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刑报告》承认错误才是强大的表现

在几年之前看过《战略特情组》,触动就很大也给人以深思,影片焦点在个人情感和情绪紧迫感,需要当下迅速做取舍,是一部情节紧张的剧情片。今天老青见要推荐的这部《酷刑报告》看似也是有关取舍的问题,但实际讨论的问题更负责切真实。

本片沉浸在纸牌屋中的斡旋,对于老青见这种政治知识储备不足的人来说,某些情节的部门逻辑关系和人物隶属关系是稍感复杂,但总体不影响对影片结构的理解,不影响我“力荐”。

影片内容其实不复杂,对911之后的反恐世界形势有所了解的观众都很清楚。2001年911后,美国开始强力反恐,主力前锋就是CIA,奥巴马上台后,CIA也替他长了脸,利用CIA的情报和海豹六队的行动,成功击毙本拉登。

奥巴马上台之初,准备启动一项对CIA使用酷刑审讯的独立调查其中臭名昭著的水刑和音乐刺激手段早已经闻名天下,在一班幕僚大佬的规劝下,太打击CIA军心,便没有启动,而是甩给了参议院情报委员会组织实施,意图很明显,也不说停止调查,而是最后去个业余人士调查个十年八年,扯皮扯到无疾而终。

没曾想,影片主人公在女参议员领导下,耗时五年,愣是拿出了7000页的扎实报告,结论是;强化审讯技术(酷刑审讯)没用,违背了国家法律,CIA错了!

这就把球踢给了美国政府,美国政府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党派斗争,最终通过了报告,承认有错误,2015年,又通过了反恐斗争中禁止使用强化审讯技术的法案。当然,当年使用酷刑审讯的负责人也没有追责,骨干现在已经是新的CIA老大了。

虽然作品里也有牺牲少数人还是多数人的情感纠结问题,但不是影片讨论的核心。而作为这类政治框架电影,其实不免会做审视类比性的理解,但一时又不知该怎么说,如何说的比较正确,似乎很难,干脆就引用影片中的一些感触较深的桥段和对白吧。

当如此真实的台词和桥段出现的时候,我意识到,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件,随之而来的思考就更多了,就像这中的另一段对话。

“我们这么做是为了我们的国家为了我们的信仰。 ”

“可能你没意识到,我们做的是同样的事。 ”

他们谁是爱国的,谁是不爱国的呢? 他们似乎又都是,又都不是,但归根结底,选择了公开报告,这说明,后者的爱国,经过充分的探讨后,更“爱国”一些吧。

当然,没变的还是没变,但是至少因此,有了变的可能。

有,总比没有好。

最后,影片有勇气用这段话做结尾,我相信,其他人不该越发失去否定自己错误的勇气。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