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洗碗效应”

经常洗碗的人常会失手将碗打破,自责之余,周围的人可能还严厉指责:“怎么这么不小心,洗碗都洗不好,还能干好什么活呢?”那些勤快的人因为小小的闪失把碗摔碎,受埋怨、受责备,而那些懒惰的人不洗碗,自然摔不碎碗,也就不会被骂。久而久之,洗碗的人就越来越少了。

1月3日,共产党员网发布的刘文晓老师的《与其“能者多劳”不如“人尽其能”》一文,道出了生活、工作中那种貌似合理的“能者多劳”现象之诸多弊端。这不禁使人想起社会学中的“洗碗效应”:经常洗碗的人常会失手将碗打破,自责之余,周围的人可能还严厉指责:“怎么这么不小心,洗碗都洗不好,还能干好什么活呢?”那些勤快的人因为小小的闪失把碗摔碎,受埋怨、受责备,而那些懒惰的人不洗碗,自然摔不碎碗,也就不会被骂。久而久之,洗碗的人就越来越少了。

这个“洗碗效应”,延伸出来,其实就是“能者多劳”,且“多劳多错”。这让人想起多年前单位的一位老同志来。他业余爱好练习书法,写得一手好字,所以单位大到标语口号,小到几张奖状,都“安排”给他,他也都认真完成,且从来不谈报酬。就那么一回,在写奖状时将受奖者的名字写错了一个字,领导就来了一番责怪,什么“不负责任”,“工作漂浮”等等的“帽子”就被扣上了。其实他写过那么多的文字,就错了这一回,并且都是“底稿”太潦草才导致写错了偏旁。须知,那些一直没干这份“义务”者,可就没有这被“责怪”的机会。

记得《人民日报》“今日谈”曾刊载过一篇题为《用“快牛”也要催“慢牛”》的文章,其中指出,作为领导者,既要善于保持“快牛”的积极性又要善于激发“慢牛”的主动性。这就要求,作为用人单位,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要放得下架子,不要只把眼光盯着那些有特殊专长的人,而要用更多的精力去发现、去培养。如果一个单位里这样的“能人”多了,大家干起事业效果更佳。反之,如果就让那些“能者”去干,其他的“慢牛”就悉听尊便,那整个单位、部门就不会有好的发展。

倘若领导干部总是持“能者”就该“多劳”的观点,那么在人才使用中就会给那些默默无闻的、工作能力强的“安排”许多分外工作,还得好好干。干好了没人感谢你,干差了还说你没出力,甚至被“问责”。这样下来,在一个单位里,有些人一天到晚忙得不亦乐乎,而有的人却无所事事。其实,这样的现象存在于不少的地方部门,对整体工作并没有多大的帮助,是谓“能者多劳”症。这种“病症”的根本原因,就是一部分人自己缺乏进取意识而又依赖心太强。

只有大家携起手来,共同进步,才会有生机勃勃的新局面。大家除了自身要不断进取之外,更应当尽力去发现、去培养那些有资质的“慢牛”。就算是条真正的“慢牛”,在不断地打磨中,也会向“快牛”靠近。如果只把眼光盯在那特殊的个别人身上,弄得其疲惫不堪,还容易在工作中“摔”碎了“碗”,出现“洗碗的人就越来越少”的被动局面。

当然,对于个人来讲,“能者多劳”确实是值得提倡的。我们身边的优秀者,以及那些时代楷模,他们“多”出的劳动无法衡量。但作为用人单位或部门,安排工作时一定要谨防“洗碗效应”,只能鼓励“能者多劳”,不可变为要求、甚至强制。常洗碗者摔坏碗满心自责还要受人“责备”,少洗碗、不洗碗者反而心安理得,也不被“责备”,这“洗碗效应”中折射出的用人之道,太值得人才使用者三思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