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龙:核雕千古事,不朽掌中物

四百年前,大才子魏学洢落笔生花写出了传扬百年的《核舟记》。能“文章千古”,不仅是因为其用词遣句的功夫,更是因为其笔下记述的鬼斧神工。新中国成立后核雕在舟山村人的带领下重获新生,以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终于又让核雕重回了大众视线。

如今核雕不仅再现人间,更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有一件镇馆之宝核舟。此物名为《东坡夜游赤壁》,乃是广州人陈祖章所刻,是乾隆帝心爱之物。历经英法联军、八国联军、军阀混战、侵华战争等数次大劫,但此物虽小却一刻未曾遗失,这当中无数人为其舍生忘死,可见其珍贵程度。在古代,核雕不仅是雅,更是一种势。贵如九五之尊,手握江山、美玉、美人、大军、宝马,但最后手心里最爱握的仍然是那小小的核雕。究其原因,从皇帝百官到文人骚客都喜欢在手心里盘弄这小小的造化之物,是因为其和中国人传承千年渗入骨子里的一种气度有关。

冯唐说人活不过手中那块玉,文章千古事,完成三大立人才能超凡入圣成为不朽。美玉,文章,橄榄核,其实都是一样的,都是时间长河中积淀出的结果。在人身上,时间能抽走容颜和健康,但在这小小的一颗橄榄核上,却能从这核里滋养出那绵延不朽的灵与肉。这种对天地时间的掌握和运用,正是中国人喜欢盘它的缘故。

最伟大或最有势的人,总是热爱创造与赋予的。剥夺不算本事,能赋予无生无魂之物于灵肉那才是人生的大乐趣。这种趣味,一般人感受不到,更加享受不了,是心境上的一种乐趣和超脱。手里一核,就像在心里栽种了一棵菩提,有人的滋润它就能在人身里慢慢长大,最终滋养人一生。

凡事皆分好坏,高下之间确有一条金线。这条线,肉眼看不见更看不穿,但是心里只要感受到了就能瞬间化悟。核雕是好,盘好了就是不朽,人越来越老,它越来越美。摸上去如美玉似凝脂,滑得像吹弹可破的肌肤,永远是陪完你一生才会去陪人。这么不朽,难怪人都愿意放在手心里把握。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