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中国的环保世界话语权

​来源:赤子杂志11月刊

本刊记者刘俊杰 孟根龙 蒙冬梅 贾卫列

​2019年11月4日,美国政府正式通知联合国要求退出《巴黎协定》,并启动“退群”程序,兑现了2017年6月特朗普许下的“美丽诺言”。

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的《巴黎协定》,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继《京都议定书》后第二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定,为解决全球气候危机打下了基础,标志着解决全人类面临的气候问题开始进入了全球合作的新时代。但特朗普政府为了其一己私利,认为《巴黎协定》会使美国经济处于不利地位,不顾国际社会和美国大量城市、企业、公众的反对,把小集团利益置于全人类利益至上,悍然退出巴黎气候协定,使本已混乱不堪的世界陷入更加无序的状态。美国已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巴黎气候变化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移民协议、伊朗核协议、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等,决定退出《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威胁退出美韩自由贸易协定、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世界贸易组织,给本来已经动荡不安的世界更蒙上了一层阴影。这些组织曾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政治利益,但因当前对美国的某些限制与其眼前利益的冲突,导致美国对“退群”上瘾。这对正发生变化的国际秩序会产生更恶劣的影响,不仅国际法遭到践踏,全人类的利益乃至美国的长期利益也会受到损害,世界会陷入动荡的恶性循环。在当代,一直以来领导人类发展的大国,在眼前利益面前没有大国的风范更毫无大国的担当。

西方国家大力“提倡生态环境保护”,保证了资源在特定状态下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持。随着社会发展,西方的环境保护运动日益呈现殖民化、政治化和极端化的趋势。西方发达国家不管不顾发展中国家人民生存问题的现实,把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与环境保护相挂钩,大肆渲染中国沙尘暴和雾霾问题、印度水污染事件、巴西亚马孙森林火灾等发展中国家环境事件,否定中国、印度等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成就,试图站在西方的“道德制高点”谴责发展中国家,推行“环境殖民主义”,进而捞取更多的经济和政治利益。

世界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动辄指责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不力,但自己却重启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甚至在生态保护区进行石油开采,2017年1月—2019年9月就有128项环保法规被美国政府放松;美国经常发动对其看不顺眼国家的战争,海湾战争中仅伊拉克受污染地区有300多处,有52种鸟类灭绝,受害人数达2250万,石油燃烧释放的烟雾严重影响了气候,科索沃战争中使用的巨量炸弹,严重破坏了前南斯拉夫地区的地质结构和生态环境;日本冒天下之大不韪,重启商业捕鲸,更是置全球的生态环境于不顾,把核废水直接排入太平洋;在环保主义的大旗下,发达国家的垃圾分类工作做的还是不错,但垃圾的最终处置与其高唱的环保却毫不沾边,通过垃圾的跨境转移把处理成本极高和不能最终处理的固体废弃物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依靠街头环保运动起家的瑞典女孩桑伯格,舍弃对跨洋旅行而言最低碳的飞机不坐,登上国际知名大公司赞助的所谓“零碳排”帆船横渡大西洋到纽约(帆船最后用飞机运回欧洲),而且一进美国港口就开始吐糟“闻到的污染的味道”,紧接着“怒视”特朗普、“咆哮”联合国,一度成为斩获诺贝尔和平奖的“领跑者”,但她这种吃面包时扔掉较硬的面包边、日常生活也大量享用塑料制品所带来的“方便”,将西方的环保运动推向另一个极端。桑伯格乘帆船渡海去纽约,表面上看极大地减少了碳排放,但支撑她横渡大西洋旅程的后勤安全保障对资源的消耗,恐怕远比购买一张飞机票消耗的资源大得多。墨西哥“绿色时尚”酒店Azulik受到西方富裕阶层热捧,酒店没有电、WiFi、空调、淋浴,喝的饮用水为过滤过的雨水,但每天的房费高达2000美元。西方富裕阶层与“千禧一代”的花钱买罪受只是一种噱头,是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另一种方式。可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今西方国家环保运动的另一面。

20世纪60、70年代,《寂静的春天》、《增长的极限》等著作的出版掀开了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的序幕。西方有识之士认识到人类发展同物理极限、社会极限的冲突,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这是人类深刻反思工业革命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力图转换思维、寻找新的发展模式的一个新的尝试,对保护和发展环境资源、满足当代和后代的需要,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有利于在工业文明的框架内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相协调。可持续发展模式曾给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全球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世界各国对资源开发和利用强度有增无减,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基于“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观基础上的工业文明的新发展模式,试图对传统工业文明发展模式进行修正,在实践中甚至以“部分人类中心主义”为标准,这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重大缺陷,也是可持续发展在全球陷入困境的根源。

