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唯物史观展现多元文化

《黑龙江通史·民国卷》主编、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敬荣

《黑龙江通史·民国卷》主要阐释了1912年至1931年“九一八”事变期间黑龙江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对外关系等历史进程的演进。虽然这段历史仅有20年时间,却备受学界和世人瞩目。今日抚卷深思,感慨和体会颇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坚持唯物史观,摒弃历史虚无主义。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起了中华民国,推动了中国历史向前发展。但是在黑龙江地区,革命党人的活动却受到保皇势力的镇压和破坏,最后以失败告终,令人扼腕。本卷充分肯定了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指出其传播了民主共和思想,冲击了边疆地区落后封闭的政治体制,为民国时期黑龙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黑龙江地区比邻俄国,最早感受到了社会主义气息,接触到马克思主义。本卷专门设立章节阐释马克思主义在黑龙江地区的传播,以及共产党人瞿秋白、周恩来、张太雷等人在哈尔滨的革命活动,特别是中共六大代表通过“红色之路”远赴苏联参加会议,弘扬黑龙江地区革命精神和传统。民国时期黑龙江地区基本上归属奉系军阀统治。奉系军阀是近现代中国政治舞台上重要的政治力量。近些年来,部分人对军阀统治过度褒扬,偏离了历史事实。我们秉承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对其维护国家主权、加强边疆社会治理、促进近代经济发展等举措和作为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对其穷兵黩武、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等罪恶也进行了揭露和鞭挞,客观地阐释了奉系军阀在黑龙江历史上的作用和影响。

展现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画卷。近代以来,黑龙江地区由荒凉的边陲发展为闻名中外的区域,得益于其被裹挟进时代发展的大潮。20世纪初期,沙俄为侵占中国东北修建的中东铁路,客观上沟通了黑龙江地区与国内外的联系,大量的中外移民汇聚于此,带来了资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廉价劳动力,促使近代经济蓬勃发展。苏俄十月革命后,20多万俄国人又逃亡到中东铁路沿线定居,使黑龙江呈现出中外杂糅的局面。为此,中国专门设立了东省特别行政区进行有效管理,确保其社会秩序正常运行。于是,在黑土地上中西文化、宗教、戏剧音乐、建筑,乃至生活方式交相辉映,形成了庙宇与教堂、歌剧芭蕾舞与京剧评剧、青砖大瓦与巴洛克建筑、面包牛奶与馒头大饼等并存的格局。这种包容互鉴、多元的历史文化特征是民国时期黑龙江地区独有的,其影响延续至今。我们用较多的笔墨阐释这种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进程,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对外交往等方面予以详细论述。

认真撰写,精心打磨。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开始,我省有关学者就进行民国时期黑龙江历史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为本书的撰写提供了学术支撑,但是也使我们压力倍增。为了写好本书,使其更完整地体现这个时期黑龙江的历史风貌,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增加了以往被忽略的重要问题,如黑龙江航权、边疆社会治理、俄侨等问题,并加以深入论述。深入挖掘史料,特别是档案和文献资料,使本书内容更加丰富和厚重。

手捧飘着墨香的书稿,心里充满了怀念之情。2018年,本卷原主编辛培林和重要作者张凤鸣先生先后因病逝世,他们都是学养丰厚、学术造诣很高的东北地方史专家,他们的贡献随本书的出版,永远流传。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