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动态|超大型城市安全与危机管理

我是一个应急负责人,在加州飓风、地震以及911恐怖袭击之后,美国总统在白宫建立了一个特别的办事处。说实话,911发生的时候,我们的规划不充分。

我很荣幸能够管理这个部门,建立了新的国家应对计划。我从政府离开之后,主要关注国际层面的危机管理,推广危机管理机制,我的目标是提醒大家,让城市更宜居的同时,糟糕的事情也会发生。如果我们能够把城市打造得更有韧性,当糟糕的事情发生了,我们也能够很快恢复。

现在全球有47个超大城市,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会不断发展,会满足城市的各种需求。但有一些城市的工程师把它视为标准设计,建筑、桥梁、隧道,都要满足设计需求。不仅结构和设备,服务也会不断进展,满足设计标准。

如果标准以外的事情发生了怎么办?譬如城市获得了奥运会的举办权,或者遭遇了自然灾害、化学品的泄露、犯罪者的袭击,我们去扩大标准是一件好事,并且展示我们的城市,这是一件好事,但是我们无法阻止自然灾害发生。一个好的危机应急人可以做什么?减少问题的严重性,并且缩短问题的影响时间。如果我们设计城市基础设施、服务以及机构的方式是正确的,可以最小化这些灾难带来的影响。

作为一个应急管理人,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减少危害,我有三个建议,帮助应急管理工作:

第一,让民众参与;

第二,根据各个职能做出规划,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都有应急计划,但我并不想按照职能来区分,我只想说要做好应急的准备,根据各个职能做好准备;

第三,提高韧性,韧性是很重要的。

我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如何提升城市的韧性,让民众参与可以扩大资源,很多城市仅依靠政府管理灾难,其实还是民众做了绝大多数的工作,如果把这个系统和机会展现给民众,政府可以减少自己身上的压力,可以更好的进行灾后恢复工作。

很多研究表明人们的行为在危机中往往比较理性,主要是基于他们拥有的信息进行理性的行为。所以在危机发生的时候,政府觉得不应该告诉民众,因为民众会恐慌,当然有一些特定的情况民众确实会恐慌,但绝大多数时候民众如果有正确的信息,他们会做出正确的选择,所以对领导人来说,就是确保民众享有这些正确的信息。而且民众还会互助,即便是陌生人,他们也愿意伸出援手。

作为一个应急人员,这一点非常令人欣喜。对于很多人来说,值得信任的信息来源主要是来自家人、同事,如果我们把这些信息连接在一起,就可以更快、更好地传播正确的信息。

我为什么参与白宫的工作?直到911发生,我们有很多计划应对地震,应对洪水,应对恐怖主义,应对核泄漏等各种计划,但是我们并不知道到底应该用什么计划,我们甚至在911发生的时候不知道做什么,只能互相看彼此。我们知道有一些职能对于一个应急事件发生的时候,哪些职能很重要,我们不要做特定的灾害计划,我们要做好准备。无论是台风还是化工厂泄露,几乎所有做撤离工作的人都是一样的人,我们不能只关注于原因,如果他们知道自己要做什么,那他们就可以灵活行动起来,这样的规划可以让我们解决一些没有预判到的灾难,而且可以更容易的解决这些灾难。

关于韧性,我给大家提供四个元素:

第一,稳健。这是工程师的任务,我们要保证建筑物足够的稳健,能够应对地震这样的灾害。我们需要满足未来需求的建筑,几乎所有的工作都要基于对于未来的需求,比如说应对气候变化,应对一些极端的事件。

第二,冗余。制造业追求效率,不希望有冗余的事情。但是我们应对偶然发生的事情,一定要有预留量,需要一个冗余。

第三,资源。没有什么事情是完全按照计划来的,当发生一件事的时候,如何能够快速找到最好的信息来源,同时快速落实,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第四,快速的重建、重塑。工程师在过去数年中已经变得非常高效,虽然每一个桥梁都不一样,但有一些标准化的部件可以利用起来。设计时需要思考,如果出现问题,这些标准件能不能快速被应用。有一些备件,在桥梁重建时都可以考虑进去。同时还要鼓励市民相互帮助。在美国这一位厨师非常有名,当时波多黎各遭遇了飓风的袭击,他说波多黎各有需要,我要为他们做饭,所以他到了波多黎各,帮助人们做饭,把人们喂饱,现在他成为我们应急系统中的一部分。如果可以把非政府组织和其他的团体都纳入进来,我们不要拿政府的那一套办法束缚他们,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作用。

最后,我给大家新西兰基督城的一个案例,2010年连续几次地震,这个城市受损非常严重,受灾的时间周期非常长,没有办法做出重建的计划,直到地震停止。这里以前是欧洲的殖民地,在中心城区有一座教堂。基督城的领导人认为必须让教堂先重新运作过来,他们决定搭一个临时教堂,他们请了一位日本建筑师帮忙,教堂用船上的材料建造,非常环保,完全可以拆下来重新利用。

大家要记住,有希望,明天太阳总是会升起。到处都会有灾害,到处都会有危机,如果大家可以用智慧的方式行事,城市会比以前越来越好。

(本文系作者2019年10月27日在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参与承办的“全球城市论坛暨世界城市日”论坛上的演讲。)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