在可持续发展模式基础上的环保运动,放在全球视野中看只是小范围的。这种区域性的环保行为,往往通过污染、资源消耗的转移得以实现。Azulik的一天房费,恐怕能让不发达国家的穷人生存一年有余,酒店“废气、废水、废物”的排放严重污染的当地的生态环境,游客在酒店高昂消费的金钱是他们在消耗了许多自然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之后挣得的,如果把这些资金用来保护如森林、草地、湿地,防止水土流失,维护生物多样性,防治环境污染……应该远比其号称所谓的“促进个人精神世界探索”、“建立和回归社群”更具有环保意义。无论是当今西方的环保理论,还是人们的环保行动,放在全球范围看,绝不是全人类所需要的环保,建立在西方中心论基础上的这种“环保政治秀”不应提倡,我们更不能盲从。

由于全球环境问题的加剧,其影响正渗入到国内政治、国家安全领域,环境外交成为建立世界新秩序和构造未来国际格局的重要途径,打环保牌是不同国家、利益集团在政治上博弈的重要工具,环境问题日益政治化。西方国家的一些精英、政客出面支持桑伯格,本质上是为了其集团的经济和政治利益。不同的利益方为了实现各自的目标,通过环境问题的街头运动化,营造有利于自身的社会氛围。一些激进的环保主义者,甚至还会采取过激的行动以达到实现其愿望的目标,客观上会造成“绿色恐怖”。

西方的环境保护殖民化、政治化和极端化等对世界的不良影响不容小觑。发达国家凭借先发优势从领土殖民、政治殖民、经济殖民发展到生态殖民、环境殖民,继续盘剥广大发展中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因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落后,生存和发展的理念跟随发达国家的步伐,加之国际话语权的缺失,使其盲目陷入发达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理论之中,这种理论不自信的现象在当代中国的一些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人在理论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创立了不同于西方学说的生态文明理论,但理论界有一种观点却认为生态文明是现代西方环境保护理论的组成部分,似乎只有把中国人创造的理论纳入西方理论体系才算修成正果,这实际上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智慧和当代中国高速发展实践的一种不自信,不敢正视生态文明理论是对人类文明和世界文化的贡献,没能看清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华民族和人类的发展勾画了一条新的不同于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之路。更有甚者,从自身利益出发肆意诠释中央的生态文明精神,实际工作中不顾国家利益大局从小集团利益出发,在环境治理过程中部门合力、地方扩大化的“一刀切”现象盛行大江南北,用片面的思维、粗暴的手段和丝毫没有科技含量的措施追求蓝天碧水,在被别人掐住发展脖子时还鹦鹉学舌地高谈阔论环保,从近期看与中央的稳就业、稳收入、稳消费、稳经济的精神背道而驰,从长远看则“自毁长城”,严重阻碍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和中华民族的复兴。

新时期西方殖民主义的实质用大白话说就是“我可以发展,你们不能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时刻警惕和防止西方用环保问题限制别国发展的步伐。这并不是不要保护生态环境,而是要在生态文明的框架下正确处理发展和保护的关系。从国际层面看,摒弃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以西方为中心的“部分人类中心主义”普世价值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以“共生和谐”为核心内容的全球生态文明新理念和发展观,使之成为人类未来发展真正的普世价值;从政府层面看,时刻牢记“绿水青山是生存之本,金山银山是发展之源”,二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不可偏废,加大绿色经济的发展力度;从部门层面看,破除部门间各自为政的做法,变革固步自封的狭隘思维,要解放思想、放眼全局、打破成见、换位思考、务实创新,杜绝利用既得利益支配下的垄断话语权肆意曲解生态文明;从企业层面看,在依法追逐利润的同时真正担负起企业的社会责任;从公众层面看,追求环保不是“好玩和炫酷”,而是平平淡淡、实实在在地过简朴的生活,适度消费、节约消费,人人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担负起打造“环境优美、经济绿色、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科技创新、社会和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任,这就是中国的时代担当。

( 作者: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南宁师范大学副教授、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研究员)

责编:丽英(电话:010—65420087 邮箱:chizizzs@163.com)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