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创新体制机制招贤引智

12月29日,记者获悉,今年以来,我市打好政策引导、平台搭建、服务保障“组合拳”,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创新政策体系,唱响人才改革“主旋律”。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十一条措施》,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出台《银川市高精尖缺人才优厚待遇实施办法》及7项实施细则,兑现155名高精尖缺人才生活补助800余万元。出台《银川市创新型大学生宜居工程实施办法》,对创新型人才给予生活补贴、购房补贴、人才公寓、共有产权房等四项住房保障措施,并投入1亿元购置256套创新型大学生共有产权房。创建引育模式,提升人才引进“加速度”。

探索建立“首都带首府”“闽宁合作”“苏银合作”等人才引进合作机制,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通过技术指导、项目合作等方式柔性引才引智,引进紧缺高层次人才200余名,人才团队30余个。先后实施“人才小高地”建设、学术技术带头人储备、高端经营管理人才、“人才团队进民企咨询服务”等人才培养工程,多管齐下培养本土人才。开展“才聚银川、梦圆塞上”校地企对接、“创意创新在银川”、宁蒙陕甘毗邻地区人才交流、大中城市联合招聘等41场活动,吸引各类人才集聚银川。

创优服务环境,做好服务保障“后勤部”。落实1.5亿元人才专项经费,创立2亿元创新创业投资基金,共建苏银人才合作发展基金1600万元,推进双创项目落地。建设银川人才创新发展服务中心,打造“银川人才云”等平台,为人才提供“互联网+人才服务”,在市民大厅设立人才窗口提供21项人才服务,营造暖心舒心的人才服务环境。推行“1230”(“1”,即开办企业一日办结;“2”,即不动产登记两日办结;“3”,即项目报批全流程30个工作日内办结;“0”,即从“最多跑一次”向“群众零跑路”转变)行政审批服务新模式,为人才创新创业创建良好政务环境。优化整合凤城名师、凤城名医、凤城工匠、凤城科技名家等9个凤城系列表彰机制,加强对各领域人才的激励表彰,引领人才助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