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的劣币驱除良币

“劣币驱逐良币”是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定律,是指当劣币、良币同时存在于市场上时,虽然两种货币实际价值不同,但由于法定价格是一样的,因此必然出现良币被劣币逐出市场的事实。

背后反映的是当事人信息的不对称,假设人人都能识别劣币,并拒绝使用,那么劣币自然没有市场了。

其实深层次的本质原因,还是在于游戏规则的设立有问题,假设政府将劣币与良币的鉴定方法公布于众,或者从货币流通环节杜绝劣币的使用,那就不会出现这一现象了。

这种现象在现实中也是屡屡可见,比如假冒伪劣盗版产品充斥市场,而正版产品无立足之地; 考试中作弊的人多了,慢慢地,不作弊的人觉得这太不公平,要么加入作弊的队伍,要么退出考试。

在职场中,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也同样令人感同身受,不寒而栗。

想干事的,独木难支。

很多年轻人初入职场,大多数还是想好好干一番职业的,而当进入职场一段时间后,发现周围的很多职场老司机,不是推诿扯皮,就是溜须拍马,总之就是没把心思放在工作上。

这些职场老司机对于工作,得过且过,反倒是对于人际关系、职场潜规则等异常关注,而最终的结果恰恰是,这类人在职场晋升得最快。

因此本来想真正做点事情的,在看到周围人都是这幅姿态时,除自己的积极性备受打击外,更为实际的情况是,公司的运营是依靠大家的合作完成的,即使你再怎么拼尽全力,绞尽脑汁,但别人不配合,除了一声长叹,我们别无选择。

而且,当你想做事时,遇到别人不乐意配合的,免不了会起争执,这样下去必然得罪一旁众人,到最后,不仅事情没做成,别人对你也会颇有微词。

遇上那种心胸狭窄的,搞不好会在上司面前造谣诽谤,如果此时大家异口同声,或集体缄默,那你也将是百口难辨。

于是,最终的结果,不是做事的人选择退出,就是其也近墨者黑,与他人同流合污,至此,劣币成功地驱逐了良币,因为这种环境下,良币是无法生存的。

太优秀的人,要么留不住,要么被同化。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太优秀的人,在职场中难免受到各种非议、阻难,当一个非常优秀的人进入到公司里后,那些平庸之辈视之为洪水猛兽。

原本死水一潭的安逸和平静,顷刻被动荡和不安所替代,因此其他人必将群起而攻之,除之而后快。

而太优秀的人,多多少少有些傲娇和不屑,特别是当发现自己的周围充斥着一帮庸俗之流时,内心里的优越感表现的更为明显,自然会在言语和行为上令他人不适,与他人的合作,也必定充满各种坎坷,久而久之,很难融入大环境。

最终的结果,要么是优秀的人因无法适应原本的环境和土壤,悲情离去,要么意识到问题本质,进而掩盖自己的锋芒,姿态上变得低调和谦逊,至少从表面上使得自己与现有环境没有那么的格格不入。

以上两例职场中劣币驱逐良币的案例,在现实中普遍存在,作为老板来讲,要想让良币留存下来,就必须改变现有的一些不利于良币发展的土壤环境,比如在薪资上特殊照顾,在管理体系上适当创新,便于为良币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而作为良币来讲,如果要在现有环境下不被劣币驱逐,也需要暂时委曲求全,先适应下来,再慢慢改良或为自己创造有利于自身突围的外部环境。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