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农村孩子南粤会亲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苏佳霖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林洁)12月21日,希望工程实施30周年广东报告会暨第十届南粤会亲启动。来自广东陆河、电白、乳源、兴宁、连南的100名农村学生来到广州,与资助他们的叔叔阿姨见面,度过一个快乐的周末。

“南粤会亲”作为广东希望工程的品牌项目,通过组织社会爱心捐方与贫困地区的困难学童结对帮扶,把受资助的孩子们接到城市里来,与资助他们生活和学习的“亲人”共聚一堂。25年来,活动累计资助学生31146名,资助金额达4731.15万元。今年11月,南粤会亲的公告一发出,广东省社会各届爱心人士纷纷通过12355热线、青年之声、微信等途径认捐会亲学子。仅仅两天时间,100名学子就被爱心人士认捐完毕。

南粤会亲现场,爱心捐方为受捐学生带来学习用品、玩具等礼物,并通过游戏互动加深彼此的了解。

希望工程的老朋友、爱心捐方李彩霞也来到了南粤会亲活动现场。李彩霞说,2009年盛夏,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她又喜又忧,喜的是十年寒窗苦读终于结出丰硕成果,忧的是家里靠务农为生,七兄弟姐妹同时上学,学费压力实在太大。就在她面临辍学之际,希望工程向她伸出援手,让她顺利步入大学。

“希望工程背后的每一位捐款人,跟我们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却在我们最艰难的时候,愿意拉我们一把。希望工程帮助了我,我也想尽力拉孩子们一把,让他们变得有力量,有追求!”工作之后,李彩霞接过爱的接力棒,将攒下的1.3万元捐赠给希望工程,帮助贫困学子圆上学梦。

从受助者转变为资助者,希望工程在数以百万计的“李彩霞们”心中播种了希望,架起了爱心互助和传递的桥梁,成为社会正能量的传播者。

“关微”是广东希望工程的匿名捐赠者,多年来为希望工程捐款87.84万元,在广东清远和韶关等地捐建了4所希望小学,资助了93名贫困学生。一直以来,“关微”捐款不留名,默默行善,后来广东省青基会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他说,“关微”就是关爱弱小,希望通过这样的行动让更多人参与到捐资助学的行列中。

希塑工程从诞生之日起就坚持走社会化动员之路。20多年来,广东希望工程形成了社会化筹资、社会化救助和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发展模式。

许多企业连续多年捐资助学,帮助贫困学生重返校园。如富力集团近20年来捐款3055万余元,建设希望小学、资助困难学生;广东移动捐资3000万发起援建百所希望小学的活动;广东瑞华集团专门设立了卓定华助学基金,从2003年开始累计捐款3781万元用于奖教奖学……

从捐资助学、援建希望小学,解决学生“上学难”问题的广东希望工程1.0版本,发展到实施南粤会亲、幸福厨房、希望家园、服务困难青少年健康成长的2.0版本,再到实施“希望乡村教师计划”,助力实现“教育均等化”的3.0版本,广东希望工程深刻把握青少年需求变化,实现工作重心向关注“人”的软件支持转变。

2015年,团广东省委开始实施“希望乡村教师计划”,招募选拔优秀大学毕业生和社会爱心人士到粤东西北乡村学校开展为期1至3年的支教服务,4年来已选派1752名志愿者到732所学校或教学点开展服务。目前有760名支教志愿者在岗服务,他们累积每学期为广东省乡村学校提供约40万堂精品课程,惠及20万名山区学生。

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林乔林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继续关心和支持希望工程,继续捐资助学。接下来,希望工程将以促进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均衡发展和低收入家庭青少年接受更好的教育为着力点,“努力为青少年提供新助力、播种新希望”。(共青团新闻中心编辑)

图片由团广东省委提供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