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核心价值观构筑校园文化之魂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立德树人,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结合实际,根据受众群体差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校园文化之魂,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重大问题。

小学——注重渗透灌输。小学生是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启蒙阶段,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必须从小做起。一是趣味活动重在渗透。辽源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明确提出“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显性化教育”的工作思路,引导各县区运用各种形象直观、通俗易懂的方式抓好小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作。东辽县实验小学采取形象直观、通俗易懂的方式,启发孩子自己动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画出来、剪出来、唱出来、演出来、讲出来”,受到小学生的喜爱。二是校园课件重在生动。要教育孩子有理想、有志向、有梦想。辽源市各县区直属小学校认真落实这一教育理念,从励志教学片——《中国梦365个故事》中选取《英雄祭》《启明星》《天使梦》等故事,让小小的心灵感悟梦想的力量。三是文明实践重在养成。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重在平常生活的习惯养成,引导少年儿童从身边小事和生活细节入手,在具体的学习、生活中培育良好习惯,形成家校联动的教育机制至关重要。辽源市委宣传部和市文明办认真研究解决家长和社会关注的孩子成长热点问题,根据未成年人年龄特点和生活规律,联合有关部门制定和下发《关于在全市开展“关注48个生活细节”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的通知》,设计了“日常生活好习惯、自觉学习好习惯、思想品德好习惯、健康心理好习惯和自我保护好习惯”共计“五大板块”48个细节要求,各学校将这些要求与德育教学一道设计、一体安排、一同推进,成为小学校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

中学——重在育人引导。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是人生的第二次成长高峰。其生理、认知、情感、自我意识在迅速发展,是一生中发展最迅速、最旺盛、最关键的时期,也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最佳时期。一是利用读书活动引导。辽源市各中学坚持开展《中华魂》读书活动,每年一个主题形成了独特的活动品牌,营造了浓厚的校园书香氛围,成为引领中学生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工程。市教育系统围绕深化党史国史等专题教育,向学生推荐《党史札记》《忆长征》《历史的选择》等30多本阅读书目,引导学生在深化阅读中系统地了解党史国史,从中感悟民族使命,认清肩负时代责任。二是利用红色基因引导。近年来,为了把红色传统、红色记忆、红色基因牢牢植入广大青少年的心中,全市教育系统共编写各种红色教材21本60多万字,市关工委组织讲师团、关爱工作团100余名“五老”深入中学课堂、校园新时代传习所,围绕理想信念、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等宣讲30多场次,受教育青少年达到8万多人次。三是业余党校平台引导。高中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利用高中业余党校平台对学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全市各级高中学校坚持和完善高中业余党校办学制度,发展学员500多名,吸纳80多名业余党校学员加入党组织。四是强化社会实践引导。辽源市充分利用我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育资源,开展校园引导与校外实践内外双向互济教育,使青年学生做到志存高远、德才兼备、情理兼修。五是注重媒体网络引导。为强化中学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各中学按照要求有效建立完善中学校园网上舆情发现、研判处置、回应机制,有效引导校园思想舆论,及时帮助中学生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营造校园清朗的网络空间。

高校——促进善思明辨。大学生思维活跃,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当前,社会思想文化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趋势,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价值取向十分重要。一是设置议题思辨。吉林师大辽源分院在议题设置中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内容,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主题鲜明性和行为导向性。二是专题演讲思辨。辽源职业技术学院举办大学生专题辨论赛,辨题围绕反映当今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组织学生以演讲思辨等多种形式,培育学生善良的道德情感、正确的道德判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三是问题导向思辨。辽源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大学生开展“改革开放40年之我见”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引导青年学生正确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确认识“改革与发展”“国强与富民”“中国梦与民族梦、个人梦有机统一”的关系。四是座谈析理思辨。辽源职业技术学院从大学生感兴趣,热点关注的话题入手命题,组织学生开展座谈讨论,帮助大学生从中善思明辩,引导大学生知荣辱、明是非、辩美丑,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弘扬,自觉涵养净化校园和社会风气。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