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读者奉献立体的黑龙江近代史

《黑龙江通史·清朝卷(下)》主编、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随安

黑龙江地区的近代史与整个中国的近代史是同步的、密不可分的。谈及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谈及中国近代遭受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人们通常想起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其实,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构想并不是首先产生在英国,而是在沙皇俄国。早在1731年,俄国就出现了对中国开战的计划,英国人在1793年提出对华战争的设想。进入19世纪后,英国和俄国一南一北,对中国形成夹击之势。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还借鉴了俄国的侵华“经验”。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趁火打劫,割占了黑龙江地区的大片领土。

黑龙江地区以特殊的方式参与了两次鸦片战争。为了应付两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多次从黑龙江地区抽调驻防八旗入关参战,致使本已地广人稀的黑龙江地区更加空虚凋蔽,损害了武备本就严重不足的黑龙江边防,为沙俄提供了发动侵略战争、割占中国领土的可乘之机。两次鸦片战争与黑龙江地区的历史进程密不可分。

黑龙江地区的近代史极其复杂,我们避免把本卷写成单一的政治史或沙俄侵华史,在章节结构上,增加了经济史、文化史、行政体制改革、社会文明转型等章节,力求为读者提供立体的历史画卷。

在体例和结构上,我们从黑龙江地区历史实际出发,一方面,大致依照年代的顺序阐述历史进程;另一方面,采取专题式的方式,把极为复杂的黑龙江近代史进程归纳为9个重大问题加以剖析。这种写法既照顾到了通史著作的全面性,又保证了学术研究的深刻性。

在编研过程中,对一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有了新的认知,给予新的评价。比如,过去对“闯关东”移民群体通常笼统描述为“关内北方数省”即河北、山东等地百姓。我们基于档案史料发现,在“闯关东”移民潮中山西人不在少数,且得出以经商者为多的结论;再如,对黑龙江八旗官兵,过去论者通常称其为清廷倚重的“劲旅”,诟病其在“平捻、教匪、陕匪、剿回”中的反动作用。我们在研究中发现,黑龙江八旗官兵为维护祖国统一作出巨大贡献,在“康熙年之征噶尔丹、准噶尔,雍正年之征科布多,乾隆年之征金川……道光年之回疆不靖、英人犯境、防英法等,前后共计六七十次”,出征的官兵“其或生还者十不得一”。所以,我们认为,如果不给予这个群体公正的历史评价,就会愧对先人,误导读者。

我们高度重视挖掘和运用新的中外文史料。例如,为了揭露沙皇俄国在江东六十四屯的暴行,我们使用了不被人关注的中文资料《沙俄霸占江东六十四屯的前前后后——七十三位老人访问记》。这份珍贵的调查报告由省社会科学院老一辈中俄关系史专家刘民声、孟宪章等在1965年完成,他们在黑河地区的瑷珲县进行了历时两个月的调查,到过5个公社,访问了73位江东六十四屯惨案幸存者。另外,我们又查获了新的俄文资料,新史料的使用大大增强了本卷的史学价值。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