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融入艺术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让思政教育资源融入艺术教育,帮助广大艺术青年坚定“四个自信”,这是新时代交付给高等教育的重大课题。

以史为鉴,培育新时代艺术青年。1938年初,中共中央决定成立鲁迅艺术学院。由毛泽东亲自领衔,与周恩来、林伯渠、徐特立、成仿吾等一起作为发起人,联名发布了《鲁迅艺术学院创立缘起》。“创立缘起”这样写到:“艺术——戏剧、音乐、美术、文学是宣传、鼓动与组织群众最有力的武器。艺术工作者——这是对于目前抗战不可缺少的力量。”1938年4月10日,毛泽东同志在鲁迅艺术学院成立大会上指出,要在民族解放的大时代去发展广大的艺术运动,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指导下,实现文学艺术在今天的中国的使命和作用。同年4月28日,毛泽东同志再一次指出,鲁迅艺术学院要造就具有远大的理想、丰富的斗争经验和良好的艺术技巧的一派文艺工作者,这三个条件缺少任何一个便不能成为伟大的艺术家。而这,恰恰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产生了跨时代的共鸣。“鲁艺”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受到了党的激励展开了积极的艺术实践与探索,创作出了一大批生命的“艺术赞歌”。新时代的今天,高校艺术专业的广大青年学生要做新时代的艺术青年,肩负着文化强国的重任,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新时代先进文化中汲取艺术创作的养分,才能创作出不愧为时代的优秀艺术作品。

不忘初心,培养人民的艺术工作者。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特别强调:一切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只有联系群众、表现群众、把自己当作群众的忠实的代言人,他们的工作才有意义。同样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他还强调,文艺只有根植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潮流,才能发展繁荣;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才能充满活力。这是党的领导人对艺术工作者的在不同时期的发声,也是共产党人唯物史观一脉相承的延续。艺术要植根于人民,青年学生更要放下手机、电脑,走出互联网、课堂,离开宿舍和自我的安逸的空间,走进人民生活的广阔天地,不断地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提高认识美的发展和创造。深入体验形成的刻骨印记和理想与现实碰撞后的感悟结合成了无数流露出真情实感的画面,这一切的形成都源自于思想上的引领。高校思政教育走进艺术课堂,组织开展生活实践、野外采风、乡村振兴艺术帮扶等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艺术创作的素材,还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艺术工作者。

与时俱进,引领艺术教育创新。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艺术教育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面临着诸多问题,要改革、要创新、要与时俱进;要研究、要育人、要面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高校育人的全过程”。从这些重要论述中我们找到了答案。一是因事而化。艺术课堂融入思政教育可以正确引导青年大学生正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受其他外力干扰;帮助学生解开思想的困惑,不因外界条件误入歧途。切实关切高校艺术专业的青年学生的思想,在艺术专业课程中结合思政教育命题,展开艺术创作。将红色文化融入教学,带领学生了解历史、读懂人物事件、直面战争,激发他们的创作激情,使他们能够创作出有血有肉鲜活的艺术作品。用思政教育引导广大艺术青年学生向一个积极、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二是因时而进。新时代高校艺术专业的思政教育必须要让青年学生明确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将高校艺术专业课堂开设到我们的乡村、现代化工业园区、人们日常生活的市场、艺术产业园等地点,让学生融入其中,成为万千人物中的一员,让新时代中国梦激昂他们的青春,点燃他们的热血,让他们的艺术梦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先锋。三是因势而新。高校要掌握时代风向标,创新艺术教育新方法,将传统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形成思政教育与高校艺术专业培养的合力。只有这样,高校才能持续发展,实现形式的突破与内容的创新,切实做到引领时代,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出勇于拼搏的弄潮儿。我省在高校开创乡村振兴学院,将乡村扶贫工作与高等教育工作结合,正是高校因势而新的正确解读。乡村振兴学院的创建就是将扶贫工作视为己任,将国家兴衰与人民的幸福系于心上。艺术专业青年学生在乡村开展调研,用艺术为乡村振兴服务,传承濒临消失的艺术手工艺,靠他们的专业与思想带动了乡村经济,它不局限于理论研究、纸上谈兵,更是真正地为乡村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这是新时代艺术青年工作者的高大形象,而思政教育正是添加在培养他们的土壤里的有机肥料。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