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车间”冬天里的“幸福之家”

战斗村扶贫车间被称为“夕阳红”车间。

入冬后,汽车坐垫企业用工忙。

乔福军夫妇在百姓创业之家携手“编织”美好生活。

冬闲变冬忙,贫困群众巧手编织新生活。

□文/摄本报记者刘心杨董新英

捋线、钩织、打结、熨平,“用不上一个星期,这就是一套近千元的汽车坐垫,一套能赚200元。”乔福军是第一批参加手工坐垫编织培训的人,如今他已经从贫困户成长为致富带头人,泰来县平洋镇百姓创业之家的“车间主任”。这几天,泰来县平洋镇百姓创业之家正在普及制作新式样的坐垫。

寒冬里,“扶贫车间”里有说有笑,十分热闹。在泰来县,像这样开办在村民家门口的“扶贫车间”有22个。一边干活一边聊天,以邻为伴与邻为善,这里不单单是个扶贫基地,更是邻里矛盾的调解阵地。

今年58岁的贫困户刘金萍患有小儿麻痹。“50多年了,从来没靠自己赚过一分钱。”一直靠双手爬行的刘金萍走出了家门,自从来到“扶贫车间”,整个人都充满精气神。

泰来县扶贫办主任朱清山介绍,目前,泰来县利用闲置村办公室、校舍和农家小院等场所建立的22个“扶贫车间”,带动1200多人务工增收,其中,贫困群众212人,每月实现务工收入在500元至800元不等。

泰来县的“扶贫车间”还发挥着农村思想政治建设阵地的引导和转化作用。利用“扶贫车间”引入互助服务队,大力宣传爱心救助,鼓励参与互助服务队,通过互帮互助,让以邻为伴、与邻为善、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回归,把“扶贫车间”从就业平台拓展成群众的文化娱乐舞台、互助服务驿站、矛盾调解阵地,打造成让群众既有获得感又有归属感的“幸福之家”。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