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

编者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系统总结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显著优势,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经国序民,正其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究竟“优”在哪里?要做到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守正,还应如何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百位专家谈中国制度》,特邀百位专家纵论优势、聚焦发展。今天(22日)推出:《科学技术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解读专家: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

开篇立论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人类现代化的历史本质上是科技创新和进步的历史,近现代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与科技的革命性突破密切相关。科技是现代化的“发动机”,不断开辟社会生产力发展新空间,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极大地丰富人类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科技是最具革命性的关键力量,支撑当前发展、引领未来进步,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可以说,中国的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有问必答

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健全国家实验室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要构建这样的举国体制,中国有哪些优势可以发挥?

潘教峰:有制度优势,就是我们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中央的统一意志可以很快地变成国家的行动。还有一个优势就是我们的科学技术已经奠定了比较厚实的基础。量变必然引起质变,经过长时间积累,一定会厚积薄发,这是符合规律的。中国还有一个非常强大的优势是,我们有其他国家所不具有的广大市场,由此带来的诸多发展难题,恐怕是世界上最复杂的。而这些问题转化过来不就是科技发展要解决的问题吗?所以在问题倒逼下,在巨大市场需求的推动下,中国科技发展一定会产生一批从解决中国问题出发的新理论、新方法。

英国学者李约瑟曾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近代科学蓬勃发展没有出现在中国?近代中国闭关锁国、支离破碎,错过了前几次工业革命的快车。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加速推进,深度融合、广泛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重塑世界格局、创造人类未来的主导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该如何把握未来科技发展的方向呢?

潘教峰:中国的科技发展已经在很多方面上快速跟上了世界的潮流,但是也要看到背后有一个问题,叫路径依赖问题,其实我们很多的研发都是沿着国外开创的路线来走的,实际上是一种学习和追赶的心态,这种思维定式不适合中国。因为科技要从跟踪追赶向创新引领转变,现在你要自己选题,进行对未来发展方向的研判,把握住未来科技发展的重点方向。

人工智能、物联网、量子计算、生命科学……如今,各式各样的科技新概念层出不穷,下一个科技革命的突破口在哪里?中国处于什么水平?

潘教峰:科学什么时候突破,是很难预见的,必须能提出一个新的假说、天才的设想,然后能解释现象。比如,在牛顿的体系中不太可能产生爱因斯坦提出的观点,因为牛顿讲得很清楚,物质是粒子的,但爱因斯坦提出的物质引力波,它是一种波形态,粒子形态怎么可能解释出来,所以就必须要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中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上做得非常好,而不是在基础理论和基础的技术发现上。从中央到各个方面已经形成共识,所以现在提出要大力加强基础研究。

四中全会还提到,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健全鼓励支持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近几年来,我国将基础研究、原始创新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才是创新的要义。基础研究取得突破的关键何在?

潘教峰:最重要的就是构建我们发展的后劲,基础研究要靠人。一方面我们要有全球视野,不拘一格吸引人才,另一方面更要着力于我们自己的培养,特别是年轻人这方面。现在来讲,主要是在评价机制上的改革,破除过去的数量评价,更加重视质量。我认为,在中国这个氛围也在改变。大家慢慢地就不再看你的光环,而是看你实实在在能做出什么。

数说优势

2008年到2018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增长了208%,占GDP比重逐年提高。2017年,中国发表SCI论文236.1万篇,连续第九年排在世界第2位。材料科学、化学、工程技术、计算机科学和物理学占世界份额均超过20%。2017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9万亿元,比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年均增速高5.2个百分点。2017年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出口总额达1.25万亿美元,占世界比重逐渐上升,2018年达到28.3%,已接近美国水平。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逐年增强。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