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侨胞的爱心传递出去

来源:海外网12月6日“助力扶贫攻坚 共建美好龚州”慈善公益晚会上,旗袍秀表演“桂派万古旗袍壮乡月锦”。 (广西华侨爱心基金会供图)“我爱平南,爱呀爱不够。

12月6日“助力扶贫攻坚 共建美好龚州”慈善公益晚会上,旗袍秀表演“桂派万古旗袍壮乡月锦”。 (广西华侨爱心基金会供图)

“我爱平南,爱呀爱不够。为你更加美丽,我愿奉献所有……”12月6日,一曲男声独唱《我爱平南》将“助力扶贫攻坚 共建美好龚州”公益慈善晚会的氛围推向高潮,赢得阵阵掌声。

这是广西侨联打造的文化交流品牌活动“广西三月三·乡音播全球”首次将文化宣传同公益慈善、扶贫攻坚相结合。晚会上,众多侨商侨领积极捐款,回馈家乡,助力广西脱贫攻坚。

近年来,华侨华人在广西的教育扶贫、医疗扶贫、产业扶贫等领域频频发力。他们身在海外,心在壮乡,密切关注家乡脱贫情况,为家乡建设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侨聚八桂 共话脱贫

“助力扶贫攻坚 共建美好龚州”公益慈善晚会由广西侨联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广西华侨爱心基金会、中共平南县委县政府共同主办。

晚会捐赠授牌仪式上,广西华侨爱心基金会向平南县14个乡镇卫生院捐赠了一批高新医疗设备。侨商侨领也纷纷捐款,助力广西现代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

平南县政府还通过海外华侨资源与新加坡公司合作,签订5G智慧新城战略合作协议,引进青少年文化教育、生态农业等7个项目。

“我们想通过公益慈善晚会,以华侨华人为桥梁,用‘唱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推广广西文化品牌,引进海外优秀的人才、产品、模式,助力广西脱贫攻坚。”美中东盟总商会会长、广西华侨爱心基金会理事长韦家伟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广西是我国主要侨乡之一,海外华侨华人资源优势明显。广西侨胞积极利用自己在信息、技术、市场等方面的独特优势,通过公益捐赠、教育帮扶等方式参与广西脱贫攻坚事业。”

广西华侨爱心基金会自2009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教育和医疗领域的帮扶。基金会秉持“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理念,引领广西侨胞参与教育扶贫,资助建设侨心学校,捐赠图书,改善教育环境。同时,基金会也进行医疗人才培养,开展大病救助项目,积极落实中国侨联主办的“侨爱心光明行”公益活动,让不少患者重见光明。

贡献侨力 桑梓情深

阳朔县观桥小学校园内,有一栋名为“隆魁楼”的综合楼。这是当地为了感谢中国侨商联合会常务理事、美国美中文化经济协会主席陈隆魁为广西教育捐资助学而命名的。陈隆魁出生于广西桂林,1994年定居美国。他说:“一位企业家在海外发展了,理应回报家乡。”

陈隆魁选择为广西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他曾看到孩子们住在危房里,一些教室还在漏雨,于是,下决心为这里的孩子做点什么。他说:“国家发展离不开对教育的重视。教育好了,国家才有希望。”

每年,陈隆魁都会为家乡附近的贫困小学捐资助学。10月底,他在桂林市委统战部“不忘初心·爱心助力”精准扶贫活动中捐赠善款,用于扶贫助学,获得桂林市统一战线“突出贡献个人”称号。

韦家伟也在为广西脱贫而努力。出生于贵港平南的他如今定居纽约,常往返于中美两国之间。在照顾海外家庭、事业的同时,他时刻关注故乡的发展建设。5年前,韦家伟在广西电视台《第一书记》节目中遇到刚上高二的广西德保县贫困学子黄官会。“官会的父亲去世了,母亲长年在外打工,他靠吃百家饭长大。”韦家伟看到黄官会家境贫寒,但仍刻苦学习、成绩优异,于是,以个人名义资助他学费和生活费,直到大学毕业。

“节目之后,韦叔叔就邀请我和母亲去他的单位,进一步了解我家困难情况。资助过程中,他每年都会来学校看望我,带给我全新的生活用品。”黄官会说,在韦家伟的帮助下,他考上广西大学,学习自动化专业,家里也顺利脱贫。

广西华商会理事、新西兰归侨蓝福生通过产业和技术帮助贫困户。他经营的企业专门从事罗汉果全产业链,累计带动150多个村种植近20万亩罗汉果,直接给当地农户带来经济收入近10亿元。其中,贫困村60余个,上千户农户为贫困户。今年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办公布《全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蓝福生获得“全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奉献奖”。

传递侨爱 “造血”扶贫

未来,华侨华人如何在脱贫攻坚道路上更好地凝聚侨力、贡献侨智?

韦家伟认为,要让更多海外侨胞参与进来。“很多华侨华人热切关注祖(籍)国的发展变化,但有些人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帮扶途径。因此,要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扩大影响范围,明确帮扶途径,将华侨华人的爱心传递出去。”

陈隆魁指出,推动“造血式”扶贫,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户的生活难题。他以帮农民买种子为例:“我们不能单纯地捐款,而是要给农民买上好的种子。收获之后,他们可以继续再投入,生活状况自然会得到改善。”

蓝福生也常对企业员工说:“扶贫是一个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需要长期坚持。扶贫先扶智,应该了解贫困户的具体情况,教会他们一项技能,真正靠自己实现脱贫致富。”

在这种认识的引领下,蓝福生经营的企业不仅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长期在罗汉果种植区域进行技术指导,而且还吸纳贫困户作为企业正式员工。2018年,蓝福生设立了扶贫车间及扶贫岗位,针对贫困户所在岗位要求实行“一对一学徒”式培训,让他们迅速掌握专业技术,融入企业生活。

此外,黄官会还强调扶志的重要性:“每次和韦叔叔见面时,他常用自己白手起家的经历,鼓励我奋发图强。经济上的资助是暂时的,但思想上的鼓励给个人、家庭带来的影响是长久的。”如今,黄官会已参军入伍,“受韦叔叔的影响,回报社会将是我一生的努力方向。”(记者 孙少锋 张晓洁)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12月23日 第 06 版)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