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两成人患胆道疾病,“保胆还是取胆”亟待规范,中山医院今牵头成立沪苏皖胆道联盟

随着技术理念的推进,临床选择保胆还是取胆,将有最新版规范共识来指导。

我国胆道疾病发病正在不断攀升,今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主办的第二届中山胆道外科高峰论坛上传出消息:胆道疾病在人群中占比20%左右,随着技术理念的推进,临床选择保胆还是取胆,将有最新版规范共识来指导。由中山医院牵头成立沪苏皖胆道联盟正式成立,联盟涵盖区域内40余家医疗机构,将推广胆道疾病同质化理念与技术。

胆囊犹如一个储藏袋,人体利用胆囊日常储存胆汁,胆道疾病与饮食方式密切相关,正因此近年胆道疾病发病迅速走高。专家透露,全国范围内,胆道疾病发病每年递增5%,上海地区十年来发病数量几近翻倍。临床上,胆囊结石发病率为10%至15%,胆囊息肉发病率为1%至10%;男性发病率为8%至9%,女性则为11%至12%。

“虽然胆道疾病高发,但百姓对疾病的认知远远不够”,复旦大学胆道研究所所长、中山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刘厚宝教授表示,“许多胆道疾病患者未能得到及时治疗。”

近年来,胆道外科领域发展迅速,理念技术日新月异,基层医疗机构亟待跟进。刘厚宝举例:曾经部分医疗机构推行的“保胆取石”已被临床证实并不可取,即便患者属胆囊良性疾病,“保胆取石”仍会旧病复发;不过作为功能器官的胆囊,在少数病例中确实需要保留。保胆还是取胆,指征的界限在哪儿?专家透露,全国范围内指南规范和专家共识正在进行修订,新版指南有望明年问世,为基层医生带来权威指引。

新成立的联盟由中山医院牵头,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等。记者了解到,联盟将助推长三角胆道疾病诊治的一体化及同质化,具体包括:开展长三角各地基层胆道医师实训班,提升基层医生的胆道疾病诊疗水平,利用远程医疗等方式,让患者足不出户享受优质医疗资源及诊疗服务。

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蔡秀军教授在论坛上同时表示,下一步“沪苏皖胆道联盟”可以考虑扩展为“沪浙苏皖”胆道联盟,进一步提升大长三角区域基层胆道疾病的诊治水平。

据悉,中山医院胆道外科由我国著名外科学家孟承伟教授、林守诚教授创立。多年来,科室在胆道外科临床和基础研究等方面,取得许多进展,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科室团队在胆道系统肿瘤(胆囊肿瘤、肝管肿瘤、壶腹部肿瘤)开展规范化诊治和精准化手术,其他胆道疑难杂症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