子提倡仁义礼智信,提倡三纲五常;鼓吹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其中孝道是儒学的主题。

可是孔融却说:母子关系并非那么神圣,就像水和杯子的关系一样,杯子只是个盛水的工具而已,水倒出去了,两者就再无瓜葛。

至于父爱,小孔说的更不像话了。他说:父爱哪有那么伟大,不过是荷尔蒙发作了就开嗨。儿子不过是父亲嗨后的副产品而已。

言下之意是父母跟子女的关系,跟大自然中的猫狗跟崽子的关系没有什么区别,没有必要对他们那么在乎,更不必对他们毕恭毕敬。

一句话,曹操觉得孔融是个冒牌货,要不然他怎么会跟祖宗唱反调,简直就是大逆不道嘛。

曹操的意思是说,我不是伤害孔家后人,我这是为民除害,为孔家清理门户,是正义的。

其实曹操才懒得管这些呢,他杀孔融,还不是因为孔融老在他跟前口无遮拦,老跟曹操唱反调。

曹操说往东,孔融说应该往西,曹操去打狗,孔融说应该去赶鸡。

孔融一次两次跟曹操满拧没事,就踩着灶台上了炕头,觉得曹老板是个听得进不同意见的好领导,提意见就越发亢奋积极。

其实曹操不是什么好鸟,听不听不同意见是根据自己的统治需要。对于自己的智囊和左膀右臂,当然是言听计从,即使不听也不会记恨。对于孔融这样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打工仔,曹操是能忍就忍,忍无可忍,那就不必再忍。

曹操北伐的时候,孔融唱反调,操忍了;曹操号召戒酒的时候,孔融唱反调,操又忍了;后来曹操给汉献帝上书要奖赏有功大臣的时候,孔融又跳出来反对,曹操不忍了,露出了狰狞面目,操起家伙就跟孔融干起来了。这一干,孔融哪里是对手,只好付出了三族的代价,去阎罗那里进谏了。

所以说,对于老虎和狮子们的虚怀若谷,当食草小动物的千万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别给点阳光就灿烂,给个梯子就上墙。

人家纳谏只是玩玩样子,做作秀,你要当真去拼命提建议了,说不定会惹人家生气。领导一生气,后果很严重,到时候让你哭都哭不出来。

孔融虽然不是曹操说的,是冒牌的孔家人,但孔融不是孔子的唯一后人。孔夫子的后代,到了东汉的时候,已经传承了19代,这个嫡亲的人数是几何形式增长的,经过千百年,五湖四海都是孔子的血脉。所以,杀孔融不肯定会让"衍圣公"绝迹;而且在东汉时期,根本就没有"衍圣公"这个封号。

衍圣公的封号开始于北宋年间,当时的皇帝宋仁宗赵祯亲自封赏的。

在东汉时期,孔子的后人已经开始受历代皇帝的推崇,当时皇上给孔家后人的荣誉称号是奉圣亭侯,但这个称号并没有授予孔融,而是授予十九世孙奉圣亭侯孔曜。

因此说,孔融不能算冒牌货,但也不是正主,孔曜才是名正言顺的孔夫子嫡系后人。孔融可能是孔子后裔,但关系没有人家孔曜那么家门深厚。

那么,曹操杀孔融,有没有株连到孔家其他人,比如孔曜?

曹操掌权的时候,名义上只是大汉皇帝的打工仔,并不是一国的最高领导人。所以他无论做什么还是要依法办事的,即使是杀人也不例外。

汉朝时的法律,一人犯了大逆不道的死罪,只能株连三族,跟三族以外的人没有半毛关系。因此,不管曹操心里怎样恨孔融,行动上是不能违法的。等着搞事的人多着呢,曹操不能给大家提供口实。

所以实际上曹操收拾了孔融,只灭了孔融三族,所谓的三族,就是孔融的老子、妻子和孩子这三族。

再说,因为儒学的宗旨是教育老百姓做守法公民,教育大臣做劳动模范,非常合乎统治者的心意;所以历代统治者都非常推崇儒学,而孔子的儒学的祖师爷,在皇帝心中地位很高,他们对孔子后人也非常敬重,孔家的影响越来越广。

曹操想成就霸业,就不能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包括庞大的孔家势力,没有士大夫的支持,曹操这个宦官的后人心里也有点不踏实。曹操想杀的,只是孔融一个人。如果株连太多,就是自己树敌,自讨苦吃。

所以孔融倒下的时候,只是人家的老子、妻子和儿子们;孔子的其他后代照样波澜不惊地生活着,享受着国家给予的最高待遇,生生不息,人丁兴旺,丝毫不影响文化传承和荣誉继承,衍圣公也就世代相传,历经宋、金、元、明、清直到民国被改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结束。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