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群众的"乔迁之喜"

【开栏语】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贵州解放70周年,充分展示我省脱贫攻坚新进展、新成就、新经验,展示贵州打赢脱贫攻坚战、奋力实现全面同步小康的信心和决心。我省开展了为期6天的“从毕节看贵州决战脱贫攻坚”网络主题采访活动。多彩贵州网选派骨干记者分三路前往毕节、黔西南、铜仁等地进行实地调研采访,前方记者将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将脱贫攻坚中贵州发生的变化呈现给读者,敬请关注。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田牛强)“十三五”以来,铜仁坚持以脱贫攻坚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当头炮”和重中之重,对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贫困群众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通过近4年的精心组织实施, 已有29.33万名群众搬出大山。如今,来到铜仁,到处都能感受到群众的“乔迁喜事”。

思南县塘头镇旗山社区安置点内搬迁群众正在服务中心办事

“住房条件比以前好多了。”铜仁市思南县塘头镇旗山社区的刘仕梅说,现在,自己安心在家带孩子。

刘仕梅说,以前老房子最怕的就是刮风下雨,一下雨房屋就漏雨,漏雨就得把洗衣盆、脸盆、水桶全用上,不然家里会变成水塘。一刮风,风就从壁板缝隙处钻进来,还发出“呼呼”的叫声。

思南县塘头镇旗山社区安置点群众正在领取过冬保暖物资

江口县凯德街道办梵瑞社区安置点搬迁群众任阿新和她的女儿

“谁不想修缮破旧的房子啊?”刘仕梅表示,一年到头都没几个钱,买米、买油、买穿的就没了。

“你看嘛,我家就住那栋!”刘仕梅用手指向身后的一栋栋崭新楼房。

刘仕梅的新家在安置区7栋3单元202室,一家4口人住着80平方的房子。

“新家里床、被子、电驴和电饭锅,油、米、饭应有尽有。前几天,还领到了一床毛毯。躺床上一盖,热乎觉睡一闭眼就到天亮。”刘仕梅说,老公冷应成在社区边上就可以养蜜蜂,平时蜜蜂就靠着住房前的微田园里农作物开花采蜜。闲暇时就在社区的加工厂上班,每月各种收入加起来5000多元不在话下。

江口县凯德街道办梵瑞社区安置点志愿者给搬迁群众子女辅导作业

住在江口县凯德街道办梵瑞社区安置点的任阿新脸上洋溢着笑容。

“自从搬到这里,孩子笑了,老公也笑了。”任阿新说,现在小孩子读书条件也好,吃了饭还可以到广场去跳舞、健身,买菜也近,最高兴的是在家门口就能打工。

搬迁前,任阿新一家3口住在闵孝镇最偏远的中练村黑岩组,那里自然条件恶劣,交通极其不便。

“山多、谷深、平地少,虽然村里通了车路,但路面状况极差,晴天勉强可以通车,一下雨就堵,出一趟门要两三个小时。”任阿新说,周围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都没赶几趟场,县城更是没去过几次。

为了生计,任阿新不得不在外地打工,虽然每月能领到3000多元工资,但长期和家人分开感情变淡了。“这都不算,最揪心的是好不容易回趟家,女儿就像见到陌生人一样,害怕我们去抱她。”搬迁后,安置区门口的加工厂就能上班,老公也在周边做工,两个人加起来月收入有7000多元。天天都能围在一起吃饭,家人的亲情慢慢又浓了。

大龙开发区德龙新区安置点局部

“老人家,除了服用这些药,还要注意饮食,要多锻炼。”

“好的,谢谢医生了。”

在德龙新区行政中心旁的大龙医院第二门诊部,61岁的杜上娥从医生手里接过药品。

“自从搬迁到这里后,我们老年人看病方便多了。”杜上娥告诉记者,她过去住在德江县长堡乡一个偏僻的村寨。由于早年患有内风湿、气管炎、供血不足等疾病,常常需要进医院治疗,一治疗就需要半个月以上,家人不得不在医院周围租房子照顾。

2018年,杜上娥一家被纳入铜仁市跨区县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去年腊月,杜上娥和一家7个人高高兴兴的拎包搬迁入驻到大龙开发区德龙新区。

“现在看病买药,走路最多也就是五六分钟。”杜上娥告诉记者。

除了看病比以前方便多了以外,杜上娥老人还了了一桩心事。

自从杜上娥搬迁过来后,毕竟干了一辈子农活的她常常会想起家乡,想起过去。为此,德龙新区在小区里新建了一个“乡愁馆”,有空闲的时候,杜上娥就会邀几个同龄人来这里逛一逛,看一看。

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记得起乡愁,古朴的八仙桌、石头做的猪槽、打米的风簸、纺线的纺车、冬天取暖的火盆,色彩鲜艳的傩戏面具、小到小孩子玩的弹弓、大到捕鱼的渔船,些充满年代感的生产生活用具在这里一一展现,也让大家的乡愁在这里安了家。

