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第一批保护文物|禹城市“徐楼汉墓”的前世今生

“徐楼汉墓”的前世今生作者|王河北“徐楼汉墓”是禹城市辛寨镇徐楼村现遗存的一处汉墓遗址。德州市人民政府于2005年4月26日将其确定为德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禹城市人民政府立碑纪念。碑文记载:“徐楼汉墓”位于辛寨镇徐楼村东50米,墓冢成龟背状,直径约40米,高4米,面积约2284.

“徐楼汉墓”的前世今生

作者|王河北

“徐楼汉墓”是禹城市辛寨镇徐楼村现遗存的一处汉墓遗址。德州市人民政府于2005年4月26日将其确定为德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禹城市人民政府立碑纪念。

碑文记载:“徐楼汉墓”位于辛寨镇徐楼村东50米,墓冢成龟背状,直径约40米,高4米,面积约2284.3㎡。早年前曾局部暴露,为砖砌,冢上有上百棵松树,墓西20米有一水渠,水渠西为徐楼村,其它三面皆为农田,墓内所葬何人,无从考证。墓室结构不详,墓葬对研究汉代葬制和生活状态提供了更为详实的资料。

另据旧志载,东府冢,在七区徐楼村东首,周围面积3亩余,墓高数丈,夏日松柏森森,风景颇佳,据村父老传说,有尊贵者殁葬于其地。内修阴宅,外覆冢土,雨后冢内时露砖瓦形,该墓封土高大,为堆丘状,直径50余米,高7余米,上植松柏数百株,郁郁葱葱,该墓是保存较为完好的汉墓。

据禹城地名志和村民传,明朝永乐年间,有徐家兄弟不远千里,从山西洪桐县大槐树,迁来立村,取名徐家楼,再后来,薛、马、段、董、潘、刘、李等姓家族,纷纷迁来此处杂居,据说,都是看中了这方“风水宝地”。

上千年来,“徐楼汉墓”一直披着神秘的面纱,不知何方神圣归葬于此?默默无闻地庇佑着这方子民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徐楼汉墓”也给徐楼人带来了历史文明和发展机遇,造就了当地民风纯正,人杰地灵的地域特色,养育了一代代徐楼人。

“徐楼汉墓”还赋予徐楼人许多传奇故事。至今,当地人谈起来还津津乐道。由于时代久远,“徐楼汉墓”本不知是西汉时期哪位王公贵族的陵墓,却被演绎成“神仙地府”,神圣不可侵犯。据说,清末,邻村有个王三,专做盗树生意,夜里偷伐墓地上的大槐树,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槐树砍倒了,也砸死了自己。这件事,在周围村引起很大反响,认为是墓地的神仙显灵,报复王三。从那以后,徐楼村的老百姓,对墓地有神气更是深信不疑,几个大姓家族的族长开了个碰头会,决定在墓地上修庙,祈求神仙保佑。据说大庙落成之日,还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四村八寨的人都赶来凑热闹,松树上则挂满了祈福的红布条,大庙香烟缭绕,善男信女们依次跪拜,求神灵保佑平安。自那开始,当地逐渐形成一种习俗,每年的重大节日,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端午节、三月三、九月九、七月十五、初一十五等重要日子,人们都会自觉地来烧纸上香,从此便香火不断。也是从那以后,越传越神乎,简直把“汉墓”当作了人们的“精神图腾”。

徐楼人薛四,家境贫穷,心地善良,好不容易讨来一房媳妇,商议迎娶邻村姑娘李大脚。娘俩儿皆大欢喜,怎么说办喜事,也要置办几桌酒席啊!办酒席需要桌凳,左邻右舍也没有这么多。后经族长点拨,何不到东头大庙上去借啊?薛四娘俩儿,就按族长旨意,晚上过了子时,去点香祈求。带着供品,纸香,磕磕绊绊来到汉墓大庙,说明来意,求神仙传话,明早来取。薛四将信将疑,第二天早,薛四又来到庙上,远远地看到,五套桌凳,已摆放庙前,薛四遂心花怒放,扣头致谢,回村找人拉运桌凳,成全了婚姻大事!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地就传开了,四村八寨,谁家有红白事,孩生日娘满月,需要桌凳,便都到汉墓大庙去“求”,只要虔诚祈求,准保借给你。一晃几年过去了,个别贪财,刁滑之辈,借桌凳不还,遂惹怒了神仙,从此以后,桌凳想借也借不出来了。

文革后期,在徐楼汉墓曾经发生过一起怪事。不知是谁造谣生事,说是“徐楼汉墓”中神仙显灵了,赏赐“灵丹妙药”,可保长生不老。一时间,四外八乡的人云集“徐楼汉墓”,有的带着纸香供果,磕头作揖,虔诚无比,祈求神药,引来围观群众无数,造成现场几度一片混乱!马官屯公社的公安特派员骑着摩托带着工作人员,前来调查,对中毒颇深的一干群众进行劝说,劝离,对搞封建迷信活动的骨干分子进行揭露。据说特派员还朝天空放了两枪,这才把迷信的人群驱散。

改革开放以后,“徐楼汉墓”被确定为德州市第一批保护文物。好多盗墓贼,也把眼光瞄向这里,打起盗墓的主意。因当时制度还不太健全,管理较为松懈,汉墓也曾几次被盗挖。现在,在汉墓中央还有一个深两米多的盗洞,显然是当时盗墓贼心虚,怕深挖塌方,自己被砸死,或是怕被人发现偷盗,或许怕墓主人显灵寻仇……

“徐楼汉墓”!迟早有一天,你会接下神秘的面纱,走下历史的神坛,让人们重新认识你!给历史一个交代。

王河北,男,山东禹城人,中学高级教师,德州作家协会会员、爱好读书、上网学习、旅游,喜欢村志挖掘与整理。文章散见于《鲁北文学》、《德州日报》等报刊及《德州作家协会》等网络平台。最喜欢的一句名言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