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华为造车风声再起

华为是否能够站到价值链的顶端,拿到最具利润的一环,是其进军整车制造的决定因素。

文/《汽车人》张恒

近年来,华为在汽车产业动作频频,显然是在汽车“新四化”的革新中看到了时代机遇。人们会觉得华为这家企业胃口极大,于是不断猜测其会不会造车,是否只甘心作为上游技术方案提供商。

新年伊始,网上有消息称,华为决定重启造车项目,并与长安展开合资合作。此前,华为曾多次表示只会作为智能汽车的计算、联网和通讯系统的供应商,并不打算自己造车。但从华为的招聘情况来看,他们正在招聘汽车安全、材料、结构、工艺仿真、电控等岗位的工程师。这自然使人心生疑虑,华为真想造车?

看华为过往的项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为什么它不会造车,这一点和苹果一样。华为的主营业务都利润极高,虽然没有具体的财务信息披露,但可以肯定,其各种业务动辄“对半赚”。这也使华为可以用很高的薪资吸引一流人才,进一步巩固技术优势。

汽车业最大的问题就是利润率不够吸引人,汽车制造的综合毛利率大都在10%左右,好的在20%。汽车行业第一集团军,利润率也基本都在个位数。特斯拉这个价位的品牌,年销量超过了40万辆,到今天也没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盈利。当然,汽车行业也有毛利高的,比如法拉利,但量太少了。这种超豪华品牌的量和单车价格,华为这种规模肯定是看不上的。同时,这也是苹果公司决定不造车的主要原因。

但这确实也是后话,拿结果倒推。手机行业开始也没有利润,华为做通信之初,也是用价格战去拼,利润必然不高。现在的高利润,是因为技术上取得了领先,于是就有了更多议价权。

早些年的手机行业,除了苹果和三星,其他手机厂是没多少利润的。今天的华为手机所以赚钱,是战略的成功。和小米同等规格的产品,华为品牌溢价可以贵出2000元。一方面,它利用了中国制造的情怀;另一方面,华为通过十几年的努力,攻克了手机产业最具价值的一环——芯片制造。此外,它还深挖了手机拍照技术,以此带来了高溢价。

所以,华为最初进入到一个行业时是不赚钱的,它凭借着自身的努力,最终走到了价值链的高点。华为在通讯和手机领域,最终做到了高利润,但这可以复制到汽车产业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华为最终是否会造车的决定性因素。

在《汽车人》看来,非常非常难,比通讯行业和手机行业难得多。为什么?因为通讯和手机行业,在华为成功之前,至少还有高利润的企业。这说明通讯和手机行业暂时是红海,只要走到行业前列,就可以赢家通吃。汽车行业呢?特斯拉的单车价格和单车利润情况都令人羡慕,却仍不能做到真正的盈利。当然,这也和投资太大有关。

丰田汽车很赚钱,每年在全球卖上千万辆,丰田的毛利率在行业里也是很不错的,但对比华为的主营业务,甚至和一些其它中高端制造行业相比,吸引力也显得不足。作为重资产行业,即便能进入到第一阵营,也比通信和手机产业难得多。

最重要的是,新能源汽车产业最具价值的一块是动力电池,而且已经出现了宁德时代这样的寡头。毫无电池经验的华为,这块业务不可能在战略考虑范围之内。如果拿不到最具价值的一块,华为大概率就会不去做。即便不造整车,在汽车智能化方面华为定然有所建树。随着5G技术在汽车上应用和普及,华为的优势会越加明显。

进入5G社会后,会不会有颠覆性的创新模式出现,汽车行业的价值链会有怎样的变革?谁都不好说,大家也都是畅想而已,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文/《汽车人》张恒,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