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开启交通智能时代

前不久,上海街头出现了一种智能化公交站牌,即通过站牌显示屏上的“小人”图标数量,就能知道下一趟车的拥挤程度。舒适、适中、拥挤三种情况对应的“小人”图标分别为1个、2个、3个。

车还未到站,人就已经知道“车挤不挤”、“我要不要坐”——这样神奇的“神仙技术”得益于上海某大学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的智能算法研究。

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

身边的公交也变得智能了。

科技助力交通,

对老百姓而言再赞不过啦。

近几年来,人工智能技术(AI)打破神坛进入到普罗大众眼中,广泛渗透到交通、医疗、教育、物流、养老、文化、体育等行业,在环境保护、城市运行、司法服务等领域也都有了广泛应用。

比如金融催收领域,催米科技自主研发的AI智能语音催收系统,就是基于语音识别及回款数据的机器学习而对清收模型进行了自动优化,从而实现从资产对接、策略制定、智能外呼、报表监控等端对端AI智能交互式催清收。该系统采用的核心技术包括有智能语音(ASR、TTS、NLP)技术。

基础技术融入基础设备,提高了人们对AI的接受程度,使得大家对AI融入到交通中也有了心理基础。智能交通作为公安部的亮点工程,在迫切的发展需求下无疑成了人工智能的发展风口之一。面临千万人口出行的城市复杂交通状况,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的AI,无疑比人的判断要准确、失误率更少。目前,AI在交通领域已有广泛的应用。

自动驾驶领域,主要应用于车辆的自动驾驶模式,从车辆感知到决策,以及订制化的预测与维护功能,可增加机动性、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减少城市停车位的需求量。

城市交通领域,借助AI的软件与硬件系统、传感器、影像系统、交通的远程通讯与监控系统,获得实时交通状态,并依据实时交通状态而改变交通号志,减少交通堵塞现象与碳排放量,借以提高行人安全、改善生活质量。

停车领域,借助AI与云端数据分析以驱动应用程序,进行路线图的选择、停车位的匹配,以提供车辆辨识空闲的停车位置。

高速领域,在车联网以及无人驾驶,应急预案匹配、无感支付、逃费稽查、智能交互式客服、行为监督、智能路径规划和交通诱导等多方面逐步得到应用和发展。

说到智能交通,

可能很多人想到的是百度无人驾驶、

是华为“AI交通灯”,

更或者是2019年大火的ETC

作为智能交通一大重要细分领域的ETC,可谓是智慧交通典型的成功案例。

2019年以来,ETC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更大力度的推广。交通部提出2019年底,各省(区、市)汽车ETC安装率达到80%以上,通行高速公路的车辆ETC使用率达到90%以上,高速公路基本实现不停车快捷收费。可以说,ETC是2019智能交通市场的最大增长极。

智能交通的基础设施在要求上主要分两方面,一个是基础建设规划,如摄像头的预留摆放位置、监控管理等;另一方面是在产品技术层面,如监控的人工智能发展状况。事实上,智能交通是一个系统的发展,这就意味着它是一个跨学科的技术集合,但同时也是一个短板理论的践行者——除了监控层面,车载终端、个人移动终端、物联网传输搭建等都是完善智能交通的必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政府的政策扶持还是行业的发展,当下都为智能交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在未来,相信“AI+交通”将突破更多可能。

话说临近年关返乡潮,

你的爱车安装ETC了吗?

ETC免费安装马上就截止啦

——12月31日截止!

你确定不安排一下?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