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重在“研”出什么

【摘要】只“游”不“学”,“游”多“学”少,研学旅行高涨的价格与低落的研学价值,成为当前研学旅行存在的突出问题。对此,客观审视研学旅行,把握什么是真正的中小学生的“研学旅行”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研学旅行热度有增无减,甚至成为家长和孩子必不可少的假期项目。据媒体对1978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4.9%的受访家长为孩子购买过假期游学项目,小学高年级学生参加游学项目的比例最高。调查中,75.0%的受访家长感觉孩子假期游学的收获通常都低于家长预期。只“游”不“学”,“游”多“学”少,研学旅行价格的高涨与低落的研学价值,成为当前研学旅行存在的突出问题。面对游学机构的大肆宣传,面对眼花缭乱的海外游学路线,有着“起跑线焦虑”的家长们很难避免盲从和人云亦云的研学游。对此,客观审视研学旅行,把握什么是真正的中小学生的“研学旅行”显得尤为重要。

事实上,国家先后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生出国参加夏(冬)令营等有关活动管理的通知》《中小学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指南(试行)》《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在肯定研学旅行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对规范研学旅行提出了指导意见。研学旅行是指根据中小学学生的特点和教育教学需要,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以集体旅行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由此可知,“研学”和“旅行”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研”出什么,是研学旅行首先需要思考的现实问题。

什么样的研学旅行才值得一游

研学旅行形式多样,范围宽广,内容丰富。通过境外研学旅行,学生可以感受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历史地理、饮食特色等。这些异域文化可以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体悟国与国、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但这些体验并不具有必然的理性意义,如果缺乏针对性的指导,只能成为短时记忆,甚至可能产生理解偏差。因此,带着问题去发现、去思考,在研学旅行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在知识的迁移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过去,书本是孩子的世界。现在,世界是孩子的书本。”作为我国发展素质教育的一种创新举措,研学旅行超越了学校、课堂的局限,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但与课堂教学为主的校内教学相比,更具开放性、松散性和多元性。这增加了研学旅行的教学难度,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备好课,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研学旅行的教学工作。例如,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拥有世界最大的博物馆群,如果在那里短时间的走马观花则浪费了资源,提前准备好课程计划是十分必要的。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研学旅行地点,针对不同学科的教学需要选择有价值的研学旅行内容。学校可通过开发研学旅行校本课程,形成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的系统化、层次化研学旅行计划。

第二,感受、发现、认识所到之处的文化内涵,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知和自信。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种族有着不同的文化现象,这些现象不仅可以反映文化的价值,也映照出人们对文化创建、传承及发展的智慧。例如,服饰文化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的精神风貌、知识素养以及社会融合、经济发展、政治制度等状况;饮食文化体现了人们所处的地理气候对饮食结构的影响等。研学旅行中学生既可以体验不同的文化差异,也要思考不同文化的精神底蕴和知识构成。一种文化现象在不同地域的传承可能折射出社会发展史,一种文化产品也可能代表了一个地方的价值特征。文化现象是表面的,意义却是深刻的。学生在研学旅行中自觉感受、发现、认识所到之处的文化内涵并非易事。研学旅行可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选择适合学生理解水平的文化环境。学校可有意识地设计研学旅行中的衣食住行,使学生在相关的生活情境中体验所到之处的文化特征,养成尊重不同地域文化文明的习惯,在比较中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知和自信。

第三,在探索中发现问题,养成认识问题、研究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研学旅行的重点是“研”,“研”是理性的,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设计,需要学生的思考和验证。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提升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此,教师对研学旅行研究主题的设计应当是清晰的,但不是唯一的,也不应是僵化的。它可以随着问题情境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学生理解程度的改变而改变。在研学旅行中,教师对问题的设计要服务于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思维习惯。通过探索,学生可能发现问题,出现问题研究的生长点。通过研究,学生可以证明对问题认识的对与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灵感有机会在问题的碰撞中不断闪现,创造性思维空间不断拓展。可见,教师有目的的置疑,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养成探索—发现—证明的良好思维习惯,是研学旅行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而研学旅行的环境更真实,实践性更强,更容易带给学生与课堂教学不一样的启发与思考,这也是研学旅行的特殊性所在。

研学旅行应处理好三大关系

为达到研学旅行应有的目标和效果,需要妥善处理以下关系。一是学生的身心发展与人身安全的关系。人身安全是学生在研学旅行中有所收获和身心发展的前提条件。研学旅行中应避免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构成损害。身体安全可通过旅途中的饮食、饮水、交通、住宿、医疗等方面得以保障,心理安全则比较复杂。学生每到一个地方由于人生地不熟,会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一定的恐惧,如果有伤害事故的发生还会对学生的心理构成二次伤害。所以,组织研学旅行要事先对学生进行人文地理、风俗习惯、语言行为等方面的环境教育,使学生对目的地有所了解,在心理上做好适应环境的准备;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增强防范意识,学会必要的自护自救技能;发挥学生集体的合力,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精神,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有效排除事故隐患;落实学生安全管理责任机制,从预防和保护环节入手,杜绝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是学校组织与社会参与的关系。研学旅行的组织者是教育部门和学校,但社会相关部门会根据需要参与其中。这就容易出现责任的分解和责任边界的模糊。在此情况下,学生可能处于管理的真空地带,进而导致不良情况的发生。对此,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始终承担组织者的责任,任何社会其他部门的参与都需要依法检验其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使权利、义务、责任达成统一。同时,学校作为组织者还应与社会参与者依法签订必要的合同。需要注意的是,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学校的责任主体身份会以带队教师的身份体现,那么带队教师的数量和学生的数量应有适当的比例,使学生始终处于教师的可行能力范围内,防止学生脱离必要的教育、管理和保护。同时,带队教师还承担着对社会其他参与者的过程监督责任。因为合同的签订并不等于合同的履行,如果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出现任何违规行为,带队教师有权及时制止。

三是境内研学旅行与境外研学旅行的关系。尽管境外研学对学生有着较大的吸引力,但它并不是研学旅行的最佳选择。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广阔的领土、众多的风景胜地和多民族的文化,境内研学也可以使学生收获颇丰。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而言,境内研学更加适合。因为境内的研学地点和交通工具选择空间较大,既可以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又可以适应学生的身体承受能力。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身心发展的不断成熟和知识体系不断完善,研学旅行可以逐渐由境内转向境外。但这种转向也要兼顾学生的家庭情况、教育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学校要灵活处理各种情况,使研学旅行体现应有的教育性。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