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销量从3.6万辆到突破70万辆,名爵和荣威这些年经历了什么?

据上汽乘用车的销量数据显示,上汽乘用车今年11月销售新车63535辆,较去年11月份的63006辆微增0.8%。在车市整体下行的情况下,上汽乘用车能够保持平稳的走势,实属不易。

而我们更应看到的是,上汽乘用车在2008年的年销量仅为3.6万,在经过数年积淀后,2016-2018年间已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年销量从2016年的32万辆,到2017年的52.2万辆,突破到2018年的70.2万辆。所以说,上汽乘用车整体的销量表现已经跑赢了大盘,那么年销量从3.6万辆突破到70万辆,上汽乘用车这些年都经历了什么?

“大树”底下好乘凉

都说付出才有回报,上汽乘用车近几年的飞速发展,与上汽集团的支持是分不开的。1985年,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于同年9月正式开业,这也是国内第一批中外合资的车企。随后1997年,投资15.2亿美元、当时中美最大的合资项目——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大众和通用在国内销量的节节攀升,让上汽集团逐渐成为一家航母级的汽车集团。

都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名爵、荣威两个品牌的诞生,就是上汽集团在资本博弈胜出后取得的战果。本世纪初,几经转手的MGR集团(MG ROVER GROUP,拥有MG和罗孚两个汽车品牌)正在寻找买家。彼时,华晨、吉利、南汽以及上汽这四家车企就先后参与了并购,进过多番资本博弈,具有百年英伦血统的MGR被拆分后“落户”中国。其中,上汽收购了罗孚品牌全部的发动机技术,而南汽则以5300万英镑竞购得MG品牌及其生产设备。后来,2007年上汽斥资20.95亿元入主南汽,MG与罗孚两个品牌终于又在上汽集团回归了一个大家庭,这就是名爵与荣威的前身。

其实,上汽乘用车在彼时就相当于造车新势力,但是能够直接买知名品牌、买成熟技术、买先进设备的造车新势力,即便在现在也不多见。在上汽乘用车研发、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都时刻散发出“财大气粗”四个字。比如为了打造MG6这款车,上汽就聘请了两百多位欧洲工程师,力图让国内消费者感受到真正的英伦设计。

大树也会遮挡“阳光”

在生物学中,一棵参天大树能够给周围的花草树木遮风挡雨,但同时,因为遮住了风雨和阳光,它也阻止了旁边长出另一棵参天大树的可能。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就像两棵参天大树,让上汽集团拥有了持续输血的能力,但对于上汽乘用车来说,未必全是好事。

因为乘上了改革开放的东风,上汽人对于如何运营一个合资品牌已拥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但是把这种经验直接套用在上汽乘用车上,显然是不合适的,毕竟MG和罗孚在中国的知名度并不高。相比其他自主品牌从0开始,上汽乘用车也不过是从1开始,而要想持续走下去,同样处在一个摸索的过程。所以经过几年的发展,上汽乘用车的市场表现并没有发生明显改善。甚至在2012年推出MG5时,车迷还这样调侃上汽乘用车——“国产的品质,合资的外观,进口的价格”。

另一方面,虽然竞购MGR集团时,上汽集团已购得部分成熟技术,但是对于日新月异的汽车产业而言,仍显得有点老旧。就像一棵移植过来的树,虽然枝叶根茎都在,但是根却扎得不够深,持续输送养分的能力稍显不足。所以彼时的上汽乘用车,相比合资品牌并没有技术上的优势,而相比国内其他自主品牌,则价格显得不够亲民。没有找准自己的定位,让上汽乘用车长期处于比较尴尬的位置。

如何在大树下,向阳生长?

这种尴尬一直持续到2015年。在上汽集团的大力支持下,上汽乘用车终于在2013年达到了20万级别的销量。但是2014年、2015年的接连下滑,还是让上汽乘用车感受到了市场竞争的寒风冷雨,下一步该如何走?当2014年上汽乘用车疲态初现时,这个问题交到了王晓秋手上。

曾在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任职多年的王晓秋明白,论品牌底蕴,名爵和荣威其实并不输大众、通用。但是一方面,英国品牌在中国的认知度并不高,在品牌力方面较大众、通用仍有差距。另一方面,被上汽集团收购后,名爵、荣威两个品牌已然被国人贴上了“自主品牌”的标签。所以王晓秋上任后,首先在品牌方面慢慢调整上汽乘用车的定位,放下其拥有英伦血统的骄傲。价格变得更亲民的同时,上汽乘用车也在积极发挥名爵和荣威各自的品牌优势。比如MG曾在赛车运动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那么就将名爵的年轻化、运动感做到极致。比如罗孚汽车曾是优雅、舒适的代表,那么就将荣威的舒适和性价比做到极致。

但要想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关键还是产品力!不能否认,在三大件的核心技术方面,上汽乘用车与主流合资品牌还是有差距,那么突破口在哪?王晓秋给出的答案是互联网!随着近几年国内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百度、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在国际上已拥有一席之地,在网络支付方面更是处于领先地位。2016年,在王晓秋的推动下,上汽乘用车推出了荣威RX5。

荣威RX5是由网红设计师邵景峰主导设计,外观简洁大气。其搭载了上汽的“蓝芯”高效动力科技,同时采用了保时捷底盘调校、与路虎同源的GKN智能适时四驱等多种高新技术,在三大件方面就已处于自主车型中的领先地位。当然,更重要的是荣威RX5搭载了上汽与阿里合作研发的阿里云OS,打通了汽车与互联网的沟通。当彼时的汽车因为搭载了触控按钮而沾沾自喜时,荣威RX5已经可以通过语音交互控制车内大部分功能;当彼时的车主还在饭桌上晒车钥匙,荣威RX5已经可以通过智能穿戴设备来开启车辆了。同时与阿里的生态系统的联动,给当时的国人带来了全新的用车体验。可以说,荣威RX5的推出,开启了国内互联网汽车的先潮,也吹响了上汽乘用车反攻的号角。

与此同时,上汽乘用车在营销方面也在做出积极调整。为了满足年轻消费者对驾驶乐趣的追求,名爵品牌就推出了名爵驾控营。由国内顶级职业车手组成的教练团队,对车主进行“一对一带教”,不仅会教授专业的赛车知识,还会进行全赛道练习的培训,让车主真正体验当赛车手的感觉。如今国内已形成一定规模的汽车改装、后备箱集市等名爵品牌独有的汽车文化。荣威品牌也在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方面的优势,积极与用户互动交流,不断提升营销、服务品质。可以说,近几年上汽乘用车不仅在销量上节节攀升,在营销方面也实现了由“壕”到“又壕又准”的转变。

不仅如此,上汽集团还利用MG在全球市场的知名度,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比如在潜力巨大的泰国市场,名爵在乘用车市场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七,在整体汽车市场排名第八,已站稳脚跟。而在今年下半年刚刚登陆英国、荷兰等地的名爵ZS纯电动SUV,也在短时间内收获了超3000个订单。可见,上汽乘用车不仅在向上生长,而且已变得枝繁叶茂了。

写在最后:从近几年上汽乘用车的表现可以看出,MG、罗孚两个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英伦品牌,在上汽集团聚首后,已开始在中国焕发新生。上汽乘用车的俞经民先生有句话令笔者印象深刻:“我们是上汽乘用车,用上乘的人,造上乘的车。”未来,希望上汽乘用车能给我们带来更多更好的产品。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