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经济发展迈向稳中有进新阶段

2019年,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到82.6万户,位居全省第二;全年企业净增2.96万户,位居全省第一。继首季“开门红”、半年“双过半”之后,全市去年前三季度高标准实现“过七五”,11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超全省平均水平。我市去年全年GDP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67%,顺利实现全年全线飘红。

2019年以来,我市围绕抓项目,不断扩大有效投资,出台十二条政策措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研判和调节,经济发展迈向稳中有进的新阶段。

抓项目,不断扩大有效投资

2019年,我市争列省重点项目56个,连续5年居全省第一,实施市重点项目300个。

我市每月排名通报项目投资完成率、开工率、土地供应率等指标,创新实行“现场观摩+指标核算”的双评价机制实名评分、排名通报。2月28日、10月17日,我市两次集中开工项目292个,数量居全省第二;总投资1490亿元,居全省第三。2019年,省、市重点项目分别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48%和135%,大幅超额完成全年任务,计划开工项目开工率均为100%。

56个省重点项目全部落实到市“四大班子”,300个市重点项目全部落实到县级领导。我市成立21个工作组,坚持“六个一”工作机制,累计协调解决问题492个;以政企服务直通信息化平台为依托,网上受理问题217件,办结率100%;坚持定期专题调度,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每季度召开专题调度会、协调解决问题。

在强化资源要素保障方面,我市为200个在建省市重点项目累计供地1.76万亩。市县两级共组织银企对接活动68场次,签署意向、协议和续作资金共计125亿元。

促转型,打造高端高新产业

着眼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我市制定《邯郸市主导产业发展实施意见》,谋划“532”产业发展总体思路,重点打造10大主导产业、58个二级细分产业、71个主导产业集群(基地)及总投资3290亿元的300个主导产业重点项目,努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目前,《邯郸市主导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已经市委全会审议通过印发,“532”+现代农业等11个分项主导产业规划已经全部编制完成。

我市正在研究编制《“邯郸·中国气谷”发展规划》,拟将邯郸打造成为产能全国最大、品种全国最全、技术国际一流的电子气体产业研发制造基地,近期将提交市政府审定。为培育产业核心支撑,市委、市政府专门研究出台《关于支持高成长性企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出一批含金量高、诚意十足的“政策包”,首批选择恒工机械、汉光科技等10家高成长性企业进行重点支持。

在精品钢材产业方面,我市大力实施钢铁减量重组、退城进园,加快推进太行钢铁、华信特钢等项目。在装备制造产业方面,格力智能装备基础件产业基地、中鸿自控阀门制造基地等项目加快推进,大名大元高精机床、峰峰矿区二宁禾铝镁合金精密铸件、肥乡区舜泽中铝国际轻量化产业园等项目实现竣工或部分竣工。在食品加工产业方面,邱县马大姐食品、鸡泽县天下红辣妹子食品产业园等项目实现竣工,五得利面粉及食品深加工项目进展较快。在旅游文化产业方面,第四届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成功举办,“邯郸方特国色春秋”主题乐园开业运营。在现代物流产业方面,物流业态逐年增多,企业不断壮大,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华耀城集团大梅沙奥特莱斯、红星美凯龙集团爱琴海购物公园、冀南快递产业园等一批商贸物流项目进展顺利,唯品会、美菜网等大型电商物流落户邯郸,中通、圆通等国家二级快递物流枢纽中心相继建成投运。我市相继开通5列中欧班列,货值955万美元,已实现固定路线常态化运营。去年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2%,居全省第4位。

我市深入落实《邯郸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实施方案》,积极搭建平台载体,曲周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基制品)、武安工业园区(新能源汽车)成功争列第二批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晨光生物成功争列第二批省“双创”示范基地,美的制冷设备、银隆新能源等13家企业入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百强”,新兴能源装备、金力新能源等8家企业入围“创新百强”。去年前三季度,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3%,居全省第2位。在新材料产业方面,金力锂电池隔膜等一批项目实现投产,718所特种气体二期、汉光办公自动化耗材一期、魏县聚邦量子点显示材料等项目进展较快。在新能源产业方面,我市联手中国船舶、新兴际华、河钢集团,打造“中国气谷”,氢能装备产业园等项目进展顺利。在生物健康产业方面,晨光大健康天然植物提取产业基地、邯郸制药现代中药产业园、肽都生物科技肽及小分子活性肽饲料添加剂产业化项目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同时,着眼未来科技发展和产业演进、转移潮流,我市及早谋划布局安防应急产业、电子信息和网络产业两大未来产业。

出新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为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我市以市委名义印发《邯郸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十二条政策措施》,从放宽市场准入、优化审批服务、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支持工业企业盘活土地资源提高利用率、加强对民营企业人才支持、降低企业税收负担、降低民营企业用工和物流成本、支持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严禁环保错峰生产“一刀切”、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权益、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和营造民营经济良好发展环境等12个方面,在全市进一步营造发展民营经济良好氛围,推动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为促进政策落地,我市逐项明确责任单位,定期跟踪问效,形成工作合力。2019年前三季度,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1838亿元,增速7.8%,占GDP比重67.9%;民营经济实缴税金265.7亿元,同比增长4.17%,占全市财政收入比重66.2%;民营经济出口总值10.7亿美元,同比增长62.1%。

优环境,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市行政审批局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一方面抓标准规范,对审批服务事项清单、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等进行梳理规范,并对外公示公开,进一步规范全市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行为。另一方面,市行政审批局抓便民服务,推出了办事二维码“一扫清”、免费复印“暖心”工程、事项办理“短信动态提示”、证件免费快递直邮、免费WiFi全覆盖等十余条便民新举措,持续为企业群众减负担、增便利。

市行政审批局作为市政府确定的市场主体培育牵头单位,通过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先后三次对“多证合一”工作进行了延伸拓展,目前实现了“五十五证合一”。去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14.09万户,其中新登记企业4.07万户,新登记个体工商户10万户。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到82.6万户,位居全省第二,同比增长13.3%,其中,企业19.9万户,同比增长17.4%。全市万人市场主体拥有量达到867户,位居全省第二。全年企业净增2.96万户,位居全省第一。

与此同时,我市不折不扣落实国家各项减税减费政策,巩固省立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清零成果。2019年前三季度,全市新增减税降费合计48.97亿元,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营造了良好的财税营商环境。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我市制定印发《关于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从税费负担、用地成本、人工成本、融资成本、用能成本、物流成本等8个方面,制定27项政策措施。2019年,我市预计可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30亿元以上。(记者孟令卫)

来源:邯郸日报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