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打通农村饮水安全“最后一公里”

“以前自来水特别浑浊,没法使用,尤其到夏天,更浑得厉害。现在这水质可真是好太多了。”12月2日,在兰西县天鸿国际小区张曙光家中,他边拧开水龙头边对记者说:“你看看,这水多清亮。”记者了解到,绥化市在主题教育中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能把饮水不安全问题带入小康社会”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农村人口比例较高的市情,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作为主题教育整改落实重点,切实让广大村民喝上放心水、健康水,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办成民心工程。

清查隐患找准靶向

绥化市委市政府优先把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纳入解决群众“三最”问题整改清单,主要领导先后深入供水厂、水源地、村屯和贫困户家中实地调研,察实情、摸底数、听意见,组织相关部门研究对策措施,制定出台了《绥化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方案》,并多次采取调度会的形式强力推进。市、县(市、区)两级均成立了领导小组,抽调水利、卫生、环保等专业人员组成清查组,从工程建设、水质保障、水源地建设和保护、运行管理等方面,对全市8055个村屯供水情况、3037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拉网式检查。共清查出水源地建设保护不到位、埋深不足、水质不稳定、设备老旧管网跑冒滴漏、入户率低等五大类526项问题,为后续整改提供了精准靶向。

针对发现的问题,绥化市实施清单式整改,逐村逐屯逐户登记造册,逐个剖析原因、拿出对策,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和完成时限,确保不留死角。绥化市还成立了5个督导检查组,采取现场查看、随机抽查、入户察访等方式进行核查,对整改进度迟缓、整改质量不达标等问题限期改正,推动各地抢抓施工“黄金期”。

加大投入补齐短板

聚焦资金短缺这个首要“瓶颈”,绥化市采取市里向上争取一块、县(市、区)级自筹一块、规模建设再省一块的方式,先后投入资金3.96亿元用于专项建设,并将全市饮水工程项目统一纳入政府采购招标平台。

北林区东富镇腰房村的卜庆人告诉记者,腰房村1982年吃上自来水,曾经是全市第一个告别扁担挑水的村子,但近十几年,因为设备老化,每年都得花四五万块维修,水质还是越来越差。“今年村里终于申请到了自来水项目,7千米长的管线全都换了新的,农民没花一分钱不但吃到了干净水,以后吃水还全部免费了,大家伙可高兴了。”卜庆人说。记者了解到,北林区对全区45处建设较早,供水水质、水压及水量存在安全隐患的村屯进行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改善百姓饮用水的水质、水量。

目前,绥化新建、改造饮水安全工程365处,新辟水源井279眼,安装供水设备210台套、净水设备160台套、消毒设备275台套,铺设管网4200千米,946个自然屯、46.7万人口从中受益,整体上消除了饮水安全的“沉疴痼疾”,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升至99.95%,饮水安全率达到100%。

整章建制长效防控

为了克服以往“重建设、轻管理”的惯性思维,推动饮水安全工程成为优质工程,绥化市不断加强完善运行机制,确保防控长期有效。

该市将农村饮水安全纳入县(市、区)级领导班子年度工作实绩考核和巡察工作重点,要求主管部门履行好行业监管责任、供水单位履行好运行管理责任。督促10个县(市、区)全部建立农村饮水安全运行管理机构,制定出台饮水工程维修养护和运行经费管理办法,明确产权归属、厘清部门责任,并将县级运行管护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形成了有机构管理、有政策支持、有经费保障的饮水安全运行体系。兰西县先后对生产工艺、供水管网、老旧水表等进行改造升级,同时对水费收缴大厅和数据中心进行升级,实现了居民网上交费,推进了一户一表计量收费,使水费收缴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合理规范化的轨道。

绥化市还深入落实水源保护具体措施,对千人以上水源地进行保护区划分,落实属地责任,即时清理保护区内排污口、牲畜圈舍、垃圾堆等污染源。推动县(市、区)加强对村屯管水员的业务培训、检查考评,确保每名管水员都能按照操作规程养护设备、更换滤料,维护水质稳定。加大监督力度,在市、县(市、区)两级政府网站公布农村饮水安全责任单位、责任人,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对饮水安全问题进行实时动态管理,目前已及时受理并解决水质浑黄、供水不畅等问题11起。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