大龙开发区德龙新区安置点搬迁群众正在看病

大龙开发区作为铜仁市4个搬迁安置地之一,承接了德江和石阡两地的搬迁群众26468人,其中来自德江的就有22468人。为让老百姓留住乡愁、记下历史、展望未来,德龙新区建起了这座乡愁馆,乡愁馆里的老物件有工作人员收集的,更多是德江群众捐赠的,这些生活生产物品,分门别类,集中在这面积并不算大的乡愁馆里,却承载了浓浓的乡情。老年人常过来看看,摸摸昔日每天使用的物品,既感到亲切,又感慨今天生活的巨大变化。年轻人来了,明白老一辈的人是这样一代一代走过来,也懂得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

大龙开发区德龙新区安置点乡愁馆里大龙街道办党工委副书记、德龙新区安置点总支部书记邓孔建介绍傩文化

“易地扶贫搬迁,就业是大事。”在万山区旺家花园,社区党总支部副书记何英告说,社区建设了一座6000平方扶贫微工厂产业园,已引进入驻贵州苗绣、景航服装等7家企业,已解决600余名搬迁群众就业,人均月收入可达2600元以上,目前已有360名年龄45岁以上“半劳动力”“弱劳动力”搬迁群众在扶贫车间稳定就业,实现就业与顾家“双赢”。

“最难的就是没钱,没钱怎么说好嘛。”说起搬迁前在老家的生活,代秉翥直言不讳。

搬迁群众代秉翥在“微工厂”苗绣厂绣花

搬迁前,代秉翥家住印江沙树镇对马村。对马村处在一个大山腰上,由于自然条件不好,导致住在这里的群世代与贫穷为伴。

万山区旺家花园安置点搬迁户谢凯展示搬迁前和搬迁后的图片

自今年2月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搬迁入住到万山区旺家花园社区安置点后,在工作队和社区居委会的帮助下,很快在家门口的“微工厂”苗绣厂里找到工作。

她以前都在老家种地,不懂技术。政府就按每天50元标准给予培训补贴,让工厂以工带训1个月。

“按一朵苗绣成品花50至70元计件算,外加上1200元每月的保底工资,自8月以来已领到7000多元的工资收入。”代秉翥说,靠技术挣钱,事业才能旺了起来嘛。

旺家社区党总支部副书记何英告诉记者,在苗绣企业员工有搬迁群众固定的有7个,没固定的12人,人均月工资2500以上。

与代秉翥一样事业旺的还有左章芬。

万山区旺家花园社区安置点里的“微工厂”一角

搬迁前,左章芬家住印江杨柳镇白沙村,今年2月一家4人欢欢喜喜的拎包住进旺家花园社区安置点。

在旺家花园社区居委会的帮助下,到“微工厂”锦航服装厂找到了一份2300元每月的“铁饭碗”,加上老公也在社区就业,供养两小孩读书的同时,还能满足其他的支出。

锦航服装厂总经理廖景伟告诉记者,他们今年以来,旺家社区按照“因人施培、因产施培、因岗施培”的方式,开展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劳动就业培训13个班次,涉及制衣、水电工、家政、厨师、刺绣等,就近安置就业1100余人次,加上劳务输出,全社区已实现以搬迁家庭至少一人以上就业的目标。

万山区旺家花园社区安置点楼房过道的标语

此外,还向东部地区输出务工人员4600余人、引导自主创业360余人。

万山区“小区建工厂”“农民变工人”的实践探索于2019年4月12日得到省主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

万山区旺家花园社区搬迁群众马绿林一家

在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到来之际,像这样的喜事还有很多很多……

  【短评】山里群众的乔迁即为大喜

什么是大喜事?人民群众的“乔迁之喜”。

特别是世居在大山深处群众,每时每刻都想着“乔迁”出大山。

“易地扶贫搬迁”就这样来了。

开展易地扶贫搬迁,主要是针对气候条件太差、自然环境太恶劣的地方,采取的一项脱贫攻坚政策。因地制宜,帮助贫困群众搬到条件更好的地方,拥有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从而增强致富“造血”的本领,一步步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对铜仁来说,易地扶贫搬迁主要集中在“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深山中,常年居住在深山里的群众由于交通闭塞、信息不畅通、思想观念滞后,导致生产生活条件极为落后,成了名副其实的贫困群众。加之这些贫困群众居住极为分散,修建农业基础设施的成本很高致富效果不明显。鼓励这些群众从深山里搬到交通方便的平地安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的问题,这是脱贫的起点,也是重新开启美好生活的重要一步。

为此,铜仁通过近4年的精心组织实施, 29.33万名群众永远的走出大山,向世人讲述着自己的“乔迁之喜”!

这之喜,就是和城里人一样住上了小洋楼!

这之喜,就是出门办事、上学、就医、休闲、上班就在家楼下!

这之喜,就是每天晚上一家人吃桌热腾腾的火锅,聊着暖心的话,告别分离之苦。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