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尊贵,在于勇于改正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人的尊贵不在于犯不犯错,而在于勇于改正。

孔子七十二门生中要属颜回最聪明,却英年早逝。因为家境清贫,颜回死后无法按照当时的礼仪殡葬,而是由父亲颜路四处筹款,靠亲朋好友的帮助才完成葬礼。颜回的死,孔子非常悲恸地说:“自从有颜回这位弟子之后,学生间的感情更加和睦,更加亲近了。”颜回的聪明才学,很受老师孔子的赞赏与喜爱,但是最让孔子怀念,而津津乐道的是他“不迁怒,不贰过”的品德。

曾经,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哪位最好学不倦呢?”

孔子回答:“所有的弟子中,以颜回最好学。他不会迁怒于人,也不会重犯同样的过错。只可惜年纪还轻就死去,现在已经没有颜回这样好学的人了。”

足见古圣先贤重视一个人的才学智能,更重视他的品格道德。

因为常人容易犯下“室怒市色”的过失,一旦怒火中烧就会失去是非判断的能力,受到一点怨气,稍有不如意,就怪罪、迁怒不相干的人。所以唐彪说:“盛怒时,与人言语,颜色必变,词气必粗。知我者,谓我因怒而气暴;不知我者,谓我怒彼而发嗔,启人仇怨矣。又人怒时,一语不合,即加迁怒,甚至迁怒于毫无关涉的人,故怒极莫多言也。”动怒时不多言,不形于色,是做人的基本修养,也不至于“启人仇怨”了。

不迁怒于人是修养,不重犯过错,也是为人称道与尊敬的涵养。“不贰过”是一种自觉、自省的功夫;清人洪仁玕认为:“既自问不敢谓无污,则又当何如以爱己身乎!惟悔改不贰过而已。”非圣人皆有过;人的尊贵不在于犯不犯错,而在于勇于改正,有心忏悔过愆,改往修来。

一个人读再多的书,如果不能落实于生活人事往来中,也不过是个于世无益的书虫罢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